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叶轮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66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叶轮增氧机,主要包括浮体、传动轴、金属轴承座、塑料轴承座、万向传动轴、减速箱及动力;多叶轮增氧机浮在水面,由内燃机带动旋转增氧。

A multi impeller a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叶轮增氧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氧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叶轮增氧机。
技术介绍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有救生和助长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其中水车式增氧机使用较广;通常的水车式增氧机的都由电力驱动,在没有电力的地方没有办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电力起动方便的增氧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叶轮增氧机,主要包括浮体、传动轴、金属轴承座、塑料轴承座、万向传动轴、减速箱及动力,所述的减速箱设置有减速齿轮,主动小齿轮装在皮带轮轴上带动一级被动齿轮,一级被动装在轴齿轮上,轴齿轮带动二级被动齿轮,二级被动齿轮装在输出轴上,二级被动齿轮上设置有离合卡槽,输出轴上还设置有滑套,滑套侧面设置有与二级被动齿轮的离合卡槽相吻合的卡脚,工作时当轴套的卡脚和离合卡槽分离时二级被动齿轮空转,输出轴不转;当滑套的卡脚进入卡槽则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传动轴,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装在金属轴承座的转轴上,转轴另一端带动传动轴,传动轴由水润滑轴承支承设置在由多个浮船组成的浮体上,多个叶轮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的减速箱两侧面设置有轴承室,其中输出轴带有滑套这一端的轴承装在扒叉座内,扒叉柄从扒叉座伸出,扒叉柄设置有把手。所述的转轴带动传动轴这一端设置法兰,法兰通过带有编结物的胶板连接装在传动轴上的另一法兰。所述的减速箱及动力设置在河岸边,减速箱与动力设置在同一底脚架子上用皮带传动。所述的万向节两端装在钢管中用螺栓紧固。所述的浮船由方管组装,方管上有穿过螺栓的孔,由螺栓通过方管孔使多个浮船组合成浮体,方管孔上面有加固板,加固板两边折弯包在方管两侧,浮船两侧有凹槽,螺栓固定在凹槽位置内。所述的塑料轴承座包括水润滑轴承设置在轴承夹内,轴承夹装在塑料轴承座内,所述的塑料轴承座本体上部有一个腔体,腔体内安装轴承夹,轴承夹内放置水润滑轴承,轴承夹由腔体上口放入,轴承夹至腔体底部限位,腔体壁有一组基准孔和不少于一组加高孔,轴承夹有一组基准孔,或轴承夹有一组基准孔和不少于一组加高孔,腔体壁有一组基准孔,选择基准孔配置插销使水润滑轴承取于基准高度,选择加高孔配置插销使水润滑轴承高度升高;塑料轴承座本体由底板和锥形柱组成,锥形柱和底板内部镂空成为空心的壳体,腔体壁设置在锥形柱的壳体内,使锥形柱成为双层结构,底板上有和浮体连接的连接孔;塑料轴承座本体由注塑一次成形。所述的输出轴从减速箱两侧伸出。所述的减速箱及动力设置在大浮体上,大浮体与由多个浮船组成的浮体由连桩连接成整体浮在水面工作。所述的浮在水面的多叶轮增氧机一侧设置一个定位桩,工作时在叶轮的推力作用下整机绕着定位桩旋转。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水车式增氧机不用电力,而且起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在岸边的多叶轮增氧机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在大浮船上的多叶轮增氧机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叶轮增氧机绕着定位杆公转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叶轮增氧机绕着定位杆公转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减速箱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减速箱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减速箱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出轴、二级被动齿轮、滑套立体组装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二级被动齿轮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套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扒叉套、扒叉柄、挡板、把手组装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扒叉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扒叉套、扒叉柄、挡板、把手剖面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减速箱立体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法兰与胶板连接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万向传动轴立体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万向节与管子连接剖面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方管和加固板连接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固板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浮船、方管、加固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的塑料轴承座本体立体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塑料轴承座本体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的塑料轴承座部视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夹立体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夹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的水润滑轴承立体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的插销立体示意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的敞开的主浮体与副浮体整体示意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的敞开的主浮体与副浮体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的带锥形头的钢管桩立体示意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的钢管一端以端面中线为起始斜切一片近似瓦形片材立体示意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的近似瓦形片材57的切割面为基准垂直切除端部多余部分立体示意图;图33是本专利技术的近似瓦形片材立体示意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件近似瓦形片材组合立体示意图。图中:1-减速箱;2-箱体;3-主动小齿轮;4-皮带轮轴;5-一级被动齿轮;6-轴齿轮;7-二级被动齿轮;8-输出轴;9-滑套;10-复位弹簧;11-扒叉座;12-轴承;13-皮带轮;14-箱盖;15-扒叉槽;16-离合卡槽;17-卡脚;18-挡板;19-把手;20-花键;21-扒叉套;22-扒叉柄;23-金属轴承座;24-转轴;25-法兰;26-胶板;27-万向节;28-管子;29-螺栓;30-方管;31-加固板;32-螺栓;33-浮船;34-塑料轴承座;35-塑料轴承座本体;36-腔体;37-轴承夹;38-水润滑轴承;39-插销;40-基准孔;41-加高孔;42-动力;43-叶轮;44-大浮体;45-敞开的主浮体;46-副浮体;47-连接位;48-传动轴;49-定位杆;50-定位环;51-支架;52-万向传动轴;53-锥形柱;54-底板;55-基准孔;56-加高孔;57-瓦形片材;58-钢管;59-钢管;60-多余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4:一种多叶轮增氧机,主要包括浮体、传动轴48、金属轴承座23、塑料轴承座34、万向传动轴52、减速箱1及动力42,所述的减速箱1设置有减速齿轮,主动小齿轮3装在皮带轮轴4上带动一级被动齿轮5,一级被动齿轮5装在轴齿轮6上,轴齿轮6带动二级被动齿轮7,二级被动齿轮7装在输出轴8上,二级被动齿轮7上设置有离合卡槽16,输出轴8上还设置有滑套9,滑套9侧面设置有与二级被动齿轮的离合卡槽16相配合的卡脚17,工作时当滑套的卡脚17和离合卡槽16分离时二级被动齿轮7空转,输出轴8不转;所述的输出轴8与滑套的配合位设置有花键20,当滑套的卡脚17进入离合卡槽16则输出轴8旋转,所述的输出轴8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传动轴,所述的万向传动轴包括管子28两端连有万向节27成为空心的万向传动轴,所述的空心的万向传动轴可降低重量,万向节27连接管子28,管子28另一端也连接万向节27,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叶轮增氧机,主要包括浮体、传动轴、金属轴承座、塑料轴承座、万向传动轴、减速箱及动力,其特征包括,所述的减速箱设置有减速齿轮,主动小齿轮装在皮带轮轴上带动一级被动齿轮,一级被动装在轴齿轮上,轴齿轮带动二级被动齿轮,二级被动齿轮装在输出轴上,二级被动齿轮上设置有离合卡槽,输出轴上还设置有滑套,滑套侧面设置有与二级被动齿轮的离合卡槽相吻合的卡脚,工作时当轴套的卡脚和离合卡槽分离时二级被动齿轮空转,输出轴不转;当滑套的卡脚进入卡槽则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传动轴,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装在金属轴承座的转轴上,转轴另一端带动传动轴,传动轴由水润滑轴承支承设置在由多个浮船组成的浮体上,多个叶轮装在传动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叶轮增氧机,主要包括浮体、传动轴、金属轴承座、塑料轴承座、万向传动轴、减速箱及动力,其特征包括,所述的减速箱设置有减速齿轮,主动小齿轮装在皮带轮轴上带动一级被动齿轮,一级被动装在轴齿轮上,轴齿轮带动二级被动齿轮,二级被动齿轮装在输出轴上,二级被动齿轮上设置有离合卡槽,输出轴上还设置有滑套,滑套侧面设置有与二级被动齿轮的离合卡槽相吻合的卡脚,工作时当轴套的卡脚和离合卡槽分离时二级被动齿轮空转,输出轴不转;当滑套的卡脚进入卡槽则输出轴旋转,输出轴的输出端连接有万向传动轴,万向传动轴的另一端装在金属轴承座的转轴上,转轴另一端带动传动轴,传动轴由水润滑轴承支承设置在由多个浮船组成的浮体上,多个叶轮装在传动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包括,所述的减速箱两侧面设置有轴承室,其中输出轴带有滑套这一端的轴承装在扒叉座内,扒叉柄从扒叉座伸出,扒叉柄设置有把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包括,所述的转轴带动传动轴这一端设置法兰,法兰通过带有编结物的胶板连接装在传动轴上的另一法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包括,所述的减速箱及动力设置在河岸边,减速箱与动力设置在同一底脚架子上用皮带传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叶轮增氧机,其特征包括,所述的万向节两端装在钢管中用螺栓紧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