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兆火专利>正文

压差变流式分体空气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208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差变流式分体空气调节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器、毛细管和数台分体机构成,各分体机的蒸发管在毛细管端口伸入部分各有一根连通管相互连接,利用流体压力差原理改变制冷剂气体流动方向,当部分分体机停止工作时其制冷剂气体通过连通管流入还在工作的分体机,增加工作机的制冷能力和制冷效果,从而节能省电,具有制造容易、成本低、制冷效果快、节能省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差变流式分体空气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属 于空气调节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空气调节系统(空调机)现在已普遍应用在办公场所、商业场所和人们 的生活场所,空气调节系统的优点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度环境,其缺点 是大量消耗能源,以使用电能的家用电器来说,空调机的耗电量远远超过其他 家用电器,如果是较大型的空调系统,其耗电量更是惊人!电费固然是一个沉 重的开支,节约能源更是人们千方百计要努力实现的方向和目标。目前,使用电能的传统式空调系统一般是使用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的电机作 为动力,控制空调系统的制冷温度虽然可以减少一些电能消耗,但耗电量仍然 很咼。目前发展的变频式空调机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根据负载(制冷温度)的变 化而改变电机供电频率和电机的转速而实现节电的目的,具有节电的优点,其 缺点是需要配置一套电子系统和变频电机,技术复杂和成本高,销售价格昂贵, 维修技术要求高,未能推广普及和取代传统的一般空调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大量节约能源的压差变流式分体空气调节系 统,适用于一机多拖即一个室外主机拖带多个室内机的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解决传统式分体空调系统节省能源和变频式分体空调系统技术要求高和成本高 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采用压差变流的原理,从物理学可知,流体(气体、液 体)的一个物理特性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高、低压的压力差是流体流动 的动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流体的压力差和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传统式分体空调系统的基础上由压縮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A机、B机、C机三台蒸发器构成,压縮机将回气管回流的 制冷剂气体从高压端高压高温排入冷凝器的冷凝管内,冷凝管周围紧接的散热 片将制冷剂气体的热量大量散发给冷凝管外的空气,使制冷剂由气体冷凝成高 压高温的液体进入连通的干燥过滤器,并由连接干燥过滤器的A机毛细管和B 机毛细管及C机毛细管分别连接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及C机蒸发管,A机毛 细管和B机毛细管及C机毛细管的端口部分分别伸入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 及C机蒸发管内,制冷剂液体分别流入A机毛细管和B机毛细管及C机毛细管 进入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及C机蒸发管内节流减压喷射而吸收大量热量汽 化成低温气体,获得制冷效果。制冷剂气体从回气管回流压縮机形成反复制冷 循环,直至达到预先设定的制冷温度而自动停机或不需制冷时人为停机。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在A机毛细管和B机毛细管伸入的部分有一根连通 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的A连通管,A连通管与A机蒸发管的接口位置后于A机 毛细管伸入A机蒸发管内端口的位置;A连通管与B机蒸发管的接口位置后于B 机毛细管伸入B机蒸发管内端口的位置,A连通管与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接 口后于A机毛细管端口和后于B机毛细管端口的距离相对应一致;B机蒸发管和C机蒸发管在B机毛细管和C机毛细管伸入的部分有一分根连 通B机蒸发管和C机蒸发管的B连通管,B连通管与B机蒸发管和C机蒸发管的 接口位置与A连通管的接口位置相对应一致;C机蒸发管和A机蒸发管在C机毛细管和A机毛细管伸入的部分有一根连通 C机蒸发管和A机蒸发管的C连通管,C连通管与C机蒸发管和A机蒸发管的接 口位置与B连通管接口位置和A连通管接口位置相对应一致。A机和B机及C机同时制冷时,A连通管和B连通管及C连通管内的制冷剂 气体因A连通管和B连通管及C连通管与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及C机蒸发 管的接口的压力相同没有压力差而处于平衡状态,不产生流动,当C机的制冷 效果首先达到预先设定的制冷温度而停机或人为关闭停机时,C机温控阀关闭, C机毛细管喷射蒸发的制冷剂气体不能通过C机蒸发管制冷,但仍然具有压力, 因A机和B机仍在工作,A机毛细管和B机毛细管喷射蒸发的低温制冷剂气体通 过A机温控阀和B机温控阀仍源源不断流过A机蒸发管和B机蒸发管而制冷,B 连通管和C连通管与B机蒸发管和A机蒸发管接口端的压力小于与C机蒸发管 接口端的压力,产生压力差,管内的制冷剂气体改变流动方向,向B机蒸发管 和A机蒸发管流动,使B机和A机的制冷速度加快,增加B机和A机的制冷效 果,縮短制冷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制冷温度;当B机和C机的制冷效果首先达到预先设定的制冷温度而停机或人为关闭 停机时,B机温控阀和C机温控阀关闭,B机毛细管和C机毛细管喷射蒸发的制 冷剂气体不能通过B机蒸发管和C机蒸发管而使B机和C机制冷,但仍然具有 压力,而A机仍然工作,A机毛细管喷射蒸发的制冷剂气体通过A机温控阀仍源 源不断流过A机蒸发管而制冷,B连通管与A机蒸发管接口端的压力小于与B机 接口端的压力;C连通管与A机蒸发管接口端的压力小于与C机接口端的压力, 产生压力差,管内的制冷剂气体改变流动方向,向A机蒸发管流动,使A机的 制冷速度大大加快,大大增加A机的制冷效果,縮短达到预先设定的制冷温度 时间,从而大大节省能源电力。综上所述,传统式分体空调系统多台分体机中的部分分体机停止工作时, 还在工作的分体机并不能获得更多的制冷能力,从而出现大电机拉小空调机的大马拉小车现象,浪费能源电力;而压差变流式空调系统通过连通管把停止工作的分体机的制冷能力并联入还在工作的分体机,增加其制冷效果,从而节省 能源电力。与传统式分体空调系统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根据实际测试的试验数据对比,若以传统式分体式空调系统的耗电量为100%,则变频式空调系统的耗电量为80%—70%;本专利技术的耗电量为75%—65%,也即变频式空调系统的平均省电量为25%;本专利技术的平均省电量为30%,对比 节电量为传统式分体式空调系统的30%;为变频式空调系统的5%。在结构和成本方面,本专利技术是在传统式一般分体式空调系统的基础上改进,改进部分采用 压差变流式结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不需要变频式分体空调系统复杂的电子系统和变频电机,其成分比变频式空调系统节省40%,解决传统式分 体空调系统节省能源和变频式空调系统制造成本高、维修技术要求高的技术问 题。具有成本低、制造容易、节能省电、制冷效果快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结构和原理,可以应用于以一台压缩机拖动两台以上分体机 的空气调节系统中。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縮机2、回气管3、A机4、 A机蒸发管5、A机温控阀6、B机7、 B机蒸发管8、B机温控阀9、c机10、 C机蒸发管11、c机温控阀12、冷凝器13、散热片14、冷凝管15、干燥过滤器16、 A连通管17、A机毛细管18、B机毛细管19、 C机毛细管20、B连通管21、c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由压縮机1、冷凝器12、干燥过滤器15、 A机毛细管17、 B机毛 细管18、 C机毛细管19和A机3、 B机6、 C机9三台分体机构成。压縮机1将 回气管2回流的制冷剂气体从高压端高压高温排入冷凝器12的冷凝管14,紧接 在冷凝管14周壁的散热片13将制冷剂气体的热量大量散发给冷凝管14外的空 气,使制冷剂由气体冷凝成高压高温的液体进入连通的干燥过滤器15,并由连 通干燥过滤器15的A机毛细管17和B机毛细管18及C机毛细管19分别连通A 机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差变流式分体空气调节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器、毛细管和数台分体机构成,其特征是:压缩机(1)的高压端连通冷凝管(14),冷凝管(14)连通干燥过滤器(15),干燥过滤器(15)连通A机毛细管(17)和B机毛细管(18)及C机毛细管(19),A机毛细管(17)和B机毛细管(18)及C机毛细管(19)的端口部分分别伸入A机蒸发管(4)和B机蒸发管(7)及C机蒸发管(10)内,A机蒸发管(4)和B机蒸发管(7)在A机毛细管(17)和B机毛细管(18)伸入的部分有一根连通A机蒸发管(4)和B机蒸发管(7)的A连通管(16),A连通管(16)与A机蒸发管(4)的接口位置后于A机毛细管(17)伸入A机蒸发管(4)内端口的位置,A连通管(16)与B机蒸发管(7)的接口位置后于B机毛细管(18)伸入B机蒸发管(7)内端口的位置;B机蒸发管(7)和C机蒸发管(10)在B机毛细管(18)和C机毛细管(19)伸入的部分有一根连通B机蒸发管(7)和C机蒸发管(10)的B连通管(20),B连通管(20)与B机蒸发管(7)和C机蒸发管(10)的接口位置与A连通管(16)接口位置相对应一致;C机蒸发管(10)和A机蒸发管(4)在C机毛细管(19)和A机毛细管(17)伸入的部分有一根连通C机蒸发管(10)和A机蒸发管(4)的C连通管(21),C连通管(21)与C机蒸发管(10)和A机蒸发管(4)的接口位置与B连通管(20)的接口位置和A连通管(16)的接口位置相对应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火
申请(专利权)人:吴兆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