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812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包括:1、构建脊柱的有限元模型;2、将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3、根据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人工椎体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人工椎体模型;4、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PEEK材料打印步骤3设计的人工椎体模型,将人工椎体与上下椎体接触的表面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分析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使人工椎体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保证使用的融合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采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PEEK)进行3D打印,生物力学匹配性良好、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个性化定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bionic porous 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 based on 3D 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椎体重建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脊柱手术中,对于脊柱疾病需要切除椎体的患者,填补缺损椎体使用的大多是钛合金钛笼+自体骨或异体骨,但常规需要填充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才能在后期实现骨性融合,同种异体骨价格昂贵,而且可能出现排斥反应,自体骨又需要二次手术操作取髂骨,并可能造成伤口并发症及后遗症等问题。即便是3D打印的人工椎体,大多数都是由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但金属材料存在弹性模量不匹配、应力遮挡及对影像学检查干扰等问题。申请号201710995804.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个性化定制人工椎体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对缺损椎体行术前CT扫描建立三维模型,通过优化设计,打印出3D多孔仿生个体化脊柱椎体,并通过生物活性处理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但是,其建立三维模型后并没有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没有将实体力学检测与生物力学分析相结合,因此,打印出的椎体不能很好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病人的脊柱CT数据,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脊柱的三维数字模型,对生成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网格化,得到网格化几何模型,将网格化几何模型结合脊柱的解剖结构,构建脊柱的有限元模型;/n步骤2、将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分析脊柱模型在正常压应力、旋转应力、屈伸应力及侧方弯曲应力状态下的数据,分析椎体及椎间盘的应力情况;/n步骤3、按照椎体切除后脊柱缺损范围,设计人工椎体,模拟预定手术方式,完成脊柱重建手术,再次分析脊柱手术模型在正常压应力、旋转应力、屈伸应力及侧方弯曲应力状态下的数据,分析椎体及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病人的脊柱CT数据,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脊柱的三维数字模型,对生成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网格化,得到网格化几何模型,将网格化几何模型结合脊柱的解剖结构,构建脊柱的有限元模型;
步骤2、将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分析脊柱模型在正常压应力、旋转应力、屈伸应力及侧方弯曲应力状态下的数据,分析椎体及椎间盘的应力情况;
步骤3、按照椎体切除后脊柱缺损范围,设计人工椎体,模拟预定手术方式,完成脊柱重建手术,再次分析脊柱手术模型在正常压应力、旋转应力、屈伸应力及侧方弯曲应力状态下的数据,分析椎体及椎间盘的应力情况,与术前数据对比,并根据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人工椎体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人工椎体模型;
步骤4、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PEEK材料打印步骤3设计的人工椎体模型,将人工椎体与上下椎体接触的表面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mimics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操王丙金华文彬柯文灿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