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65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土地进行深层施肥,于每年阳历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7‑8天;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4)进行大田管理。该发明专利技术中栽培的大豆高产质优,大豆收获后平均亩产可超过300公斤,甚至有超过400公斤。

A new method of soybean field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的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大豆在种植栽培过程中,会遇到重茬、耕地不合理、肥料配比不合理等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大豆不适合轮作,否则会降低大豆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品质。一般来说,大豆出现重茬、迎茬减产,多是因为根部病虫害严重,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以及微生物的作用,直接导致土壤周围环境恶化,降低了根系生理活力,进而影响了大豆的正常生长。以家庭为主的耕作方式,耕层较薄,土壤的透气性较差,抗旱以及抗洪能力弱,易出现水土流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重施化肥,轻施农肥,钾肥微肥施用量不足,追肥量不足,不合理,导致土壤吸收肥力效果不好,都会影响大豆生长。大豆栽培过程中,对种子、土壤肥力、栽培技术等众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大豆栽培技术的综合性很强,其中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大豆,必须从多方面控制大豆栽培种的问题,以此保障大豆高质高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在大豆子叶产生时,用灭菌的方法,培养出根部健康优异的大豆苗,再对大豆苗的根部进行灭菌之后移栽,保证了移栽后的大豆根部不受病虫害严重,提高了根系生理活力,为高产优质大豆提供了有力依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1)先将土地进行深层施肥,于每年阳历6月10日至6月25日,最迟不超过7月10日,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7-8天;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可以防止大豆受灰斑病、霜霉病、斑疹病的伤害。4)进行大田管理。进一步地说,步骤1)中所述的施肥是,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5厘米,每亩施10-12公斤磷酸二铵。播种时,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为22.5%(干土重%),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不重茬,不迎茬。对于前茬作物非大豆时,需要对田地进行发酵,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粪、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翻后耙瓶耢细起垄,也可平种大豆。进一步地说,步骤2)所述的萌发培养基配方为:B5-A盐、B5-B盐、MS-C盐、B5有机物、3%蔗糖、0.8%琼脂粉、1mg/L的BA,pH值为5.8,培养条件为,室温通风,日常光照。进一步地说,步骤3)所述的灭菌药剂为腐霉剂、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蓓立健吡唑醚菌酯、水按照质量比为1:1:1:1:6混合配制成的杀菌剂。进一步地说,步骤4)所述大田管理包括:苗高10±0.5cm时,进行锄地,然后每隔10天锄地一次,锄地的同时兼顾物理除草,不采用药物除草;并根据大豆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水与追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中栽培的大豆高产质优,大豆收获后平均亩产可超过300公斤,甚至有超过400公斤。育苗子叶张开后,进行培养萌发,使得植株长成双茎后再对大豆苗根部进行灭菌后移栽,有效地保证了大豆苗的耐肥料性能和抗病虫害能力,使得大豆苗的生长朝着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方向发展。本专利技术从每一个步骤综合优化栽培步骤,提高了大豆生长的综合能力,保障了大豆高质高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1)6月10日,先将土地进行深层施肥,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5厘米,每亩施10-12公斤磷酸二铵。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播种时,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为22.5%(干土重%),不重茬,不迎茬。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7天;萌发培养基配方为:B5-A盐、B5-B盐、MS-C盐、B5有机物、3%蔗糖、0.8%琼脂粉、1mg/L的BA,pH值为5.8,培养条件为,室温通风,日常光照。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灭菌药剂为腐霉剂、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蓓立健吡唑醚菌酯、水按照质量比为1:1:1:1:6混合配制成的杀菌剂。4)进行大田管理:苗高10±0.5cm时,进行锄地,然后每隔10天锄地一次,锄地的同时兼顾物理除草;并根据大豆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水与追肥,大豆收获后平均亩产可超过400公斤。实施例2:1)6月25日,先将土地进行深层施肥,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5厘米,每亩施10-12公斤磷酸二铵。播种时,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为22.5%(干土重%),不重茬,不迎茬。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8天;萌发培养基配方为:B5-A盐、B5-B盐、MS-C盐、B5有机物、3%蔗糖、0.8%琼脂粉、1mg/L的BA,pH值为5.8,培养条件为,室温通风,日常光照。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灭菌药剂为腐霉剂、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蓓立健吡唑醚菌酯、水按照质量比为1:1:1:1:6混合配制成的杀菌剂。4)进行大田管理:苗高10±0.5cm时,进行锄地,然后每隔10天锄地一次,锄地的同时兼顾物理除草;并根据大豆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水与追肥,大豆收获后平均亩产可超过400公斤。实施例3:1)前茬作物为玉米,需要对田地进行发酵,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粪、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翻后耙瓶耢细起垄,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8天;萌发培养基配方为:B5-A盐、B5-B盐、MS-C盐、B5有机物、3%蔗糖、0.8%琼脂粉、1mg/L的BA,pH值为5.8,培养条件为,室温通风,日常光照。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灭菌药剂为腐霉剂、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蓓立健吡唑醚菌酯、水按照质量比为1:1:1:1:6混合配制成的杀菌剂。4)进行大田管理:苗高10±0.5cm时,进行锄地,然后每隔10天锄地一次,锄地的同时兼顾物理除草;并根据大豆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水与追肥,大豆收获后平均亩产可超过300公斤。实施例4:1)前茬作物为高粱,需要对田地进行发酵,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地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粪、土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先将土地进行深层施肥,于每年阳历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n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7-8天;/n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n4)进行大田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土地进行深层施肥,于每年阳历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选用大豆良种,进行播种,开始育苗;
2)当子叶张开后,于无菌条件下,切除所有主根系后,放入萌发培养基上,室内培养7-8天;
3)待主叶长出后切除主叶,继续培养至形成双茎,然后对大豆苗的根部4±0.5cm之处至底部涂刷一圈灭菌药剂,然后移栽至大田,大田每亩栽1300-1350穴;
4)进行大田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施肥是,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5厘米,每亩施10-12公斤磷酸二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大田栽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播种的日期为每年阳历6月10日至6月25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春元曹亮张玉先金喜军张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