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605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8:10
铅蓄电池具备:隔着隔离件层叠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的极板组、收纳极板组的电池单元室、和电解液。电解液含有0.03~0.3mol/L的Na。将位于极板组的两端的2个正极板或上述负极板(端板)靠近电池单元室的内侧壁进行配置时,将两端板的与电池单元室的内侧壁对置的表面间的最大的分离距离设为L,将极板组中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厚度的合计设为d1,将电池单元室内的极间数设为N,将介于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隔离件的总厚度设为d2,由W=(L-d1)/N-d2求出的极间间隙W为-0.1~+0.15mm。隔离件在负极板一侧具备第1肋。

Lea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铅蓄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除了车载用途、产业用途以外,还在各种用途中使用。铅蓄电池包含负极板、正极板、介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的隔离件以及电解液。电解液中一般利用硫酸水溶液。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电解液中以0.01~0.45mol/L的范围含有钠离子的铅蓄电池。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添加了正极已化学转化活性物质的0.5重量%~10重量%的硫酸钠的活性物质层配置于正极板表面附近的铅蓄电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97522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402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铅蓄电池有时在被称为部分充电状态(PSOC)的充电不足状态下使用。例如,在充电控制、怠速停止起动(ISS)时,变为在PSOC下使用铅蓄电池。因此,要求铅蓄电池在PSOC条件下的循环试验中寿命性能(以下,称为PSOC寿命性能)优异。如果持续在PSOC状态下使用,则进行电解液的分层,促进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和硫酸铅在正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铅蓄电池,具备:/n隔着隔离件层叠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的极板组、/n收纳所述极板组的电池单元室、和/n电解液,/n所述电解液含有0.03~0.3mol/L的Na,/n将位于所述极板组的一个端部的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即第1端板靠近所述电池单元室的相互对置的内侧壁的一方进行配置,将位于所述极板组的另一个端部的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即第2端板靠近所述内侧壁的另一方进行配置,此时,将与所述内侧壁对置的所述第1端板的表面和与所述内侧壁对置的所述第2端板的表面之间的最大的分离距离、即端板间距离设为L,将所述极板组中的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厚度的合计设为d1,将所述电池单元室内所述正极板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13611.铅蓄电池,具备:
隔着隔离件层叠有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的极板组、
收纳所述极板组的电池单元室、和
电解液,
所述电解液含有0.03~0.3mol/L的Na,
将位于所述极板组的一个端部的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即第1端板靠近所述电池单元室的相互对置的内侧壁的一方进行配置,将位于所述极板组的另一个端部的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即第2端板靠近所述内侧壁的另一方进行配置,此时,将与所述内侧壁对置的所述第1端板的表面和与所述内侧壁对置的所述第2端板的表面之间的最大的分离距离、即端板间距离设为L,将所述极板组中的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的厚度的合计设为d1,将所述电池单元室内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对置的区域的个数、即极间数设为N,将介于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之间的1个所述隔离件的总厚度设为d2,由下述式求出的极间间隙W为-0.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秀俊稻垣贤京真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