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主民亮专利>正文

便携式行李车、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做为凳子,可折叠的行李车。车身主体是由上框架、中框架、下框架三个框架组成,上框架、下框架可做为凳腿、镶有坐板的中框架可做为凳面,通过挂钩可组成一个方凳,不用时三个框架可折叠在一起,成为一个同中框架厚度相同的平板。行李车轮可从短轴上摘下,固定在坐板后面。(*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做为凳子、可折叠的行李车。现有的行李车,可以拉行李,也可当临时凳子用。但体积较大不便携带,而且做为凳子用时高度较低,坐着不舒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坐时舒适的行李车、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行李车的车身主体是由上框架、中框架、下框架三部分组成。上框架、下框架是由 型纲弯制而成的开口长方形,两框架长度相同。中框架是由薄角钢制成的封闭长方形,上面镶有带人造革、海棉的坐板。上框架、下框架的开口端分别用转轴联结在中框架两端的内侧与外侧。上框架较中框架窄可折叠在中框架内侧,下框架较中框架宽可折叠在中框架外侧,三个框架折叠在一起后仍是一个和中框架相同厚度的平面。下框架的下端两侧各焊有一根短轴,短轴端部的小孔装有弹簧卡,可以方便的安装和摘下行李车轮。当三个框架展开时,通过挡块、锁紧钩,可形成一个具有三个框架长度的刚性车身主体。安上行李车轮,支起折叠在下框架外侧的行李架,即可成为一个行李车。当做为凳子用时,上框架、下框架可转到做凳腿的位置,镶有坐板的中框架做凳面,通过挂钩对凳腿的固定,可成为一个稳定的方凳。行李车轮可摘下用橡皮筋(或弹簧)与横棍固定在中框架上的坐板后面。用以减少行李车折叠后的体积。本技术因为车身主体的三个框架可以折叠在同一个平面内,行李车轮可以从短轴上方便的摘下,固定到坐板后面,所以折叠在一起的行李车只是一块长方板,可以方便的放在提包中携带。由于上框架、下框架做凳腿,中框架做凳面,用挂钩固定,构成了一个较高的方凳,使行李车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图2是做行李车用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2中C——C的剖视图。图6、图7是做凳子用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8是图6中I的局部放大图。图9、图10是折叠在一起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11是图9中A——A的剖视图。做行李车用时的结构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上框架(6)由轴(13)与中框架(5)联结,上框架(6)可绕轴(13)转动,当通过中框架角钢边上的开口与中框架(5)转到同一平面时,被中框架(5)的横边挡住,挂上锁紧钩(21),上框架(6)即被锁紧不能转动。如图5所示。下框架(4)由轴(11)与中框架(5)联结,下框架(4)可绕轴(11)转动,当转到与中框架(5)成同一平面时,被中框架(5)上面的挡块(9)挡住,不能向上继续转动,挂上锁紧钩(10),下框架(4)即被锁紧不能转动。如图(4)所示。这样,上框架(6)、中框架(5)、下框架(4)三个框架联成了一个刚体。行李架(3)可绕轴(2)转动,当转到与下框架(4)成直角时,行李架(3)上的挡块(18)被下框架(4)挡住,不能继续转动。此时可在行李架上放行李,不用时行李架(3)可与下框架(4)折叠在一起。下框架(4)底部两侧装有短轴(8),短轴(8)端部钻有小孔,有一开口弹簧卡(7)插入小孔。当弹簧卡向下压,可压入有小孔联通的槽,使弹簧卡与短轴一平,串入行李车轮(1)后,弹簧卡(7)自动弹起,可挡住行李车轮(1),行李车轮(1)不用时,可方便的摘下。如图3所示。做凳子用时的结构见图6、图7、图8。上框架(6)和下框架(4)转到做凳腿用的位置(可与中框架(5)垂直也可有一定的斜度),把挂钩(16)、挂钩(24)分别挂在上框架(6)上的固定销钉(17)和下框架(4)上的固定销钉(25)上。即成为一个方凳。不做为凳子用时,挂钩(16)和挂钩(24)分别挂在销钉(14)和销钉(22)上面,轴(15)和轴(13)分别是挂钩(16)和挂钩(24)的转轴。图9、图10、图11是折叠在一起时的结构图。上框架(6)折叠在中框架(5)的内侧,下框架(4)折叠在中框架(5)的外侧,行李架(3)折叠在下框架(4)的外侧。坐板(12)用铆钉固定在中框架(5)长方形平面内侧。坐板(12)的背面用铆钉固定有橡皮筋(或弹簧)(20),橡皮筋(20)的另一端栓有横棍(19),横棍(19)竖起可串入行李车轮(1)的轴孔,然后横在行李车轮(1)轴孔的边缘,行李车轮(1)即可固定在坐板(12)的后面。这样折叠后的行李车只是一个同中框架厚度相同的长方板。权利要求1.一种可做为凳子、可折叠的行李车,该行李车、凳具有车身主体、行李架和行李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身主体是由镶有坐板的中框架(5)和长度相同的上框架(6)、下框架(4)三个框架组成,上框架(6)、下框架(4)可分别绕轴(13)、轴(11)转动,下框架(4)底部两侧装有短轴(8)、行李车轮(1)可以从短轴(8)上摘下,固定于坐板(12)的后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李车,其特征是当上框架(6)、下框架(4)转到与中框架垂直的位置时,可分别由挂钩(16)、挂钩(24)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李车,其特征是短轴(8)端部小孔装有可压下的弹簧卡(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李车,其特征是行李车轮(1)在坐板(12)后面是用橡皮筋(或弹簧)(20)与横棍(19)固定。专利摘要一种可做为凳子,可折叠的行李车。车身主体是由上框架、中框架、下框架三个框架组成,上框架、下框架可做为凳腿、镶有坐板的中框架可做为凳面,通过挂钩可组成一个方凳,不用时三个框架可折叠在一起,成为一个同中框架厚度相同的平板。行李车轮可从短轴上摘下,固定在坐板后面。文档编号A47C9/00GK2082117SQ90205098公开日1991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主民亮 申请人:主民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做为凳子、可折叠的行李车,该行李车、凳具有车身主体、行李架和行李车轮,其特征在于,车身主体是由镶有坐板的中框架(5)和长度相同的上横架(6)、下框架(4)三个框架组成,上框架(6)、下框架(4)可分别绕轴(13)、轴(11)转动,下框架(4)底部两侧装有短轴(8)、行李车轮(1)可以从短轴(8)上摘下,固定于坐板(12)的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主民亮
申请(专利权)人:主民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