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库房用热回收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140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档案库房用带热回收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各楼层空调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机组以及控制系统四部分,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热泵机组系统与恒温恒湿机组通过管道连接起来,控制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连接;热泵机组的空调集水器、分水器与恒温恒湿机组的冷却盘管和加热盘管通过管道连接,控制系统与空调集水器、分水器以及安装在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地源侧集水器、分水器相连接的管道上的阀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恒温恒湿机组的再热段内采用热水加热盘管代替电加热,将原本要排入地下的一部分热量用于再热,既缓解了土壤热堆积的问题,又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和传热
的热泵空调系统,特别是一种档案库房 用热回收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问题是人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趋 势。土壤源热泵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形式,它是利用土壤作为冷热源,通过换 热介质,夏季向土壤散热,冬季从土壤吸热,再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制冷和供热。 土壤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物制冷和供热的冷热源,既节 能又环保。同时,由于档案库房的特殊性,要求库房全年恒温恒湿以保证纸质档 案的保存,因此对能源的利用要求比较高,采用土壤源热泵这种既节能又环保的 系统是档案库房的很好的选择。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为 一种带有自然供冷、余热回收的地源热泵集成系统和方法,申请号为200810034459.8,该专利公开 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地源热泵集成系统。余热利用方式为经过埋地换热器预热 的工作流体,流过排风换热器,把热量带到新风换热器,加热新风。该专利主要 是针对供热工况时充分利用地下热量,但是不能实现制冷工况时将未流过埋地换 热器的工作流体用于再热送风,无法在节能的同时减少向土壤排放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档案库房系统全年需要空调的特殊性,提出地源热泵这 种节能环保的空调措施,满足档案库房夏季供冷以及冬季供热的要求。同时针对 地源热泵系统常见的冬夏冷热负荷不平衡问题,提出热回收技术,使得热泵机组 全年在制冷的同时还能供热,既能缓解负荷不平衡问题,还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 热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热 泵机组系统、各楼层空调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机组以及控制系统四部分。地下埋管 换热器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热泵机组系统与恒温恒湿机组通 过管道连接起来,控制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连接。所述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 水器。地下埋管换热器由多个埋管井并联组成,埋管井共有280 口,分为十个区,每个区分别有集水器、分水器,每口井直径为160ram,为单U型管,所有埋管采 用同程式连接。最后通过管道和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连接。地源侧集水 器、地源侧分水器一端与地下埋管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 连接。所述热泵机组系统由两台并联的带热回收功能的热泵机组构成,热泵机组包 括蒸发器、冷凝器,空调冷冻水集水器、空调冷冻水分水器,空调冷却水集水器、 空调冷却水分水器,以及安装在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地源侧集水器、地源 侧分水器相连接的管道上的阀门。蒸发器通过管道同时与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 分水器以及空调冷冻水集水器、空调冷冻水分水器连接,冷凝器通过管道同时与 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以及空调冷却水集水器、空调冷却水分水器连接。 空调冷冻水集水器、空调冷冻水分水器与恒温恒湿机组的冷却段内的冷却盘管通 过管道连接,空调冷却水集水器、空调冷却水分水器与恒温恒湿机组再热段内的 加热盘管通过管道连接。夏季有一定的时间不将热量排入地下,而是通过恒温恒 湿机组再热段内的加热盘管利用这部分热量,热泵机组可同时制冷和供热, 一套 系统可以满足建筑物全年冷量、热量以及生活热水的需要。所述恒温恒湿机组包括混风段、过滤段、冷却段、再热段、加湿段和送风 段。混风段为恒温恒湿机组最前端,有两个入风口, 一个入风口没有连接部件, 为新风入口,另一个入风口通过管道与房间接连,为回风入口,混风段在机组内 部一端与过滤段连接;过滤段一端与混风段连接,另一端与冷却段连接;冷却段 一端与过滤段连接,另一端与再热段连接,冷却段内为一个换热盘管,盘管内通 过水流动与空气换热,夏季时,盘管用于冷却空气,称为冷却盘管;再热段一端 与冷却段连接,另一端与加湿段连接,再热段内也为一个换热盘管,夏季时,盘 管用于再热空气,称为加热盘管;加湿段一端与再热段连接,另一端与送风段连接;送风段一端与加湿段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房间连接。制冷工况时,回风 和新风在混风段混合后经过过滤段,过滤后经过冷却段内的冷却盘管冷却除湿, 再经再热段内的加热盘管再热,最后经过加湿段和送风段送入室内。再热段中的 加热盘管内的热水就是由热泵机组系统提供,也就是热泵机组不排入地下的那一 部分热量。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参数采样系统和阀门控制系统。参数采样系统采集与热 泵机组冷凝器通过管道相连接的空调冷却水集水器、分水器的温度信号后,参数 采样系统通过传感器和阀门控制系统连接在一起。阀门控制系统设置在热泵机组 蒸发器、冷凝器和地源侧集水器、分水器相连接的管道上。机组运行时,通过控 制系统使得热泵机组系统在夏季时冷凝器与地源侧集水器、分水器连接管道上的 阀门开启或关闭。制冷工况时,热泵机组工作,热泵机组系统同时与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和恒 温恒湿机组连接,将热量散入地下和恒温恒湿机再热段的加热盘管内。散入恒温 恒湿机再热段加热盘管内的热量就是热回收的热量,采用这个技术可以减少制冷 工况时散入地下的热量,减轻地下土壤热堆积。供热工况时,热泵机组工作,热 泵机组系统与地下埋管换热器和恒温恒湿机组连接,从土壤中吸收热量。这样, 在一年的运行周期中,有一部分时间将热量散入土壤,其他时间从土壤吸收热量, 而对于上海地区, 一般来说散入土壤的热量要远大于从土壤中吸收的热量,这样 长期运行必然会导致土壤热堆积,温度升高,破坏环境。本工程采用的热回收技 术减少了向土壤排放的热量,同时在恒温恒湿机组的再热段内用加热盘管代替了 电加热,即节约了能源又缓解了对土壤的破坏。本专利技术首先对档案库房这种需要全年空调运行,高能耗的建筑采用带热回收 技术的地源热泵系统。 一套空调系统同时满足办公以及档案保存库房,全年可以 提供生活热水,并且在供冷的同时可以供热,所以即使在过渡季节也能满足有些 天需要加热,有些天需要制冷,有些天需要加湿,有些天需要除湿的要求。采用 的热回收技术也可以很好的缓解地源热泵系统中普遍的问题——土壤冷热负荷 不平衡的问题。据计算,上海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一年中向土壤排放的热量为 1.6 5 7 5X 106kJ,从土壤中吸收的热量为5. 5765X 105kJ,两者相差66. 3%,长期运行必然导致建筑物周围的土壤热堆积,而采用热回收技术后, 一年回收的热量为9.6292X105kJ,也就是说,采用热回收技术后, 一年向土壤中排放的热量为 6 . 94 58X 105kJ,与从土壤中吸收的热量只相差19. 7%,大大减缓了土壤的热堆积。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l,热泵机组系统2,恒 温恒湿机组3,控制系统4。其连接方式为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1与热泵机组系统2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热泵机组系统2与恒温恒湿机组3通过管道连接起来, 控制系统4通过传感器与继电器与热泵机组系统2连接。所述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1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5,地源侧集水器6,地 源侧分水器7。地下埋管换热器5由280 口埋管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档案库房用带热回收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各楼层空调机房内的恒温恒湿机组以及控制系统四部分,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起来,热泵机组系统与恒温恒湿机组通过管道连接起来,控制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连接,其中: 所述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地下埋管换热器由多个埋管井并联组成,所有埋管采用同程式连接,最后通过管道和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连接,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一端与地下埋管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热泵机组系统由两台并联的带热回收功能的热泵机组构成,热泵机组包括蒸发器、冷凝器,空调冷冻水集水器、空调冷冻水分水器,空调冷却水集水器、空调冷却水分水器,以及安装在热泵机组蒸发器、冷凝器和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相连接的管道上的阀门,蒸发器通过管道同时与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以及空调冷冻水集水器、空调冷冻水分水器连接,冷凝器通过管道同时与地源侧集水器、地源侧分水器以及空调冷却水集水器、空调冷却水分水器连接,空调冷冻水集水器、空调冷冻水分水器、空调冷却水集水器、空调冷却水分水器与恒温恒湿机组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恒温恒湿机组包括:混风段、过滤段、冷却段、再热段、加湿段和送风段,混风段为恒温恒湿机组最前端,有两个入风口,一个为新风入口,另一个入风口通过管道与房间接连,为回风入口,混风段在机组内部一端与过滤段连接,过滤段另一端与冷却段连接,冷却段另一端与再热段连接,冷却段内设一个换热盘管,为冷却盘管,再热段一端与冷却段连接,另一端与加湿段连接,再热段内也设一个换热盘管,为加热盘管;加湿段另一端与送风段连接,送风段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房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竹余鑫翟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