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68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44
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糯米300~400份、木薯粉100~150份、山药60~80份、白芝麻粉5~10份、水40~60份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8~12份,所述功能粉包括重量份的茯苓粉10~15份、甘草粉5~8份、枳壳粉4~6份,所述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所述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白丝糯糍粑通过精选原料并进行精心配比,并采用独特的制备方法,从而得到一种口感细腻,软糯香甜,食用后口齿留香,且改善了传统白丝糯糍粑食用后容易导致积食和腹泻的现象。

A kind of glutinous rice cake with white silk for dige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
本专利技术涉及糍粑加工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
技术介绍
糯米糍粑又称年糕、粘糕、打糕等,为南方较为流行的小吃。现有做法为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将糯米浸泡后蒸熟,再用机器迅速舂打压制成糍粑,这种机械化连续生产的糍粑,食用后口感较为粘腻,而由于传统糯米糍粑原料来源单一,糯米中支链淀粉的含量极高,食用后分解过程中,支链淀粉的分支处有些化学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容易导致消化不完全,消化不了的淀粉随着肠胃蠕动进入大肠,肠道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酸,并使得胃酸上蹿,而肠蠕动过快会导致腹痛,未消化的食物成分被细菌降解产气,老人和小孩以及肠胃虚弱的人稍微食用多一些后则容易导致积食、腹痛甚至腹泻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旨在开发一种老少皆宜且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口感细腻、易于消化、防止积食的白丝糯糍粑。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糯米300~400份、木薯粉100~150份、山药60~80份、白芝麻粉5~10份、水40~60份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8~12份,所述功能粉包括重量份的茯苓粉10~15份、甘草粉5~8份、枳壳粉4~6份,所述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所述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该白丝糯米颜色纯白、米质细腻、状如珍珠,用该原料制备出来的糍粑口感细腻醇厚、具有珍珠白的光泽,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木薯粉不改变既有的光泽和外观,而口感粘腻程度得到极大的改进。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糯米400份、木薯粉150份、山药80份、白芝麻粉8份、水50份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10份,所述功能粉包括重量份的茯苓粉10份、甘草粉5份、枳壳粉5份。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上的原料配比,包括如下步骤:1)泡糯米:将糯米去杂、称重后放置于木桶中,用0~10℃的水浸泡24~28h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2)蒸糯米:选择新鲜竹叶,将新鲜竹叶刷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备用,在蒸笼中一层新鲜竹叶一层糯米铺设,将去皮后的山药铺设于中间层的新鲜竹叶上,铺设完成后旺火蒸熟;3)槌糯米:将木薯粉、白芝麻粉、水以及功能粉混合均匀并揉成粉团,将蒸熟的糯米、山药以及粉团依次加入石槽中,用木槌连续槌打15~20min后在模具中压制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蒸笼选用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的锥形木质蒸笼。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其由手工制作而成,口感细腻、软糯香甜,带有竹叶的特殊清香,且其各种原料精确配比,支链淀粉含量较少,利于消化,且传统糯米糍粑的膳食纤维含量范围为0.8~1.0g/100g,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白丝糯米糍粑中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8g/100g,膳食纤维含量高利于消化,对肠胃友好,老少皆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准备制作糍粑的原料:糯米4000g、木薯粉1500g、山药800g、白芝麻粉80g、水500g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100g,功能粉由茯苓粉50g份、甘草粉25g、枳壳粉25g;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其制备方法如下:1)泡糯米:将糯米去杂、称重后放置于木桶中,用10℃的水浸泡24h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2)蒸糯米:选择新鲜竹叶,将新鲜竹叶刷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备用,在蒸笼中一层新鲜竹叶一层糯米铺设,将去皮后的山药铺设于中间层的新鲜竹叶上,铺设完成后旺火蒸熟;蒸笼选用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的锥形木质蒸笼,从而利于使糯米受热更均匀,不至于上层中间蒸气多导致最后水分太高,而边部又半生不熟,每层新鲜竹叶厚度为1cm,每层糯米厚度为2.5cm,从而使蒸制完成的糯米布满竹叶的清香。3)槌糯米:将木薯粉、白芝麻粉、水以及功能粉混合均匀并揉成粉团,将蒸熟的糯米、山药以及粉团依次加入石槽中,用木槌连续槌打15min后在模具中压制成型。实施例2准备制作糍粑的原料:糯米3000g、木薯粉1000g、山药600g、白芝麻粉50g、水400g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80g,功能粉由茯苓粉40g份、甘草粉20g、枳壳粉20g;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其制备方法如下:1)泡糯米:将糯米去杂、称重后放置于木桶中,用0℃的水浸泡28h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2)蒸糯米:选择新鲜竹叶,将新鲜竹叶刷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备用,在蒸笼中一层新鲜竹叶一层糯米铺设,将去皮后的山药铺设于中间层的新鲜竹叶上,铺设完成后旺火蒸熟;蒸笼选用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的锥形木质蒸笼,从而利于使糯米受热更均匀,不至于上层中间蒸气多导致最后水分太高,而边部又半生不熟,每层新鲜竹叶厚度为1cm,每层糯米厚度为3cm,从而使蒸制完成的糯米布满竹叶的清香。3)槌糯米:将木薯粉、白芝麻粉、水以及功能粉混合均匀并揉成粉团,将蒸熟的糯米、山药以及粉团依次加入石槽中,用木槌连续槌打20min后在模具中压制成型。实施例3准备制作糍粑的原料:糯米3800g、木薯粉1200g、山药650g、白芝麻粉60g、水500g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120g,功能粉由茯苓粉60g、甘草粉36g、枳壳粉24g;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其制备方法如下:1)泡糯米:将糯米去杂、称重后放置于木桶中,用0℃的水浸泡28h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2)蒸糯米:选择新鲜竹叶,将新鲜竹叶刷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备用,在蒸笼中一层新鲜竹叶一层糯米铺设,将去皮后的山药铺设于中间层的新鲜竹叶上,铺设完成后旺火蒸熟;蒸笼选用底部半径大于上部半径的锥形木质蒸笼,从而利于使糯米受热更均匀,不至于上层中间蒸气多导致最后水分太高,而边部又半生不熟,每层新鲜竹叶厚度为0.8cm,每层糯米厚度为3cm,从而使蒸制完成的糯米布满竹叶的清香。3)槌糯米:将木薯粉、白芝麻粉、水以及功能粉混合均匀并揉成粉团,将蒸熟的糯米、山药以及粉团依次加入石槽中,用木槌连续槌打20min后在模具中压制成型。经检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白丝糯米糍粑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75g/100g、1.82g/100g、1.85g/100g,且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和普通糍粑分别进行试吃试验,试吃人员包括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各25名,试吃结果取综合评价最多,出现频次最高的评价填入表一:表一本实施例所述糍粑与普通糍粑的试吃结果对照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糯米300~400份、木薯粉100~150份、山药60~80份、白芝麻粉5~10份、水40~60份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8~12份,所述功能粉包括重量份的茯苓粉10~15份、甘草粉5~8份、枳壳粉4~6份,所述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所述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糯米300~400份、木薯粉100~150份、山药60~80份、白芝麻粉5~10份、水40~60份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8~12份,所述功能粉包括重量份的茯苓粉10~15份、甘草粉5~8份、枳壳粉4~6份,所述茯苓粉、甘草粉以及枳壳粉均为超微粉碎粉,所述糯米为产自怀化市溆浦县的白丝糯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消化的白丝糯糍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糯米400份、木薯粉150份、山药80份、白芝麻粉8份、水50份以及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粉10份,所述功能粉包括重量份的茯苓粉10份、甘草粉5份、枳壳粉5份。


3.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顺成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县金中荷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