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089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包括吸附脱附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并采用三通阀A和三通阀B实现连接,该吸附脱附单元内设置有活性炭实现吸附并能够切换状态进行脱附操作,即将吸附达到饱和程度或者一定程度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后震荡,使得吸附在其上的物质脱离并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吸附脱附一体结构,保证在进行气体吸附脱附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的参与运作,即通过导通待处理的气路实现使得对应气体经过多层疏松放置的活性炭层实现吸附,然后在需要脱附的时候切换工作气路,并通过设置加热单元实现加热,配合驱动电机驱动整个机构正反转动,实现内部活性炭离心、震动和相对摩擦的效果,进而辅助实现脱附。

An adsorption system and desorption system of activated car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果壳、煤、木材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此过程称为炭化),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此过程称为活化)。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径大多在2-50nm之间,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积,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应用,几乎都基于活性炭的这一特点。目前活性炭广泛用于环保领域,通过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实现废气中部分有害物质的吸附,但是活性炭虽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是其依旧存在饱和的情况,目前针对饱和的活性炭常用的处理方式为直接丢弃或者回收处理。其中回收处理一般就是在暴晒以后人工震动,进而实现脱附,但是这种方式效率低,同时存在二次污染环境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包括吸附脱附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并采用三通阀A和三通阀B实现连接,该吸附脱附单元内设置有活性炭实现吸附并能够切换状态进行脱附操作,即将吸附达到饱和程度或者一定程度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后震荡,使得吸附在其上的物质脱离并排出;所述吸附脱附单元主要由排气管道、外罩筒、筛盘、转轴、轴承A、底座、加热单元、转筒、进气单向阀和驱动电机构成,底座的中部开设与其同轴的通孔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筒的下端进气口,转筒的外侧套有与其同轴的外罩筒,外罩筒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外表面,且外罩筒的下端内侧面与底座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增加密封性的橡胶垫,所述转筒的顶部的排气口通过另一个轴承转动连接排气管道的一端,排气管道的中部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外罩筒顶盖的中部,排气管道的另一端焊接有安装板并安装与其同轴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转轴位于转筒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分布的筛盘,驱动电机是带动筛盘转动的并通过活性炭自身的碰撞以及整体的搅拌促使吸附的物质发生脱离;所述外罩筒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加热单元。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的底部端面开设中心通孔并焊接管道构成下端进气口,而转筒的顶部开口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同时盖板的中心位置成形有排气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吸附脱附单元对应的排气管道的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其连通的支管并连接三通阀B的输入端,而底座的下端进气口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盘,同时法兰盘的中心通孔处连接进气单向阀的输出端,进气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三通阀A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开设与其中心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通过管道连接集灰箱的进气孔,同时集灰箱的顶部排气口连接抽气泵的输入端,同时集灰箱的顶部排气口处安装有滤网,以便于在进行脱附的时候,能够将内部的灰尘抽出;所述吸附脱附单元对应的排气管道的外表面还连接有进气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单元是电加热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盘主要由网孔板和橡胶圈构成,其中网孔板为圆形板材上开设若干个针孔,针孔的直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的粒径,以便于在进行脱附离心的时候能够使得脱离下的灰尘和碎碳被筛选下去,网孔板中部通孔焊接在转轴上,所述网孔板位于下方的边缘处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外径大于网孔板的外径,同时橡胶圈的内径小于网孔板的外径,橡胶圈的外径略大于转筒的内径,且橡胶圈上开设若干个垂直于圆形并等距离分布的腰型孔,螺钉穿过腰型孔并螺纹连接在网孔板上,所述橡胶圈处于自然状态的时候,螺钉位于腰型孔朝向圆心的一端,所述橡胶圈的外侧边缘朝向下的一端向内收缩形成收口结构,便于插入到转筒内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隔离。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排气单元主要由盖板、环形件、滑杆、限位连杆、螺母和外套管构成,外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滑动套,滑动套的外表面通过限位连杆焊接在外套管的内壁上,同时滑动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上端焊接在盖板的中心位置,盖板位于外套管的上端,同时盖板的外径大于外套管的外径,也大于法兰盘中心孔的孔径,以便于盖板的外围盖在法兰盘的表面,所述盖板下方焊接有滑动在外套管内的环形件,环形件的表面开设若干个通孔,当进行吸附的气路导通时,气压能够顶起盖板并从环形件处排气,在进行脱附操作的时候盖板封住气路实现密封,确保筛下的粉尘和粉末被抽走。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附脱附单元设置有若干个且其出气端口和进气端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多通阀B和多通阀A连接,通过多通阀B和多通阀A的联合切换实现不同吸附脱附单元的启用和停机,并且能够实现组合使用以便于瞬时提高吸附的处理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吸附脱附一体结构,保证在进行气体吸附脱附的过程中能够高效的参与运作,即通过导通待处理的气路实现使得对应气体经过多层疏松放置的活性炭层实现吸附,然后在需要脱附的时候切换工作气路,并通过设置加热单元13实现加热,配合驱动电机驱动整个机构正反转动,实现内部活性炭离心、震动和相对摩擦的效果,进而辅助实现脱附,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能够不停机运行,工作周期长,且在活性炭损耗大的时候直接打开更换活性炭即可。本专利技术将脱附后的灰尘颗粒集中回收处理,避免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中筛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中单向排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排气管道1、外罩筒2、筛盘3、转轴4、轴承5、底座6、法兰盘7、单向排气单元8、三通阀A9、集灰箱10、抽气泵11、吸附脱附单元12、加热单元13、转筒14、进气单向阀15、驱动电机16、三通阀B17、腰型孔18、橡胶圈19、螺钉20、网孔板21、外套管22、螺母23、限位连杆24、滑杆25、环形件26、盖板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包括吸附脱附单元12,所述吸附脱附单元12设置有若干个且其出气端口和进气端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多通阀B和多通阀A连接,通过多通阀B和多通阀A的联合切换实现不同吸附脱附单元12的启用和停机,并且能够实现组合使用以便于瞬时提高吸附的处理量,其次停机的吸附脱附单元12可以进行脱附操作,即将吸附达到饱和程度或者一定程度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后震荡,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包括吸附脱附单元(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脱附单元(12)的数量为两个并采用三通阀A(9)和三通阀B(17)实现连接,该吸附脱附单元(12)内设置有活性炭实现吸附并能够切换状态进行脱附操作,即将吸附达到饱和程度或者一定程度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后震荡,使得吸附在其上的物质脱离并排出;所述吸附脱附单元(12)主要由排气管道(1)、外罩筒(2)、筛盘(3)、转轴(4)、轴承A(5)、底座(6)、加热单元(13)、转筒(14)、进气单向阀(15)和驱动电机(16)构成,底座(6)的中部开设与其同轴的通孔并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转筒(14)的下端进气口,转筒(14)的外侧套有与其同轴的外罩筒(2),外罩筒(2)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外表面,且外罩筒(2)的下端内侧面与底座(6)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增加密封性的橡胶垫,所述转筒(14)的顶部的排气口通过另一个轴承转动连接排气管道(1)的一端,排气管道(1)的中部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外罩筒(2)顶盖的中部,排气管道(1)的另一端焊接有安装板并安装与其同轴的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4),转轴(4)位于转筒(14)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分布的筛盘(3),驱动电机(16)是带动筛盘转动的并通过活性炭自身的碰撞以及整体的搅拌促使吸附的物质发生脱离;所述外罩筒(2)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加热单元(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包括吸附脱附单元(1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脱附单元(12)的数量为两个并采用三通阀A(9)和三通阀B(17)实现连接,该吸附脱附单元(12)内设置有活性炭实现吸附并能够切换状态进行脱附操作,即将吸附达到饱和程度或者一定程度的活性炭进行加热后震荡,使得吸附在其上的物质脱离并排出;所述吸附脱附单元(12)主要由排气管道(1)、外罩筒(2)、筛盘(3)、转轴(4)、轴承A(5)、底座(6)、加热单元(13)、转筒(14)、进气单向阀(15)和驱动电机(16)构成,底座(6)的中部开设与其同轴的通孔并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转筒(14)的下端进气口,转筒(14)的外侧套有与其同轴的外罩筒(2),外罩筒(2)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座(6)的外表面,且外罩筒(2)的下端内侧面与底座(6)的外表面之间填充有增加密封性的橡胶垫,所述转筒(14)的顶部的排气口通过另一个轴承转动连接排气管道(1)的一端,排气管道(1)的中部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外罩筒(2)顶盖的中部,排气管道(1)的另一端焊接有安装板并安装与其同轴的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4),转轴(4)位于转筒(14)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分布的筛盘(3),驱动电机(16)是带动筛盘转动的并通过活性炭自身的碰撞以及整体的搅拌促使吸附的物质发生脱离;所述外罩筒(2)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加热单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4)的底部端面开设中心通孔并焊接管道构成下端进气口,而转筒(14)的顶部开口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同时盖板的中心位置成形有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吸附脱附单元(12)对应的排气管道(1)的外表面通过焊接与其连通的支管并连接三通阀B(17)的输入端,而底座(6)的下端进气口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法兰盘(7),同时法兰盘(7)的中心通孔处连接进气单向阀(15)的输出端,进气单向阀(15)的输入端连接三通阀A(9)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外表面开设与其中心通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通过管道连接集灰箱(10)的进气孔,同时集灰箱(10)的顶部排气口连接抽气泵(11)的输入端,同时集灰箱(10)的顶部排气口处安装有滤网,以便于在进行脱附的时候,能够将内部的灰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宝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