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35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换皿机构,包括第一置料台、第二置料台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与第二置料台之间的翻转架;所述第一置料台上设置有第一推料装置,所述翻转架包括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上的多个翻转页;每个翻转页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培养皿的收容槽,且开设有贯穿所述翻转页并与收容槽连通的多个开口,每个翻转页的收容槽内设置有推板;所述第一置料台上的第一推料装置用于将培养皿推送至所述翻转页的收容槽内,所述翻转架旋转将翻转页内的培养皿翻面倒出培养皿内的物体,所述推板用于将翻面后的培养皿拨至所述第二置料台。

Automatic dish chang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换皿机构
本技术涉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植物(例如冬虫夏草)培育方面主要依赖大量的人工来将活体虫由前一个培养周期使用过的培养皿内的物体倒出转移到后一个周期待使用的未装有物体的培养皿中完成植物的培养皿的更换。但是这种人工倒出培养皿物体的方式来实现培养皿的更换使用,人工成本高,产量低,不利于实现自动化规模生产。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换皿机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皿机构,能够自动将培养皿进行翻面倒出培养皿内的物体供下次使用,完成培养皿的更换使用,降低了人工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换皿机构(100),包括第一置料台(10)、第二置料台(20)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与第二置料台(20)之间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置料台(10)和第二置料台(20)之间旋转的翻转架(30);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设置有第一推料装置(11),所述翻转架(30)包括转轴(31)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31)上的多个翻转页(32);每个翻转页(32)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培养皿(200)的收容槽(321),且开设有贯穿所述翻转页(32)并与收容槽321连通的多个开口(322),每个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设置有推板(3211);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的第一推料装置(11)用于将培养皿(200)推送至所述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所述翻转架(30)旋转将翻转页(32)内的培养皿(200)翻面倒出培养皿内的物体,所述推板(3211)用于将翻面后的培养皿(200)拨至所述第二置料台(2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页(32)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朝靠近所述转轴(31)的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321),所述推板(3211)能够在相应的收容槽(321)内运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推料装置(11)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顶部的第一推动件(111)以及与所述第一推动件(111)相连接的第一推爪(112),所述第一推动件(111)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远离所述翻转架(30)的一侧,所述第一推动件(111)带动所述第一推爪(112)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翻转架(30)的方向运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置料台(20)上设置有第二推料装置(21);所述第二推料装置(21)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置料台(20)顶部的第二推动件(211)以及与所述第二推动件(211)相连接的第二推爪(212),所述第二推动件(211)安装于所述第二置料台(20)的一端,所述第二推动件(211)带动所述第二推爪(212)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置料台(20)的另一端运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换皿机构(100)还包括与所述翻转架(30)相邻设置的第一动力装置(40);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0)与所述翻转架(30)的转轴(31)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换皿机构(100)还包括与所述翻转架(30)相邻设置的第二动力装置(50);所述第二动力装置(50)包括滑轨(5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51)上的滑块(52)、与所述滑块(52)连接的传动带(53)以及用于带动所述传动带(53)运动的动力件(54);所述滑块(52)与所述推板(3211)可拆卸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52)靠近所述推板(321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521),所述推板(3211)靠近所述滑块(52)的一端凸出形成有配合柱(3212),所述推板(3211)通过所述配合柱(3212)与所述滑块(52)的凹槽(521)相拼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换皿机构(100)还包括与所述翻转架(30)相邻设置的底架(60);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0)以及第二动力装置(50)均安装于所述底架(60)上,所述翻转架(30)的转轴(31)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40)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31)呈圆柱状,所述多个翻转页(32)连接于所述转轴(31)的侧壁上并沿所述转轴(31)的直径的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页(32)的数量为六个,且每相邻的两个翻转页(32)之间形成有60°的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换皿机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置料台和第二置料台之间设置有翻转架,通过培养皿推送至翻转架的翻转页内,翻转页旋转将培养皿内的物体倒出供下次使用,完成培养皿的更换使用,降低了人工成本,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规模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换皿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自动换皿机构的翻转架与底架的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换皿机构100,包括第一置料台10、第二置料台20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与第二置料台20之间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置料台10和第二置料台20之间旋转的翻转架30;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设置有第一推料装置11,所述翻转架30包括转轴31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31上的多个翻转页32;每个翻转页32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培养皿200的收容槽321,且开设有贯穿所述翻转页32并与收容槽321连通的多个开口322,每个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设置有推板3211;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的第一推料装置11用于将培养皿200推送至所述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所述翻转架30旋转将翻转页32内的培养皿200翻面,使培养皿200内的物体(例如泥土和冬虫夏草的活体虫)经所述多个开口322倒出,所述推板3211用于将所述翻转页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换皿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置料台(10)、第二置料台(20)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与第二置料台(20)之间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置料台(10)和第二置料台(20)之间旋转的翻转架(30);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设置有第一推料装置(11),所述翻转架(30)包括转轴(31)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31)上的多个翻转页(32);每个翻转页(32)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培养皿(200)的收容槽(321),且开设有贯穿所述翻转页(32)并与收容槽(321)连通的多个开口(322),每个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设置有推板(3211);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的第一推料装置(11)用于将培养皿(200)推送至所述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所述翻转架(30)旋转将翻转页(32)内的培养皿(200)翻面倒出培养皿内的物体,所述推板(3211)用于将翻面后的培养皿(200)拨至所述第二置料台(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皿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置料台(10)、第二置料台(20)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与第二置料台(20)之间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置料台(10)和第二置料台(20)之间旋转的翻转架(30);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设置有第一推料装置(11),所述翻转架(30)包括转轴(31)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31)上的多个翻转页(32);每个翻转页(32)凹陷形成有用于收容培养皿(200)的收容槽(321),且开设有贯穿所述翻转页(32)并与收容槽(321)连通的多个开口(322),每个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设置有推板(3211);所述第一置料台(10)上的第一推料装置(11)用于将培养皿(200)推送至所述翻转页(32)的收容槽(321)内,所述翻转架(30)旋转将翻转页(32)内的培养皿(200)翻面倒出培养皿内的物体,所述推板(3211)用于将翻面后的培养皿(200)拨至所述第二置料台(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皿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页(32)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朝靠近所述转轴(31)的方向凹陷形成收容槽(321),所述推板(3211)能够在相应的收容槽(321)内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皿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料装置(11)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顶部的第一推动件(111)以及与所述第一推动件(111)相连接的第一推爪(112),所述第一推动件(111)安装于所述第一置料台(10)远离所述翻转架(30)的一侧,所述第一推动件(111)带动所述第一推爪(112)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翻转架(30)的方向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皿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置料台(20)上设置有第二推料装置(21);所述第二推料装置(21)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置料台(20)顶部的第二推动件(211)以及与所述第二推动件(211)相连接的第二推爪(212),所述第二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程志雄刘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申安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