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64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属于苗木移栽领域,包括中心轴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前枝条固定板和后枝条固定板,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前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前枝条固定槽板,与前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后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后枝条固定槽板,与后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枝条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稳定性,有效保障枝条新生根系不受外界扰动导致的损伤,适用于多种植株及不同高度枝条的压条繁殖,适用范围广,成活率高。

Fixed stand for seedling propa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苗木移栽领域,涉及苗木的繁殖,尤其涉及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
技术介绍
压条繁殖方法广泛应用于苗木繁育领域,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利于保留植株原有优质品相。当前,单枝压条繁殖主要是将母株下部的枝条按倒后埋入土内,促使其节部或节间的不定芽萌发而长出新根,再把它们剪离母体单另栽种,从而形成一棵新的植株,多用于丛生性强的花灌木或枝条柔软的藤本植物。但由于枝条生长高度不同,单枝压条繁殖方法受到较大的限制,适用性不足。部分植物枝条韧性强、不易弯折,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过重的土壤或物体覆盖不利于枝条新生根系的萌发。同时,外界对土壤及枝条地上部分的扰动很容易使新生根系遭受损伤,延长了压条繁殖的周期,常规的压条繁殖无法保障枝条地上部分的生长姿态,只能在新生根系萌发并脱离母株后重新栽植调整,不仅对新生根系造成损伤,同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尚缺乏高效快速的单枝压条繁殖装置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确保枝条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前枝条固定板和后枝条固定板,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前枝条固定槽板,与前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后枝条固定槽板,与后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连接杆和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前枝条固定板和后枝条固定板,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前枝条固定槽板,与前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下部两侧设有后枝条固定槽板,与后枝条固定板形成开口向下的槽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前枝条固定槽板宽度从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增加,两侧的所述后枝条固定槽板宽度从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向另一端宽度逐渐增加,所述前枝条固定板槽板和后枝条固定槽板的为相对设置的半圆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下端面设有枝条保护垫,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下端面也设有枝条保护点,所述枝条保护垫由弹性软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通过阻尼结构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所述前枝条固定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中心轴连接杆上且通过阻尼结构相对中心轴连接杆的角度可调式定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木压条繁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枝条固定板为向上弯曲的弧形,所述前枝条固定板远离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向上弯曲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后枝条固定板远离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低于最高点向下弯曲设置,所述后枝条固定板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高于所述前枝条固定板靠近所述中心轴连接杆的一端且二者形成S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彬谢志远赵秀芳王永旭郭光光夏仁蓉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