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景观
,具体为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景观鱼,尤其是小规模水体中生存的鱼来说,鱼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等在水中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极易中毒,因此需要经常更换水。刚打好的自来水与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自来水需要进行除氯后才能用于使用。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在更换水时,一般只需要更换三分之一,这样子鱼对于环境也有所适应。现有的技术大多是采用生态过滤自动净化水体中杂质,但是对于小型的景观鱼来说,因为没有太过复杂的生态结构,使这种方法不太适用,同时成本也太过于高昂,而其他的换水设备并不能实现除氯药剂的自动添加,也无法确保排出的旧水与加入新水的量保持一定,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储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外壳上表面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内转动连接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进水管右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左端与所述第一球阀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右侧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壁内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槽中,所述第一传动腔中的所述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槽中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末端固设有内齿轮,所述储水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通过第一滑动槽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储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外壳上表面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内转动连接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进水管右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左端与所述第一球阀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右侧设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壁内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槽中,所述第一传动腔中的所述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槽中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右侧末端固设有内齿轮,所述储水腔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之间通过第一滑动槽连通,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前端面啮合,所述第一齿条顶端通过三条绳索与所述第一传动腔顶壁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底端固设有第一浮力球,所述储水腔右壁底部内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贯穿所述外壳右侧面,所述储水腔下方设有抽水腔,所述抽水腔内设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上方的所述抽水腔左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外壳左侧面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抽水腔底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外壳底面的第二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右侧设有贯穿所述外壳顶面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左壁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向左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槽内,所述第二转动轴左侧末端固设有与所述内齿轮棘轮配合的棘爪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固设有螺旋圈,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方的所述第二传动腔左壁上前后位置对称设有向右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所述第二传动腔左壁上前后位置对称设有向右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向右延伸,前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缩短,所述第二传动腔顶壁内固设有贯穿所述箱体上表面的投放管,所述投放管底端位于所述限位板上方,所述投放管顶端螺纹连接有旋盖,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储水腔之间通过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底壁内的连接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园林业小型景观水体的自动换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