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胜专利>正文

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78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设置支架、压力发生器、贮压缸、电磁换向阀、执行缸和控制器,压力发生器位于太阳能装置聚焦处,压力发生器和贮压缸之间管道中设置单向阀。贮压缸与电磁换向阀和电磁换向阀之间各有管道连通,电磁换向阀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有管道连通,电磁换向阀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有管道连通。支架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下支架中部分别设置上转轴、下转轴。两执行缸的执行杆分别与上支架和下支架一侧铰接。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的线圈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贮压缸提供的压力通过电磁换向阀推动执行缸的执行杆,带动支架转动,实现自动跟踪。该装置无需市电就能实现自动跟踪太阳,适合有太阳的地方,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装置的太阳跟踪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装置是一种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或热能,给人们提供生活和生产用电或热的器件。照射到太阳能装置的光照越强,它的输出能量也就越大,提供的电能或热能也就越多。因此太阳能装置在使用中能否始终对准太阳,这就成为人们使用太阳能能源时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使用简易的太阳跟踪装置不能实现全自动跟踪、精度差;已有的全自动跟踪器多由微电脑、电机、齿轮等构成,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安全性差,难以推广应用,特别是在缺电的地方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更广的可使太阳能装置自动跟踪太阳的太阳能全自动跟踪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设置支架、压力发生器、贮压缸、电磁换向阀、执行缸和控制器,太阳能装置与支架上端固定连接。压力发生器位于太阳能装置聚焦处,压力发生器上装有限压阀。压力发生器和贮压缸之间有管道连通,在压力发生器和贮压缸之间的管道中设置单向阀;贮压缸与两个电磁换向阀之间各有管道连通,其中一个电磁换向阀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有管道连通,另一个电磁换向阀的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有管道连通;所述的支架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前后中部设置上转轴,上支架位于下支架的上部,转轴与下支架固定连接,下支架左右中部设置下转轴,下转轴与底座固定连接;执行缸的执行杆与太阳能装置下支架右侧或左侧铰接,执行缸的执行杆与太阳能装置上支架前侧或后侧铰接,执行缸的缸筒体底部与底座铰接,执行缸的缸筒体与下支架铰接,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的线圈和电磁换向阀的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中有四路相同结构的控制电路,其中一路控制电路由三极管B1、光电池A1、继电器L1、电位器W1、电阻R1、行程开关K1及二极管E1组成,继电器L1的触点和行程开关K1串连接在电源和电磁换向阀线圈D1之间;继电器L1的线圈一端连接电源,一端连接三极管B1的集电极;光电池A1正电势端连接三极管B1的基极,光电池A1负电势端连接电位器W1和二极管E1的公共点,电位器W1一固定端和滑动端连结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位器W1另一固定端同二极管E1阳极连接,二极管E1阴极和电源负极连接。压力发生器上设置有控制开关K5,控制开关K5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上液电磁阀的线圈,压力发生器与上液电磁阀有管道接通。在连接贮压缸和电磁换向阀及电磁换向阀的管道上并列设置有开关阀和单向阀。为减轻执行缸的负荷,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弹性体;其中一个弹性体位于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其一端固定下支架,一端固定上支架;另一个弹性体位于底座与下支架之间,其一端固定下支架,一端固定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太阳能提供能源给压力发生器产生压力,该压力推动执行缸的执行杆来控制太阳能装置转动,从而实现自动跟踪,整个系统不需微电脑、电机、齿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消耗能量小。它还可由蓄电池或光电池供电,特别适用于无电的地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部说明。图一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本技术的控制器原理图。图三是本技术与太阳能装置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力发生器,2.下转轴,3.上转轴,4.上液电磁阀,5.执行缸,6.开关阀,7.限压阀,8.电磁换向阀,9.单向阀,10.贮压缸,11.电磁换向阀,12.执行缸,13.单向阀,14.下支架,15.底座,16.弹性体,17.弹性体,18.上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一所示,本技术由压力发生器1,贮压缸10,电磁换向阀8和电磁换向阀11,执行缸5和执行缸12,限压阀7,上液电磁阀4及控制器等组成。压力发生器1设置在太阳能装置上方太阳光聚集处。在压力发生器1上设置限压阀7和上液电磁阀。太阳能装置由支架支撑,支架包括上支架18、下支架14和两个相互垂直的支架转轴,转轴为上转轴3和下转轴2,上支架18固定在太阳能装置底部,上支架18中部有上转轴3,上支架18可绕上转轴3前后转动,上转轴3下方固定连接下支架14,下转轴2位于下支架14下端中部,下转轴2固定在底座15上,下支架14可绕下转轴2左右转动。压力发生器1和贮压缸10管道连接,在压力发生器1和贮压缸10连接管道上设置单向阀9,压力发生器1的气体只能向贮压缸10中输送。贮压缸10和电磁换向阀8、电磁换向阀11分别有管道连接,在贮压缸10和电磁换向阀8、电磁换向阀11连接管道上并列设置有开关阀6和单向阀13,电磁换向阀8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5相连通,执行缸5的执行杆与下支架14左侧铰连接,电磁换向阀11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执行缸12相连通,执行缸12的执行杆与上支架18前侧铰连接,弹性体16一端固定下支架14,一端固定上支架18,弹性体17一端固定下支架14,一端固定底座1。压力发生器1里装有水,有太阳光时,太阳能加热压力发生器1里的水产生蒸汽压力,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管道由单向阀9进入贮压缸10,使贮压缸10保持压力,单向阀9使得蒸汽压力只能从压力发生器1流向贮压缸10,电磁换向阀线圈D通电时,电磁换向阀动作,贮压缸10提供的足够的压力通过电磁换向阀8、11分别推动执行缸5、12的执行杆动作。压力发生器1内的蒸汽压力高于一定值时,限压阀7打开,蒸汽压力通过限压阀7溢出,使得压力发生器1产生的蒸汽压力不再升高。压力发生器1缺液时,其内温度会变得很高,使压力发生器1里面设置的温控开关k5合闭,上液电磁阀4通电打开,上液电磁阀4与自来水管道相连,上液电磁阀4打开后,压力发生器1开始上液,上足够液体后压力发生器1内温度变低,控制开关K5断开,使上液电磁阀4关闭,压力发生器1停止上液。在连接贮压缸10和电磁换向阀8及电磁换向阀11的管道上并列装有开关阀6和单向阀13,开关阀6平常工作时是打开的,单向阀13使得压力只能从电磁换向阀8、电磁换向阀11流向贮压缸10,本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刚开始工作时,贮压缸10里没压力,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不能自动跟踪,手动关闭开关阀6,拨动开关K7和开关K8使其轮流开合,电磁换向阀8的两个线圈轮流通电和断电,人工两边摆动下支架14,带动执行缸5的执行杆伸缩,象气泵一样经单向阀13给贮压缸10充气,充够气后打开开关阀6,断开开关K7和K8,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就可实现自动跟踪了。控制器有四路相同的控制电路,每两路控制电路可控制一个执行缸,其中一路控制电路由三极管B1、光电池A1、继电器L1、电位器W1、电阻R1、行程开关K1及二极管E1组成,继电器L1的触点和行程开关K1串连接在电源和电磁换向阀线圈D1之间;继电器L1的线圈一端连接电源,一端连接三极管B1的集电极;光电池A1正电势端连接三极管B1的基极,光电池A1负电势端连接电位器W1和二极管E1的公共点,电位器W1一固定端和滑动端连结电阻R1一端,电阻R1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电位器W1另一固定端同二极管E1阳极连接,二极管E1阴极和电源负极连接。另一路控制电路由三极管B2、光电池A2、继电器L2、电位器W2、电阻R2、行程开关K2及二极管E2组成,其连接方式与前一路控制电路相同。电磁换向阀线圈D2、电磁换向阀线圈D1为电磁换向阀8的两个线圈,该两路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全自动跟踪器,设置支架、压力发生器、贮压缸、电磁换向阀、执行缸和控制器,太阳能装置与支架上端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压力发生器(1)和贮压缸(10)之间有管道连通,在压力发生器(1)和贮压缸(10)之间的管道中设置单向阀(9);贮压缸(10)与电磁换向阀(8)和电磁换向阀(11)之间各有管道连通,电磁换向阀(8)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5)有管道连通,电磁换向阀(11)另一端管道与执行缸(12)有管道连通;所述的支架有上支架(18)和下支架(14),上支架(18)前后中部设置上转轴(3),上支架(18)位于下支架(14)的上部,转轴(3)与下支架(14)固定连接,下支架(14)左右中部设置下转轴(2),下转轴(2)与底座(15)固定连接;执行缸(5)的执行杆与太阳能装置下支架(14)右侧或左侧铰连接,执行缸(12)的执行杆与太阳能装置上支架(18)前侧或后侧铰连接,执行缸(5)的缸筒体与底座(15)铰连接,执行缸(12)的缸筒体与下支架(14)铰连接,控制器与电磁换向阀(8)的线圈和电磁换向阀(11)的线圈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