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介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80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对称位置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设有集管盒,所述集管盒下侧开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移动连接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主动导向装置,所述底座左侧设有移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通过操控板控制导管主动导向和移动,将第一外导管深入症结所在,一点点吸除症结病灶组织,通过导管运至集污罐中,本治疗方式,对比传统药物治疗和搭桥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在治疗时无需大面积开创,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少而且康复时间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介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导管领域,具体为一种血管介入机。
技术介绍
药物治疗和开创手术治疗,是目前主流手术治疗方式,药物治疗通过一种或多种药物组合,经历数个治疗周期方可治愈,该方式适和轻微疾病症状,开创手术治疗需大面积开创,需长时间高负荷高精度操刀,患者接受治疗后存有并发症而且康复时间长。现有介入治疗新兴技术,介入治疗采用微创导管,将特制的导管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但推出时间短,且功能单一,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介入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第一凸块和PCB板,所述集管盒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介入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集污罐,所述集污罐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集污罐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用于储存有从患者病灶处吸出的病灶组织,所述集污罐右侧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阀,所述底座上端面前后位置对称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上设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血管介入机执行动作命令,所述操控板下端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集管盒、第一凸块和PCB板,所述集管盒下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下侧设有第一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中上下抽拉,所述第一外导管左端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外导管前进方向的主动导向装置,所述集管盒右侧开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导管,所述第一外导管与所述第二外导管在集管盒中相接,所述第一凸块内设有导管固定装置,所述PCB板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外导管右端面和电源,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操控板控制终端信号传输至PCB板中,所述第二外导管内设有内导管,所述PCB板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一通孔使得所述内导管与所述第三导管相连,所述第三导管右端固定安装有吸液泵,所述吸液泵右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右端与所述进液口相接,所述底座左侧设有控制第一外导管左右移动的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介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导管上下两侧位置靠左侧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前后侧壁内转动连接有弧板,上下两侧的所述第二空腔内侧的所述第一外导管内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电磁伸缩装置,所述电磁伸缩装置通过开关电磁磁性,使得第一外导管向某一方向弯曲,所述第三空腔外侧位置设置有环形生理盐水腔,所述环形生理盐水腔内固定安装有橡胶薄膜,所述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丽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椒江路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