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208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主要包括吸附床、绝热装置、单元体、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集气管、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通道、上水联箱、下水联箱,吸附床四周上下由绝热装置围封,吸附床内设多个并排的单元体,单元体中设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通道与制冷剂集气管、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联接,两根集气管均通过装在吸附床内的上下水联箱,上下水联箱之间的通接由设置在吸附床单元体下的冷却水通道相联。(*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吸附集热器,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属于机械工程中太阳能技术和制冷
现有技术中吸附器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吸附剂装填密度低、传热性能差,对应于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比较低。Critoph(Solar Energy,Vol.41,1988)介绍了一种间歇式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吸附床,香港大学(Int.J Energy Res.,Vol 23,1999)以及Pons和Grenier(J.Solar EnergyEngng.,109,1987)所使用的太阳能吸附床都采用堆积结构,有一层玻璃面盖,床体外面设有热防护结构。至今尚没发现有将多个型腔单元体吸附床及专用冷却通道组合成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并且采用两层玻璃面盖以及在吸附床底部和四周设有良好的绝热保护层能连续工作的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主要包括吸附床、绝热装置、单元体、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集气管、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通道、上水联箱、下水联箱,吸附床四周上下由绝热装置围封,吸附床内设多个并排的单元体,单元体中设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通道一端与制冷剂集气管联接,制冷剂集气管又与制冷剂进口联接,制冷剂通道另一端与另一根制冷剂集气管联接,该根制冷剂集气管又与制冷剂出口联接,两根集气管均通过装在吸附床内的上下水联箱,上下水联箱之间的通接由设置在吸附床单元体下的冷却水通道相联。绝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吸附床四周和底部的绝热板,绝热板之间封接联接,吸附床上部设双层面盖。吸附床单元体上外表面可以涂选择性涂层,用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单元体内由相互间留有一定空隙的吸附剂颗粒组成。单元体型腔内部设有冷却水通道,白天管道排空以减小吸附床整体热容增加吸附床集热温度,夜间通冷却水带走吸附热降低吸附温度,不需制冷时,日照时在冷却通道内通冷水加热成热水后供用户使用,吸附床白天接受太阳辐射,温度升高,解析制冷剂,晚上环境温度降低,吸附床通过辐射散热温度降低,开始吸附制冷剂,产生制冷效果。采用两层玻璃面盖尽量减小辐射热损失,吸附床底部及四周有良好的绝热保护措施。吸附时制冷剂蒸汽通过集气管送往传质通道,解析时解析出来的制冷剂蒸汽由传质通道聚集到集器管送往冷凝器等部件。冷却水通过上下联箱进入冷却通道和送往吸附器外相关管道。本技术在应用时,与冷凝器、集液器、蒸发器等相连组成固体吸附制冷/空调系统。本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实新型的这种吸附方式由于提高了装填密度而改善了传热性能,采用水冷降低了吸附温度以及通过良好的热保护措施减小热损失,可使整个制冷系统性能有较大改善。在日平均辐照度600瓦,日照8小时条件下,可实现集热温度100~120℃左右,对应每平方米集热面积产生的制冷功率约为150~200瓦左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带有冷却剂管路整体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带有冷却水管中整体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床1、绝热装置2、单元体3、制冷剂进口4、制冷剂出口5、制冷剂通道6,制冷剂集气管7、冷却水进口8、冷却水出口9、冷却水通道10、上水联箱11、下水联箱12,吸附床1四周上下由绝热装置2围封,吸附床1内设多个并排的单元体3、单元体3中设制冷剂通道6,制冷剂通道6一端与制冷剂集气管7联接,制冷剂集气管7又与制冷剂进口4联接,制冷剂通道6另一端与制冷剂集气管7联接,制冷剂集气管7又与制冷剂出口5联接,两根集气管7均通过装在吸附床1内的上水联箱11和下水联箱12,上水联箱11和下水联箱12之间的通接由设置在单元体3下的冷却水通道10相联。绝热装置2包括设置在吸附床1四周和底部的绝热板13,绝热板13之间封接联接,吸附床1上部设双层面盖14。单元体3上外表面可以涂选择性涂层15,用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单元体1内由相互间留有一定空隙的吸附剂颗粒16组成。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由吸附床1、绝热装置2、制冷剂进口4、制冷剂出口5、制冷剂通道6,制冷剂集气管7、冷却水进口8、冷却水出口9、冷却水通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元体3、上水联箱11、下水联箱12,吸附床1四周上下由绝热装置2围封,吸附床1内设多个并排的单元体3、单元体3中设制冷剂通道6,制冷剂通道6一端与制冷剂集气管7联接,制冷剂集气管7又与制冷剂进口4联接,制冷剂通道6另一端与另一根制冷剂集气管7联接,该制冷剂集气管7又与制冷剂出口5联接,两根集气管7均通过装在吸附床1内的上水联箱11和下水联箱12,上水联箱11和下水联箱12之间的通接由设置在单元体3下的冷却水通道10相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其特征还在于绝热装置2包括设置在吸附床1四周和底部的绝热板13,绝热板13之间封接联接,吸附床1上部设双层面盖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其特征还在于单元体3上外表面可以涂选择性涂层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其特征还在于单元体1内由相互间留有一定空隙的吸附剂颗粒16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其特征还在于吸热集热器内装设有冷却水通道10。专利摘要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主要包括吸附床、绝热装置、单元体、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集气管、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出口、冷却水通道、上水联箱、下水联箱,吸附床四周上下由绝热装置围封,吸附床内设多个并排的单元体,单元体中设制冷剂通道,制冷剂通道与制冷剂集气管、制冷剂进口、制冷剂出口联接,两根集气管均通过装在吸附床内的上下水联箱,上下水联箱之间的通接由设置在吸附床单元体下的冷却水通道相联。文档编号F24J2/00GK2399672SQ9924035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如竹, 代彦军, 许煜雄, 吴静怡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空调平板型吸附集热器,由吸附床1、绝热装置2、制冷剂进口4、制冷剂出口5、制冷剂通道6,制冷剂集气管7、冷却水进口8、冷却水出口9、冷却水通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元体3、上水联箱11、下水联箱12,吸附床1四周上下由绝热装置2围封,吸附床1内设多个并排的单元体3、单元体3中设制冷剂通道6,制冷剂通道6一端与制冷剂集气管7联接,制冷剂集气管7又与制冷剂进口4联接,制冷剂通道6另一端与另一根制冷剂集气管7联接,该制冷剂集气管7又与制冷剂出口5联接,两根集气管7均通过装在吸附床1内的上水联箱11和下水联箱12,上水联箱11和下水联箱12之间的通接由设置在单元体3下的冷却水通道10相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竹代彦军许煜雄吴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