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及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685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及饲料,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米糠、姜黄粉、大豆磷脂粉、大豆油、石粉、磷酸氢钙、氯化钠、小苏打、纯度为60%的胆碱、蛋氨酸、赖氨酸、植酸酶、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天然红色素预混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喂养的饲料,采用姜黄素配合大料提供黄色色素,采用天然红色素预混剂提供红色色素如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胡萝卜素等,并配合适宜的油脂可以促进天然色素的吸收,配合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天然色度不被氧化,能使新鲜蛋黄色度平均达到13及以上度,且加热后蛋黄着色稳定,配合肠道免疫改善物质可以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吸收。

A premix and feed with high efficiency coloring of yolk and stable color afte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及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鸡饲料,具体涉及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及饲料。
技术介绍
普通鸡蛋新鲜蛋黄的色度一般可以达到6-11度(DSM比色扇标准),但加热后蛋黄所呈现的颜色变化较大,会褪色至1-2度。这一问题使得鸡蛋在食品加工环节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在用蛋量较大的蛋糕、点心企业中;而且这种鸡蛋也会被注重食物色香味的消费者和酒店餐厅所不喜。通常蛋黄色素的来源,主要有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种:天然色素主要来源于大宗原料中的玉米及副产物、富含天然色素的万寿菊、红辣椒的原粉、粕或其提取物等,合成色素主要是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等。但以上天然色素的来源原料中玉米及其副产物存在着质量不稳定,万寿菊、红辣椒原粉及其提取物等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而合成色素又受到不易被消费者接受的限制。因此现市面上天然着色的鸡蛋蛋黄色度浅,经过加热后色度明显减退、着色不稳定,不被食品企业和消费者所喜欢。
技术实现思路
r>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红色素预混剂,所述天然红色素预混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分:胡萝卜粉3-6份、辣椒红1-2.25份、酵母代谢产物0.5-1份、葡萄糖氧化酶0.4-0.6份、维生素E 0.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红色素预混剂,所述天然红色素预混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分:胡萝卜粉3-6份、辣椒红1-2.25份、酵母代谢产物0.5-1份、葡萄糖氧化酶0.4-0.6份、维生素E0.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预混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姜黄粉。


3.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玉米580-620份、豆粕170-220份、玉米蛋白粉25-35份、米糠20-50份、姜黄粉20-35份、大豆磷脂粉10-15份、大豆油10-15份、石粉65-90份、磷酸氢钙7-9份、氯化钠2.5-3.5份、小苏打1.5-2份、纯度为60%的胆碱0.5-1份、蛋氨酸0.6-1.5份、赖氨酸0.7-2份、植酸酶0.1-0.2份、复合维生素0.2-0.3份、微量元素预混料1-1.5份,天然红色素预混剂5-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蛋黄高效着色及加热后颜色稳定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玉米580份、豆粕170份、玉米蛋白粉25份、米糠20份、姜黄粉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琼莲徐文龙毕小莲刘利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凤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