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6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属于昆虫学领域。黑水虻是用于厨余垃圾和畜禽粪便降解处理的资源昆虫,处理结束时,黑水虻幼虫与处理残渣的分离尚需有效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黑水虻的嗅觉反应,发现了三种黑水虻嗅觉引诱物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利用这三种物质为主要成分,优化浓度范围和使用方法,制备了适用于黑水虻幼虫的嗅觉诱集剂;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2%,正丁酸0.05%‑2%,异丁酸0.05%‑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诱集剂制备简便,使用简洁高效,有利于黑水虻幼虫与处理残渣间的无损分离,是化学生态法诱集黑水虻幼虫的有益尝试。

A kind of olfactory attractant of black water 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昆虫学领域,涉及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
技术介绍
黑水虻是昆虫纲、双翅目、水虻科、亮斑扁角水虻属的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黑水虻取食厨余垃圾或者畜禽粪便以后,体型体重不断增加,在处理接近结束时,成体幼虫和处理剩余物(虫沙)需要进行分离处理,以便幼虫的饲料加工和营养成分提取。目前,幼虫和虫沙的分离,仍以手动和物理机械筛分为主。手动分离,消耗人力和时间,机械筛分,容易遭成虫体死亡或损伤。如果针对黑水虻幼虫的嗅觉感器,寻找嗅觉引诱物,研发嗅觉诱集剂,则可以通过气味吸引作用,使黑水虻幼虫从处理剩余物中自行爬出,节省人力物力,并达到无损分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黑水虻幼虫的诱集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两部分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所述的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喷洒或涂抹于固体表面,既能够在无损伤条件下诱集吸引黑水虻,达到幼虫与残渣的无损伤分离。所述的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为分析纯试剂。所述的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2%,正丁酸0.05%-2%,异丁酸0.05%-2%。进一步的,在试剂有限的情况下,使用三种成分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配制诱集剂,仍然有效,诱集效果是三种成分混合情况下的80%-95%。进一步的,所述的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优选为:三甲胺1%,正丁酸1%,异丁酸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黑水虻的嗅觉感器,在无损伤条件下,诱集吸引黑水虻,达到幼虫与残渣的无损伤分离。(2)诱集剂使用方便,通过喷洒或涂抹于固体表面的方法,就可以达到定点诱集黑水虻幼虫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以水和三甲胺、正丁酸、异丁酸配置诱集剂,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正丁酸0.05%,异丁酸0.05%。将100只黑水虻幼虫放在20cm长的长方形跑道一端,诱集剂约0.1mL涂抹于跑道的另一端,约10分钟,85%的幼虫爬行并聚集到跑道涂抹诱集剂的一端。实施例2以水和三甲胺、正丁酸、异丁酸配置诱集剂,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1%,正丁酸1%,异丁酸1%。将100只黑水虻幼虫放在20cm长的长方形跑道一端,诱集剂约0.1mL涂抹于跑道的另一端,约10分钟,95%的幼虫爬行并聚集到跑道涂抹诱集剂的一端。实施例3以水和三甲胺、正丁酸、异丁酸配置诱集剂,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2%,正丁酸2%,异丁酸2%。将100只黑水虻幼虫放在20cm长的长方形跑道一端,诱集剂约0.1mL涂抹于跑道的另一端,约10分钟,90%的幼虫爬行并聚集到跑道涂抹诱集剂的一端。实施例4以水和三甲胺、正丁酸、异丁酸配置诱集剂,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正丁酸1%,异丁酸2%。将100只黑水虻幼虫放在20cm长的长方形跑道一端,诱集剂约0.1mL涂抹于跑道的另一端,约10分钟,94%的幼虫爬行并聚集到跑道涂抹诱集剂的一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两部分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所述的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喷洒或涂抹于固体表面后,能够在无损伤条件下诱集吸引黑水虻,达到幼虫与残渣的无损伤分离;/n所述的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为分析纯试剂;/n所述的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2%,正丁酸0.05%-2%,异丁酸0.0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集剂由溶剂和溶质两部分组成,溶剂为水,溶质包括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三种成分;所述的黑水虻嗅觉诱集剂喷洒或涂抹于固体表面后,能够在无损伤条件下诱集吸引黑水虻,达到幼虫与残渣的无损伤分离;
所述的三甲胺、正丁酸和异丁酸为分析纯试剂;
所述的诱集剂中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为:三甲胺0.05%-2%,正丁酸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平杨骁婧许建强孙世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