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及其应用和分离固体颗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932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和分离固体颗粒的方法,该粒度控制器包括:用于分离大颗粒再生剂和中等粒度再生剂的第一分离区(A),该第一分离区中含有分离单元(11)和连接该分离单元(11)的传输单元(9),所述分离单元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分离单元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2),以及所述分离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引出大颗粒再生剂的第一出料口(8);用于分离中等粒度再生剂和小颗粒再生剂的第二分离区(B),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气体入口(4)和引出中等粒度再生剂的第二出料口(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能够实现不同颗粒的分级。

Solid particle size cont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s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及其应用和分离固体颗粒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及其应用和一种分离固体颗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轻质、洁净燃料油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然而,世界范围内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程度加剧(主要表现为原油的密度大、粘度高、残炭高、重金属含量高和硫氮含量高等),同时,世界各国的环保标准日趋严格,这些因素给炼油工业提出了许多新的难题。目前,从机理上来说,重油加工主要分为脱碳和加氢两类。加氢主要包括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加氢过程对于提高原油的加工深度、改善产品的质量以及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重油加氢工艺不仅操作温度高,压力也高,而转化率却较低,通常为30~50重量%左右。同时,对原油进行加氢还需要大量的氢气,而氢气的来源则一直是困扰炼油行业的难题。脱碳工艺是目前重油加工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重油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和延迟焦化。重油催化裂化是一种催化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原料不经预处理就可以直接进行催化裂化,国内进行重油催化裂化的原料油的残炭一般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该粒度控制器包括:/n用于分离大颗粒再生剂和中等粒度再生剂的第一分离区(A),该第一分离区中含有分离单元(11)和连接该分离单元(11)的传输单元(9),所述分离单元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分离单元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2),以及所述分离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引出大颗粒再生剂的第一出料口(8);/n用于分离中等粒度再生剂和小颗粒再生剂的第二分离区(B),所述第一分离区(A)中的传输单元(9)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气体入口(4)和引出中等粒度再生剂的第二出料口(7);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还设置有挡板(10)以使得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该粒度控制器包括:
用于分离大颗粒再生剂和中等粒度再生剂的第一分离区(A),该第一分离区中含有分离单元(11)和连接该分离单元(11)的传输单元(9),所述分离单元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分离单元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2),以及所述分离单元的底部设置有引出大颗粒再生剂的第一出料口(8);
用于分离中等粒度再生剂和小颗粒再生剂的第二分离区(B),所述第一分离区(A)中的传输单元(9)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下部设置有第三气体入口(4)和引出中等粒度再生剂的第二出料口(7);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还设置有挡板(10)以使得由所述传输单元(9)的顶部引入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的物流能够在接触所述挡板后向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底部流动;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顶部设置有气固分离器(5)和引出小颗粒再生剂的第三出料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区(A)中的传输单元(9)中还设置有第二气体入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区(A)中还设置有气体分布器,以使得由所述第一气体入口(2)引入的气体能够在所述第一分离区(A)中朝向所述传输单元(9)而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还设置有气体分布器,以使得由所述第三气体入口(4)引入的气体能够在所述第二分离区(B)中朝向所述气固分离器(5)而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气体入口(3)的设置方向使得由所述第二气体入口(3)引入的气体能够朝向所述第二分离区(B)而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区(A)和所述第二分离区(B)互为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区(A)的长度占所述粒度控制器的总长度的10-50%,且所述第一分离区(A)的长度为分离单元(11)底部至传输单元(9)顶部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长度占所述粒度控制器的总长度的50-90%,且所述第二分离区(B)的长度为第二分离区(B)底部至第二分离区(B)顶部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粒度控制器,其中,所述分离单元(11)为中间粗两头细的中空变径圆柱。


10.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颗粒粒度控制器在分离固体颗粒中的应用。


11.一种分离固体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粒度控制器进行,该方法包括:分别从第一气体入口(2)和第三气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军张书红申海平李子锋刘必心任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