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4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包括层叠布置的顶层板和底层板,顶层板和底层板的角部通过伸缩杆连接;顶层板包括储藏单元、切割单元,多个储藏单元阵列分布,储藏单元中部设置有适配包埋盒的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筛孔,储藏单元边沿设置有挡水凸楞,第一凹陷与挡水凸楞之间为朝向第一凹陷的斜面,切割单元位于顶层板一个边沿的中部,切割单元顶面设置有刻度标记;底层板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筛孔,第二筛孔孔径小于第一筛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简单,减少病理医生操作的不适,提高了工作效率。

A pathological plate for small biops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
技术介绍
对于病理医生,病理标本应包括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两方面,而正确的争端往往取决于准备的显微镜下检查,因此一张好的切片于取材和固定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小组织活检的诊断已成为病理科常规日常工作,而活检小组织珍贵,较小,再取材过程中被病理取材医生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取材器械中,往往存在的是对针对大标本的取材台,取材台较宽大,台面较光滑,小组织长混在固定液中很难用镊子取出,费事费力,而且容易遗漏,造成组织的丢失;有些病理中心用自制或家用切菜板于常规取材中。目前,国内外没有针对小活检组织标本的取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操作方便简单,减少病理医生操作的不适,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包括层叠布置的顶层板和底层板,顶层板和底层板的角部通过伸缩杆连接;顶层板包括储藏单元、切割单元,多个储藏单元阵列分布,储藏单元中部设置有适配包埋盒的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筛孔,储藏单元边沿设置有挡水凸楞,第一凹陷与挡水凸楞之间为朝向第一凹陷的斜面,切割单元位于顶层板一个边沿的中部,切割单元顶面设置有刻度标记;底层板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筛孔,第二筛孔孔径小于第一筛孔。优选的,伸缩杆由多节直径逐渐减小的套杆套装而成。优选的,底层板中部设置第二凹陷,第二筛孔位于第二凹陷内。优选的,刻度标记为由多根x轴线和多根y轴线组成的网状。优选的,顶层板设置有安装切割单元的第三凹陷。优选的,储藏单元顶面为光滑结构。优选的,第一凹陷深度小于包埋盒厚度。优选的,储藏单元材质为不锈钢。优选的,切割单元为木质。优选的,伸缩杆具备锁紧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专门设置了放置包埋盒的第一凹陷,第一凹陷为筛孔式不锈钢结构可以漏过液体;其次,第一凹陷周围为朝向第一凹陷的斜面,可以收集混有组织细胞的液体,可以用于做细胞块等用途;最后,该专利技术为两层式筛孔样结构,若有小活检组织标本遗漏,下层结构可以再次收集,放置遗漏丢失,切在该板上层近取材医生操作处有一木质的切割单元,用于病理医生剖取稍大活检组织标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储藏单元的示意图。图中:1-顶层板、2-底层板、3-伸缩杆、4-储藏单元、5-切割单元、6-第一凹陷、7-第一筛孔、8-挡水凸楞、9-第二筛孔、10-第二凹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层叠布置的顶层板1和底层板2,顶层板1和底层板2的角部通过伸缩杆3连接;顶层板1包括储藏单元4、切割单元5,多个储藏单元4阵列分布,储藏单元4中部设置有适配包埋盒的第一凹陷6,第一凹陷6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筛孔7,储藏单元4边沿设置有挡水凸楞8,第一凹陷6与挡水凸楞8之间为朝向第一凹陷6的斜面,即第一凹陷6的边沿低于挡水凸楞8的根部,切割单元5位于顶层板1一个边沿的中部,切割单元5顶面设置有刻度标记;底层板2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筛孔9,第二筛孔9孔径小于第一筛孔7,底层板2中部设置第二凹陷10,第二筛孔9位于第二凹陷10内,储藏单元4材质为不锈钢,切割单元5为木质,储藏单元4顶面为光滑结构。伸缩杆3由多节直径逐渐减小的套杆套装而成,伸缩杆3具备锁紧功能,该锁紧功能可由锁紧螺栓、强摩擦滑动连接等现有技术实现,故不在此赘述。刻度标记为由多根x轴线和多根y轴线组成的网状,可以方便使用者描述组织的大小,其中x轴线平行于顶层板1长度方向设置,y轴线平行于顶层板1宽度方向设置。顶层板1设置有安装切割单元5的第三凹陷,可以实现切割单元5的更换。第一凹陷6深度小于包埋盒厚度,可以方便将包埋盒从第一凹陷6中取出。对于底层板2来说,设置第二筛孔9的目的在于截存由第一筛孔7漏下的组织,故使用筛网等结构也可以满足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目的。实际使用时,将包埋盒放置在第一凹陷6内,包埋盒中的溶液溢出时候可以通过第一筛孔7排出,保证包埋盒不会浮起,同时溢出的溶液经过第二筛孔9,可以进一步进行分离,将溶液中混有的组织保留底层板2上;当需要对体积较大的活检组织样本切割时,可以使用板状的切割单元5,切割单元5上设置有刻度标记,便于操作人员描述样本信息。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布置的顶层板(1)和底层板(2),顶层板(1)和底层板(2)的角部通过伸缩杆(3)连接;/n顶层板(1)包括储藏单元(4)、切割单元(5),多个储藏单元(4)阵列分布,储藏单元(4)中部设置有适配包埋盒的第一凹陷(6),第一凹陷(6)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筛孔(7),储藏单元(4)边沿设置有挡水凸楞(8),第一凹陷(6)与挡水凸楞(8)之间为朝向第一凹陷(6)的斜面,切割单元(5)位于顶层板(1)一个边沿的中部,切割单元(5)顶面设置有刻度标记;/n底层板(2)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筛孔(9),第二筛孔(9)孔径小于第一筛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布置的顶层板(1)和底层板(2),顶层板(1)和底层板(2)的角部通过伸缩杆(3)连接;
顶层板(1)包括储藏单元(4)、切割单元(5),多个储藏单元(4)阵列分布,储藏单元(4)中部设置有适配包埋盒的第一凹陷(6),第一凹陷(6)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筛孔(7),储藏单元(4)边沿设置有挡水凸楞(8),第一凹陷(6)与挡水凸楞(8)之间为朝向第一凹陷(6)的斜面,切割单元(5)位于顶层板(1)一个边沿的中部,切割单元(5)顶面设置有刻度标记;
底层板(2)中部设置有多个第二筛孔(9),第二筛孔(9)孔径小于第一筛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其特征在于:伸缩杆(3)由多节直径逐渐减小的套杆套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小活检的病理取材板,其特征在于:底层板(2)中部设置第二凹陷(10),第二筛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诚童玲玲于娜刘天民景秋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