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444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主要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包括挡土墙和反滤层,所述反滤层设置在挡土墙的背面,所述挡土墙与反滤层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所述减震缓冲层内设有多个弹力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挡土墙和反滤层之间设置安装一层减震缓冲层,提高挡土墙的抗震能力,节约施工成本。

A seismic buffer device for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是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作用之一为: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土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土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建筑物。在高烈度地震区,挡土墙在高烈度地震的作用下,其结构不能缓冲吸能,巨大的地震力直接作用于挡土墙,因此挡土墙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为了满足挡土墙的抗震稳定性要求,挡土墙的尺寸就要非常大,且使用墙高较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在高烈度地震区的使用,从而采用其它更加昂贵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因为挡土墙内没有缓冲机构的原因,还不能保证挡土墙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它在挡土墙和反滤层之间设置安装一层减震缓冲层,提高挡土墙的抗震能力,节约施工成本。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包括挡土墙和反滤层,所述反滤层设置在挡土墙的背面,所述挡土墙与反滤层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所述减震缓冲层内设有多个弹力构件。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缓冲层包括固定框,多个所述弹力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外包裹有透水土工布。进一步的,所述弹力构件包括两个套筒底座,所述套筒底座设置在固定框内部的两侧壁上,所述套筒底座之间设有套杆,所述套杆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套筒底座内且与套筒底座滑动连接,所述套杆端面与套筒底座内端面之间设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底部设有缓冲块。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挡土墙与反滤层之间设有减震缓冲层,减震缓冲层内设有多个弹力构件,利用弹力构件的弹性,使减震缓冲层在地震中起到变形吸能的功能,对地震作用时对挡土墙产生的巨大作用力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震后减震缓冲层变形并自动恢复,卸掉地震对挡土墙的作用力,减震缓冲层的吸能作用可以减小挡土墙的结构尺寸,从而节约挡土墙的工程投资,还能拓展其在高烈度地震区的使用范围,该结构具有施工方便、缓冲吸能效果好、吸能变形自动恢复,以及施工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减震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挡土墙;2、反滤层;3、减震缓冲层;4、弹力构件;41、套筒底座;42、套杆;43、弹簧;5、固定框;6、透水土工布;7、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主体结构包括挡土墙1和反滤层2,所述反滤层2设置在挡土墙1的背面,挡土墙1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反滤层2的设置防止渗透水流出时带走堤坝体或地基中的土壤,从而可防止管涌和流土的发生,所述挡土墙1与反滤层2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3,所述减震缓冲层3内设有多个弹力构件4,利用减震缓冲层3中的多个弹力构件4来吸收地震产生的作用力,且弹力构件4受地震作用力变形后能自动恢复,因此可以重复使用,应对地震的重复发生,减震缓冲层3的吸能作用可以大大减小地震发生对挡土墙1产生的巨大地震力,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挡土墙1的结构尺寸,故能有效节约挡土墙1的工程投资,同时拓展其在高烈度地震区的使用范围,此外减震缓冲层3也兼有挡土墙1反滤排水功能。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层3包括固定框5,固定框5可采用防腐蚀的金属网或复合土工材料制作,便于整个减震缓冲层3的安装,多个所述弹力构件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框5内,使弹力构件4的受力方向与地震的水平作用力的方向相同,保证弹力构件4的吸能作用,所述固定框5外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透水土工布对固定框和内部的弹力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需要满足反滤层2的透水率要求,以便及时将水排出。优选的,所述弹力构件4包括两个套筒底座41,所述套筒底座41对称设置在固定框5内部的两侧壁上,所述套筒底座41之间设有套杆42,套杆42截面呈横“工”字形,所述套杆42两端分别位于两侧的套筒底座41内且与套筒底座41滑动连接,并保证套杆42两端不会从套筒底座41内滑出,所述套杆42端面与套筒底座41内端面之间设有弹簧43,弹簧43的弹性刚度根据地震烈度与其厚度计算分析确定,但刚度需要满足正常工况下挡土墙1主动土压力作用时不发生大的变形,同时须具有震后弹性变形自动恢复功能,套筒底座41和套杆42外表面做防腐蚀处理,因其自身具有的厚度加上防腐蚀处理,进一步对内部的弹簧43进行保护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且套杆42两端均设有套筒底座41,可有效吸收减震缓冲层3两侧的震动,更好的卸去地震对减震缓冲层3的作用力。优选的,所述固定框5底部设有缓冲块7,缓冲块7采用橡胶材质,填充在固定框5的底部,且缓冲块7的边缘侧面与固定框5的内侧面接触,依靠橡胶的弹性特性,使减震缓冲层3的底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能作用,进一步保证减震缓冲层3的减震缓冲作用。将挡土墙1、反滤层2和减震缓冲层3按照测量标准和工艺标准制作并砌筑,减震缓冲层3内的套杆42和套筒底座41组成的弹力构件4能有效吸收减震缓冲层3两侧的能量,更好的卸去地震对挡土墙1产生的作用力,不必将挡土墙1设计成较大的尺寸,降低施工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包括挡土墙(1)和反滤层(2),所述反滤层(2)设置在挡土墙(1)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与反滤层(2)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3),所述减震缓冲层(3)内设有多个弹力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包括挡土墙(1)和反滤层(2),所述反滤层(2)设置在挡土墙(1)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与反滤层(2)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3),所述减震缓冲层(3)内设有多个弹力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挡土墙抗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层(3)包括固定框(5),多个所述弹力构件(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固定框(5)内,所述固定框(5)外包裹有透水土工布(6)。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