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筷式剥离子,具体的是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剥离子头部的内侧面为相互契合的两个切面,能够完成良好的对合,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夹持力。头部的外侧面为半球形或类半球形结构,能够很好的分离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同时,剥离子的手持部进行了改良,使其粗细程度更利于单手进行筷式操作。该剥离子增加了剥离子的夹持功能,同时单手操作两个剥离子的有效配合能够更加有效的分离组织,是对现有剥离子的有效改进,丰富了显微神经外科的操作方式。
A combined form of deion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筷式剥离子,具体的是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显微剥离子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器械之一,它操作灵活,稍带一点锐性,一般用于深部界面的分离,比如神经与肿瘤的界面,又或者神经与血管之间的黏连。显微剥离子源于西方,采用单手握持的方式进行操作,而另一手需要持吸引器或其他器械进行配合,该双手操作方式类似于西方人饮食所用的刀与叉的配合。目前所使用的普通神经剥离子通常由一根细长的扁金属棍和锐性剥离头部制成,在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静脉易出血,这种剥离子在使用时仅能将神经或硬膜上的某一点处牵开,牵开的操作空间十分狭小和有限,手术期间可视度差,操作困难。手术效率降低,还容易产生神经损伤。另外医护人员要想实现夹持血管或组织等的功能,通常会用到镊子,不能单纯通过剥离子实现夹持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做成类似筷子的组合器械,使神经外科医师单手即可以完成剥离、夹持、牵开等显微神经外科精细操作,无需更换操作器械,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包括两个独立的剥离子,所述剥离子从前到后依次为同轴连接的操作部和手持部,所述操作部的前端有一个头部,所述头部是一个为带有斜切面的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且该斜切面的向操作部方向的延长线与剥离子的中轴线形成一个锐角,两个头部相对的内侧面为相互契合的两个斜切面,两个头部相对的内侧面能够完成良好的对合,两个头部相对的外侧面为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所述剥离手持部为带有倒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倒角的正方形,所述其中一个剥离子的手持部的内侧面还设有磁性材料或两个剥离子的手持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正负极磁性材料,两个操作部相对的内侧面可以通过磁性材料相互贴合。优选的,所述剥离手持部设有防滑件。优选的,所述剥离手持部为带有圆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圆角的正方形。优选的,所述操作部的直径与所述手持部的直径之比为1:2.5~3。优选的,杆状操作部的直径可以为1~3mm,手持部的直径可以为4~6mm。优选的,所述剥离子为不锈钢材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增加了剥离子的夹持功能,同时单手操作两个剥离子的有效配合能够更加有效的分离组织,是对现有剥离子的有效改进,丰富了显微神经外科的操作方式。同时该操作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操作习惯,上手容易,易于操作,不仅能够增加手术的精细程度,也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另一方面,筷子为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条棍,其单只的大体形态与手术所用剥离子类似。鉴于中国人自幼善用筷子,专利技术人认为中国人可以非常容易的单手操作2个剥离子进行精细操作。将2个剥离子做成组合器械,使神经外科医师单手即可以完成剥离、夹持、牵开等显微神经外科精细操作,当使用本专利技术剥离子的夹持功能是利用杠杆原理比传统的镊子能省力,使用起来也更灵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可以根据手术医师的需要实现各种角度的操作;单独使用一个也可以实现常规剥离子的功能,需要实现夹持、牵开的功能,再使用两个剥离子,可以根据手术医师的需要灵活使用,无需替换手术器械,使用方便。其头部的内侧面为相互契合的两个切面,能够完成良好的对合,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夹持力。头部的外侧面为半球形或类半球形结构,能够很好的分离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同时,剥离子的手术部进行了改良,使其粗细程度更利于单手进行筷式操作。通过如上改进设计,可以更加高效地对狭小区域内与神经组织关系密切的软组织进行分离和切开,并且提高手术安全性。所述剥离手持部为带有倒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倒角的正方形,并且手持部的手持部的内侧面还设有磁性材料,两个操作部相对的内侧面可以通过磁性材料相互贴合,便于整理,存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A-A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操作部、2-手持部、3-头部、4-防滑件、5-磁性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独立的剥离子,所述剥离子从前到后依次为同轴连接的操作部1和手持部2,所述操作部1的前端有一个头部3,所述头部3是一个为带有斜切面的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且该斜切面的向操作部1方向的延长线与剥离子的中轴线形成一个锐角,两个头部相对的内侧面为相互契合的两个斜切面,两个头部3相对的内侧面能够完成良好的对合,两个头部3相对的外侧面为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所述剥离手持部2为带有倒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倒角的正方形。所述操作部1的直径与所述手持部2的直径之比为1:2.5~3。杆状操作部1的直径可以为1~3mm,手持部2的直径可以为4~6mm。所述剥离手持部2为带有圆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圆角的正方形将2个剥离子做成组合器械,使神经外科医师单手即可以完成剥离、夹持、牵开等显微神经外科精细操作,当使用本实施例的组合式的剥离子的夹持功能是利用杠杆原理比传统的镊子能省力,使用起来也更灵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可以根据手术医师的需要实现各种角度的操作;单独使用一个也可以实现常规剥离子的功能,需要实现夹持、牵开的功能,再使用两个剥离子,可以根据手术医师的需要灵活使用,无需替换手术器械,使用方便。实施例2实施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剥离手持部设有防滑件4,所述其中一个剥离子的手持部2的内侧面还设有磁性材料5,两个操作部1相对的内侧面可以通过磁性材料5相互贴合。本专利技术的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比如:1)所述剥离子为不锈钢材质;2)两个剥离子的手持部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正负极磁性材料;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独立的剥离子,所述剥离子从前到后依次为同轴连接的操作部(1)和手持部(2),所述操作部(1)的前端有一个头部(3),所述头部(3)是一个为带有斜切面的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且该斜切面的向操作部(1)方向的延长线与剥离子的中轴线形成一个锐角,两个头部(3)相对的内侧面为相互契合的两个斜切面,两个头部(3)相对的内侧面能够完成良好的对合,两个头部(3)相对的外侧面为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所述剥离手持部(2)为带有倒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倒角的正方形,所述其中一个剥离子的手持部(2)的内侧面还设有磁性材料(5)或两个剥离子的手持部(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正负极磁性材料(5),两个操作部相对的内侧面可以通过磁性材料(5)相互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形式的剥离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独立的剥离子,所述剥离子从前到后依次为同轴连接的操作部(1)和手持部(2),所述操作部(1)的前端有一个头部(3),所述头部(3)是一个为带有斜切面的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且该斜切面的向操作部(1)方向的延长线与剥离子的中轴线形成一个锐角,两个头部(3)相对的内侧面为相互契合的两个斜切面,两个头部(3)相对的内侧面能够完成良好的对合,两个头部(3)相对的外侧面为不完整的球形或类球形,所述剥离手持部(2)为带有倒角的长方体,横截面为带有倒角的正方形,所述其中一个剥离子的手持部(2)的内侧面还设有磁性材料(5)或两个剥离子的手持部(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正负极磁性材料(5),两个操作部相对的内侧面可以通过磁性材料(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昌萌,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