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介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80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对称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设有集管盒,所述集管盒下侧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移动连接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主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左侧设有移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通过操控板控制导管主动导向和移动,将第一外导管深入症结所在,一点点吸除症结病灶组织,通过导管运至集污罐中,本治疗方式,对比传统药物治疗和搭桥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在治疗时无需大面积开创,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少而且康复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介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导管领域,具体为一种血管介入机。
技术介绍
药物治疗和开创手术治疗,是目前主流手术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通过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经历数个治疗周期方可治愈,该方式适和轻微疾病症状,开创手术治疗需大面积开创,需长时间高负荷高精度操刀,患者接受治疗后存有并发症而且康复时间长。现有介入治疗新兴技术,介入治疗采用微创导管,将特制的导管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但推出时间短,且功能单一,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第一凸块和PCB板,所述集管盒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管前进方向的主动导向装置,所述集管盒右侧开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与所述第二外导管在集管盒中相接,所述第一凸块内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PCB板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外导管右端面和电源,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操控板控制终端信号传输至PCB板中,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内导管,所述PCB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内导管与所述第三导管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右端固定安装有吸液泵,所述吸液泵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右端与所述进液口相接,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控制第一外导管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动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导管上下两侧位置靠左侧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前后侧壁内转动连接有弧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内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电磁伸缩装置,所述电磁伸缩装置通过开关电磁磁性,使得第一外导管向某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三空腔外侧位置设置有环形生理盐水腔,所述环形生理盐水腔内固定安装有橡胶薄膜,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面固定安装有弧形头,所述弧形头内部的上下对称位置设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连接有刺轮,所述第一外导管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右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内固定安装有内导管,所述内导管为所述病灶组织的运输通道,所述轴承内侧转动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内侧左右贯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尖刺,所述尖刺固定安装在转台中心处。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管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块顶部中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中用于储存有生理盐水,所述生理盐水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下端固定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下侧设有使得第二外导管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与注射管连通的环形生理盐水腔。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左侧位置的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能够在第七空腔左右移动,所述移动台内部设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夹紧台,所述夹紧台能够在第八空腔中上下移动,所述夹紧台与移动台顶部间形成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外导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通孔中,所述第七空腔右侧的所述底座顶部端面设有转向台。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磁伸缩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空腔左端面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右侧固定连接有电路,所述电路右侧与所述PCB板左端相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血管介入机正视结构剖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一致。参照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11,所述集污罐11顶部设有进液口37,所述集污罐11内设有第一空腔70,所述第一空腔70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12,所述集污罐11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13,所述排液口13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14,所述底座10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16,所述操控板16上设有控制终端104,所述控制终端104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16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25、第一凸块26和PCB板27,所述集管盒25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30,所述第一开口30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32,所述第一外导管32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30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32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管32前进方向的主动导向装置101,所述集管盒25右侧开有第二开口31,所述第二开口3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导管33,所述第一外导管32与所述第二外导管33在集管盒25中相接,所述第一凸块26内设有导管固定装置102,所述PCB板27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8、所述第二外导管33右端面和电源29,所述控制器28能够将所述操控板16控制终端信号传输至PCB板27中,所述第二外导管33内设有内导管50,所述PCB板27中设有第一通孔80,所述第一通孔80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34,所述第一通孔80使得所述内导管50与所述第三导管34相连,所述第三导管34右端固定安装有吸液泵35,所述吸液泵35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36,所述第四导管36右端与所述进液口37相接,所述底座10左侧设有控制第一外导管32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103。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导向装置101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导管32上下两侧位置靠左侧的第二空腔71,所述第二空腔71前后侧壁内转动连接有弧板41,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71内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32内设有第三空腔72,所述第三空腔72内设有电磁伸缩装置105,所述电磁伸缩装置105通过开关电磁磁性,使得第一外导管32向某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三空腔72外侧位置设置有环形生理盐水腔59,所述环形生理盐水腔59内固定安装有橡胶薄膜38,所述橡胶薄膜38用于当所述第一外导管32抵至病灶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第一凸块和PCB板,所述集管盒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管前进方向的主动导向装置,所述集管盒右侧开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与所述第二外导管在集管盒中相接,所述第一凸块内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PCB板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外导管右端面和电源,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操控板控制终端信号传输至PCB板中,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内导管,所述PCB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内导管与所述第三导管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右端固定安装有吸液泵,所述吸液泵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右端与所述进液口相接,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控制第一外导管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第一凸块和PCB板,所述集管盒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管前进方向的主动导向装置,所述集管盒右侧开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与所述第二外导管在集管盒中相接,所述第一凸块内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PCB板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外导管右端面和电源,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操控板控制终端信号传输至PCB板中,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内导管,所述PCB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内导管与所述第三导管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右端固定安装有吸液泵,所述吸液泵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右端与所述进液口相接,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控制第一外导管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导管上下两侧位置靠左侧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前后侧壁内转动连接有弧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内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电磁伸缩装置,所述电磁伸缩装置通过开关电磁磁性,使得第一外导管向某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三空腔外侧位置设置有环形生理盐水腔,所述环形生理盐水腔内固定安装有橡胶薄膜,所述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丽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椒江路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