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17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吊装、检修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包括承重系统、牵引系统、导向系统、操作系统;承重系统包括承吊横梁;牵引系统包括三个吊耳,固定在吊耳上的单轮滑车以及双轮滑车;导向系统包括柔性滑道固定点,柔性滑道固定点上垂直拴挂千斤绳,千斤绳通过手动葫芦与负二层地面连接;在导向千斤绳之间设置一根导向横梁;操作系统包括活动作业平台,还包括活动硬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超高层配电房安装提供解决方案,解决复杂场地、狭小空间下,超高层配电房设备的运输吊装就位等问题,同时可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大吨位构件的吊装作业,安全性好、适用面广、通用性强等有点。

A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equipment hoisting project in super high-rise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吊装、检修的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超高层建筑,为减小供电半径,降低线路损耗,通常将配电房设置在超高层建筑的中间楼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作在超高层电气施工中具有专业性强、作业环境复杂、风险大等特点,在每个环节上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给人身和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已经成为电气安装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困难,扩大吊装空间,提高吊装能力的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包括承重系统、牵引系统、导向系统、操作系统;其中承重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之上两层的电梯井道口与对侧检修孔之间的承吊横梁1,其中承吊横梁1垂直于电梯井道;其中牵引系统包括:沿直线分布设置在承吊横梁1上的三个吊耳2,固定设置在三个吊耳上的单轮滑车3,以及通过千斤绳挂可活动地设在单轮滑车3下方的双轮滑车4,其中双轮滑车4的两个轮分别与两个相邻单轮滑轮构成差动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导向滑车5;其中千斤绳的两端依次经过静滑轮以及导向滑车5连接至一个卷扬机;其中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两个柔性滑道固定点9,柔性滑道固定点9用膨胀螺丝固定,柔性滑道固定点9上垂直拴挂两根导向千斤绳8,两根导向千斤绳分别通过手动葫芦6与负二层地面连接;在导向千斤绳之间设置一根导向横梁7,形成提升过程中的导向保护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井道口且与配电房楼层地面标高一致的活动作业平台,活动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井道口一侧及井道口对面的固定角钢,角钢上依次铺设型钢以及硬质板,中间设置有供设备提升至配电房楼层的出口;还包括用于填补出口的活动硬质板;在一层井壁上及井道外走道上固定有多个导向滑轮用来控制千斤绳的行走路线。基于前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系统,其中辅助系统包括吊车、叉车、液压车、无缝钢管、千斤顶、撬棍。基于前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卷扬机固定在一层井道口两侧,距井道口约20米,两台卷扬机可以自由切换工作或同时工作。基于前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辅助安装承吊横梁1的硬质板,其中硬质板架设在配电房楼层之上两层的电梯井道中;其中承重横梁放置在硬质板上从井道一侧滑至另一侧,最后焊接固定在井道中。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为超高层配电房安装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对施工工序的合理化安排、施工场地的规范化管理,达到了安全文明施工,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解决了在复杂场地、狭小空间下,超高层配电房设备的运输吊装就位等问题,同时可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大吨位构件的吊装作业,具有安全性好、适用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承重系统结构原理图;图2是导向系统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包括承重系统、牵引系统、导向系统、操作系统;其中承重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之上两层的电梯井道口与对侧检修孔之间的承吊横梁1,其中承吊横梁1垂直于电梯井道;如图1所示,受电梯井道的场地限制,本专利技术在配电房楼层的上两层利用电梯井道口及对面的检修孔在井道内架设一根承吊横梁1,承吊横梁1与井道口垂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承吊横梁1较重无法直接架设,先用硬质板架设在井道内,再将承吊横梁1放置硬质板上从井道一侧滑至另一侧,最后将承吊横梁1焊接固定。其中牵引系统包括:沿直线分布设置在承吊横梁1上的三个吊耳,固定设置在三个吊耳上的单轮滑车3,以及通过千斤绳挂可活动地设在单轮滑车3下方的双轮滑车4,其中双轮滑车4的两个轮分别与两个相邻单轮滑轮构成差动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导向滑车5;其中千斤绳的两端依次经过静滑轮以及导向滑车5连接至一个卷扬机;如图2所示,在承吊横梁1上设置三组吊耳,利用千斤绳在吊耳上分别挂设单轮滑车3作为静滑轮,动滑轮选用双轮滑车4,在井道两侧内壁分别固定导向滑车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千斤绳的总长度为设备提升高度的6倍多,一台卷扬机的卷筒无法卷绕全部的千斤绳,固采用两台卷扬机,卷扬机分别固定在一层井道外两侧。较优的是,其中卷扬机固定在一层井道口两侧,距井道口约20米,两台卷扬机可以自由切换工作或同时工作。其中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两个柔性滑道固定点9,柔性滑道固定点9用膨胀螺丝固定,柔性滑道固定点9上垂直拴挂两根导向千斤绳,两根导向千斤绳分别通过手动葫芦6与负二层地面连接;在导向千斤绳之间设置一根导向横梁7,形成提升过程中的导向保护系统;因设备提升至配电房楼层并运离井道时需将收紧的导向千斤绳松开,固分别用手动葫芦6将导向千斤绳固定在负二层的固定点上。在导向千斤绳之间设置一根导向横梁7,形成提升过程中的导向保护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井道口且与配电房楼层地面标高一致的活动作业平台,活动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井道口一侧及井道口对面的固定角钢,角钢上依次铺设型钢以及硬质板,中间设置有供设备提升至配电房楼层的出口;还包括用于填补出口的活动硬质板;在一层井壁上及井道外走道上固定有多个导向滑轮用来控制千斤绳的行走路线。基于前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系统,以用于检查、清理一层、配电房楼层水平运输通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吊车、叉车、液压车、无缝钢管、千斤顶、撬棍等辅助工具将设备卸车移位到一层电梯井内,置于作业平台上,待设备缓慢提升至配电房楼层上方后,完善配电房楼层操作平台,将设备运输就位。基于前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辅助安装承吊横梁1的硬质板,其中硬质板架设在配电房楼层之上两层的电梯井道中;其中承重横梁放置在硬质板上从井道一侧滑至另一侧,最后焊接固定在井道中。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系统、牵引系统、导向系统、操作系统;/n所述承重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之上两层的电梯井道口与对侧检修孔之间的承吊横梁,所述承吊横梁垂直于电梯井道;/n所述牵引系统包括:沿直线分布设置在承吊横梁上的三个吊耳,固定设置在三个吊耳上的单轮滑车,以及通过千斤绳挂可活动地设在单轮滑车下方的双轮滑车,所述双轮滑车的两个轮分别与两个相邻单轮滑轮构成差动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导向滑车;所述千斤绳的两端依次经过静滑轮以及导向滑车连接至一个卷扬机;/n所述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两个柔性滑道固定点,柔性滑道固定点用膨胀螺丝固定,柔性滑道固定点上垂直拴挂两根导向钢丝绳,两根导向钢丝绳分别通过手动葫芦与负二层地面连接;在导向钢丝绳之间设置一根导向横梁,形成提升过程中的导向保护系统;/n所述操作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井道口且与配电房楼层地面标高一致的活动作业平台,活动作业平台包括设置在井道口一侧及井道口对面的固定角钢,角钢上依次铺设型钢以及硬质板,中间设置有供设备提升至配电房楼层的出口;还包括用于填补出口的活动硬质板;在一层井壁上及井道外走道上固定有多个导向滑轮用来控制钢丝绳的行走路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配电房设备吊装工程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系统、牵引系统、导向系统、操作系统;
所述承重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之上两层的电梯井道口与对侧检修孔之间的承吊横梁,所述承吊横梁垂直于电梯井道;
所述牵引系统包括:沿直线分布设置在承吊横梁上的三个吊耳,固定设置在三个吊耳上的单轮滑车,以及通过千斤绳挂可活动地设在单轮滑车下方的双轮滑车,所述双轮滑车的两个轮分别与两个相邻单轮滑轮构成差动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导向滑车;所述千斤绳的两端依次经过静滑轮以及导向滑车连接至一个卷扬机;
所述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井道两侧内壁的两个柔性滑道固定点,柔性滑道固定点用膨胀螺丝固定,柔性滑道固定点上垂直拴挂两根导向钢丝绳,两根导向钢丝绳分别通过手动葫芦与负二层地面连接;在导向钢丝绳之间设置一根导向横梁,形成提升过程中的导向保护系统;
所述操作系统包括:设置在配电房楼层井道口且与配电房楼层地面标高一致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成王旭张传杰邹斌左志敏肖珩朱戡徐瑾琪丁蔓菁沈天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