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31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通过该方法在FTSR生产线50BW600的化学成份和生产工艺设计中,适量添加Sb元素,并优化热轧与冷轧生产工艺,可降低Si元素的含量,在FTSR薄板坯生产线生产出无表面瓦楞缺陷。可以保证产品的电磁性能达到用户要求,解决了薄板坯生产线中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瓦楞缺陷问题,批量生产过程中电磁性能和表面质量均达到用户要求。

A production method of middle grade non oriented silicon steel supplied by FTSR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中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600产品,在FTSR薄板坯生产线热轧原料生产时,铸坯组织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会产生粗大的柱状晶组织,热轧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破碎,在热轧板组织中形成沿轧制方向的粗大的铁素体纤维组织,冷轧后在带钢表面形成有手感的瓦楞状缺陷,严重时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电机的叠装,降低电机产品的性能。目前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没有常化退火设备,需要通过合金元素含量的优化和生产工艺的控制,优化产品的显微组织和有利织构的组成,消除FTSR薄板坯生产线生产时的瓦楞缺陷影响,并保证产品电磁性能满足用户要求,通过研究Sb元素在无取向硅钢中的晶界偏聚作用,可知通过工艺控制,在热轧和再结晶退火过程中,Sb元素容易在晶界附近偏聚,降低界面能,减少不利电磁性能的晶粒的形成,增加对电磁性能有利的和织构组分形成,提高无取向硅钢的磁感,同时降低铁损值。中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600产品是目前批量生产的最高牌号的无取向硅钢产品,由于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无取向硅钢50BW600产量逐年上升,但由于硅含量高,FTSR薄板坯生产线生产难度大,产品存在表面瓦楞缺陷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出钢精炼:在原有50BW600产品的化学成份基础上,按化学成分百分比含量,控制钢板的的化学成分为:C≤0.003、Si:0.8~1.25、Mn:0.4~0.8、P≤0.015、S≤0.004、Als:0.35~0.6、N≤0.003、Sb:0.04~0.08、O≤0.0025;热轧工艺:FTSR连铸连轧生产线铸坯厚度为70~85mm,热轧卷厚度2.55mm,带钢入精轧温度要求不低于950℃,终轧温度目标温度870±15℃,卷取温度控制在720±15℃;连退工艺:连退前段NOF和RTF炉的高温加热,连退速度70~90m/min;平整出厂:改善板型,使钢材表面更加平坦,再通过机能检验、包装出厂。优选,所述热轧工艺步骤中,板坯采用低温加热工艺,温度≤1140℃,粗轧R1和R2的道次压下量大于50%。进一步优选,所述连退工艺步骤中,退火温度为:NOF:980~1070℃、RTF:920~970℃、SF:910~9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FTSR生产线生产中牌号无取向硅钢时,由于Si含量高,且铸坯厚度薄,铸坯组织中柱状晶发达,成品表面会出现瓦楞缺陷,影响产品表面质量,严重时对叠装系数产生影响,降低电机的性能,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其它厂家在生产该钢种时,采用热轧卷常化处理的方法,使热轧卷中粗大的纤维组织再结晶,改善热轧组织,消除瓦楞缺陷的影响。在无常化退火的条件下,通过化学成份和热轧生产工艺的优化是解决薄板坯板生产50BW600无取向硅钢表面瓦楞缺陷的主要措施。通过试验研究,Sb元素可以提高无取向硅钢的电磁性能,通过热轧工艺的优化,发挥Sb元素的作用,适当降低化学成份Si元素的含量,可以保证产品的电磁性能达到用户要求,且产品表面不出现瓦楞缺陷,解决了薄板坯生产线中牌号无取向硅钢表面瓦楞缺陷问题,批量生产过程中电磁性能和表面质量均达到用户要求。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的FTSR生产线生产中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600的表面质量情况图。图2为wFTSR薄板坯生产线在采用本专利之前原工艺生产的牌号50BW600无取向硅钢的表面质量情况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制备(1)出钢精炼,将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脱除杂质元素或回收有价值元素,在原有50BW600产品的化学成份基础上,为不产生瓦楞缺陷,适当降低Si含量,为提高电磁性能达到用户的使用要求,适量添加Sb元素,Sb元素是一种晶界偏聚元素,可形成对电磁性能有利的织构{100}<011>的组分,并对其它合金元素含量进行优化,严格控制C、N、O、S等夹杂元素含量,保证产品的电磁性能,采用转炉冶炼的方法进行冶炼,得到钢液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按化学成分百分比含量,控制钢板的的化学成分为:C≤0.003、Si:0.8~1.25、Mn:0.4~0.8、P≤0.015、S≤0.004、Als:0.35~0.6、N≤0.003、Sb:0.04~0.08、O≤0.0025;(2)热轧工艺:FTSR连铸连轧生产线铸坯厚度为70~85mm,热轧卷厚度2.55mm,板坯采用低温加热工艺,温度≤1140℃,粗轧R1和R2的道次压下量大于50%,带钢入精轧温度要求不低于950℃。终轧温度目标温度870±15℃,卷取温度控制在720±15℃;(3)连退工艺:连退前段NOF和RTF炉的高温加热,可使晶粒快速长大,对电磁性能有利。SF段的高温低速可使Sb元素的晶界偏聚作用充分发挥,提高有利织构的形成,因此连退工艺制定如下,连退速度70~90m/min,退火温度为:NOF:980~1070℃、RTF:920~970℃、SF:910~940℃;(4)平整出厂:改善板型,使钢材表面更加平坦,再通过机能检验、包装出厂。具体成分配比见表1。表1:将实施例1、对比1进行电磁性能检测,具体见表2。表2:如图1至2所示,生产线目前采用本专利的方法生产中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600,表面质量良好,无瓦楞缺陷,电磁性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FTSR薄板坯生产线在采用本专利之前原工艺生产的牌号50BW600无取向硅钢表面存在瓦楞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专利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专利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专利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专利技术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钢精炼:在原有50BW600产品的化学成份基础上,按化学成分百分比含量,控制钢板的的化学成分为:C≤0.003、Si:0.8~1.25、Mn:0.4~0.8、P≤0.015、S≤0.004、Als:0.35~0.6、N≤0.003、Sb:0.04~0.08、O≤0.0025;/n热轧工艺:FTSR连铸连轧生产线铸坯厚度为70~85mm,热轧卷厚度2.55mm,带钢入精轧温度要求不低于950℃,终轧温度目标温度870±15℃,卷取温度控制在720±15℃;/n连退工艺:连退前段NOF和RTF炉的高温加热,连退速度70~90m/min;/n平整出厂:改善板型,使钢材表面更加平坦,再通过机能检验、包装出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TSR生产线供料的中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钢精炼:在原有50BW600产品的化学成份基础上,按化学成分百分比含量,控制钢板的的化学成分为:C≤0.003、Si:0.8~1.25、Mn:0.4~0.8、P≤0.015、S≤0.004、Als:0.35~0.6、N≤0.003、Sb:0.04~0.08、O≤0.0025;
热轧工艺:FTSR连铸连轧生产线铸坯厚度为70~85mm,热轧卷厚度2.55mm,带钢入精轧温度要求不低于950℃,终轧温度目标温度870±15℃,卷取温度控制在720±15℃;
连退工艺:连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伟李德君王溪刚乔浩浩李帮波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