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学领域,涉及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
技术介绍
黑水虻是昆虫纲、双翅目、水虻科、亮斑扁角水虻属的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黑水虻取食厨余垃圾或者畜禽粪便以后,体型体重不断增加,在处理接近结束时,成体幼虫和处理剩余物(虫沙)需要进行分离处理,以便幼虫的饲料加工和营养成分提取。目前,幼虫和虫沙的分离,仍以手动和物理机械筛分为主。手动分离,消耗人力和时间,机械筛分,容易遭成虫体死亡或损伤。如果针对黑水虻幼虫的嗅觉感器,寻找嗅觉引诱物,研发嗅觉诱集剂,则可以通过气味吸引作用,使黑水虻幼虫从处理剩余物中自行爬出,节省人力物力,并达到无损分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黑水虻幼虫的诱集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两部分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所述的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喷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两部分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所述的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喷洒或涂抹于固体表面后,能够在无损伤条件下诱集吸引黑水虻,达到幼虫与残渣的无损伤分离;/n所述的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为分析纯试剂;/n所述的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2%,正丁酸0.05%-2%,异丁酸0.0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两部分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所述的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喷洒或涂抹于固体表面后,能够在无损伤条件下诱集吸引黑水虻,达到幼虫与残渣的无损伤分离;
所述的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为分析纯试剂;
所述的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2%,正丁酸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平,杨骁婧,许建强,孙世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