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绪群专利>正文

平板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5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集热器,包括金属外箱和吸热片,吸热片设置在金属外箱内部;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设置在金属外箱的内腔内且位于金属外箱背光面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金属外箱和钢化玻璃内箱的双密封组装式结构,吸热片采用窄幅不对称翼管式吸热片,吸热片的设置采用了翼管与集管垂直设置的方式同时根据当地纬度减10°向里倾斜组装,实现吸热片宽度和角度的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地减少折挡面积和增加受光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平板集热器结构陈旧、热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既能提高热性能指标,又安装施工容易,还与建筑外观相协调,具有极强的适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利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板集热器
技术介绍
平板集热器作为集热器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其他集热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 平板集热器没有真空度要求,因此,其寿命一般较长;2. 在平板集热器中,工作介质在金属管道中流动,不会因为接触引起管道爆 裂引起水或介质的泄露,从而导致系统瘫痪;3. 平板集热器的集热部件与走水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较其他集热器性能要好, 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好;4. 除集热功能外,还能兼具其他如保温、遮雨、防晒等功能;5. 形状结构都较为灵活。正是基于以上优点,平板集热器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使 用,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现有的平板集热器结构包括管板式、翼管式、扁盒式和蛇管式,这些结构 都存在热损失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平板集热器结构进行改进,既 能提高热性能指标,又安装施工容易,还与建筑外观相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集热器,能够解决现有的平 板集热器结构陈旧、热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既能提高热性能指标,又安装施工容易,还与建筑外观相协调,具有极强的适用性。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平板集热器,包括金属外箱和吸热片,所迷吸热片设置在金属外箱内部;进一步,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金属外箱的内腔内,且位于金 属外箱背光面的内表面;进一步,所述吸热片包括翼管、翼片I和翼片II,所述翼片I的长度大于翼 片ii,所述翼片i和翼片n互成i80。夹角设置在翼管表面,且位于通过翼管中 轴线的同一平面上;进一步,还包括集管,所述集管纵向设置在金属外箱内,所述吸热片的翼 管通过集管横向设置在金属外箱内,所述翼管设置方向与集管垂直且保证翼片I 的安装朝向金属外箱的集热面,翼片II的的安装朝向保温层;进一步,所述翼片II的平面与集管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角度等于安装地 点的绰度减去IO。;进一步,还包括钢化玻璃内箱,所述钢化玻璃内箱嵌套设置在金属外箱的 内表面,所述钢化玻璃内箱的外边尺寸等于金属外箱的内边尺寸;进一步,所述金属外箱与钢化玻璃内箱的边角结合处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保温膜;进一步,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内部设置为真空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平板集热器釆用了金属外箱和钢 化玻璃内箱的双密封组装式结构,能够有效的封装吸热片,维持吸热效果;吸 热片采用窄幅不对称翼管式吸热片,相比传统的吸热片更能增大采光效率;吸 热片的设置采用了翼管与集管垂直设置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增强了吸热效果; 吸热片根据当地绵度减10°向里倾斜组装,实现吸热片宽度和角度的最佳组合 最大限度地减少折档面积和增加受光面积;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平板集 热器结构陈旧、热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既能提高热性能指标,又安装施工容 易,还与建筑外观相协调,具有极强的适用性。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 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 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 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平板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平板集热器包括金属外箱1和吸热片2,吸热片2 设置在金属外箱1内部。金属外箱1使用吸热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本实 施例中选用铝材。保温层8设置在金属外箱1的内腔内,并且覆盖金属外箱1背光面的内 表面,在保温层8上设置有保温膜9。吸热片2为铝质,包括翼管3、翼片14和翼片115,翼管3的长度为85mm, 翼片I 4的长度为42mm,翼片II 5的长度为25mm,翼片I4和翼片II5互 成180°夹角设置在翼管3表面且位于通过翼管3中轴线的同一平面上。集管6纵向设置在金属外箱1内,吸热片5的翼管3通过集管6横向设 置在金属外箱1内,翼管3设置方向与集管6垂直且保证翼片14与翼片115 倾斜于集管6,翼片14的安装朝向金属外箱1的朝光面,翼片II5的的安装 朝向保温层8。翼片II 5的平面与集管6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角度等于安 装地点的绰度减去IO。,这种安装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折档面积和增加了 受光面积,使年热效果达到45%—65%。钢化玻璃内箱7嵌套设置在金属外箱1的内表面,钢化玻璃内箱7的外 边尺寸等于金属外箱1的内边尺寸。金属外箱1与钢化玻璃内箱7的边角结合处釆用密封条和/或密封圈进行 密封,平板集热器的内部设置为真空体,能够更好的转化太阳能为热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 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 一种平板集热器,包括金属外箱(1)和吸热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2)设置在金属外箱(1)内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层(8), 所述保温层(8 )设置在金属外箱(1)的内腔内,且位于金属外箱(1)背光面 的内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2)包括 翼管(3)、翼片I (4)和翼片II (5),所述翼片I (4)的长度大于翼片II (5), 所述翼片I(4)和翼片II (5)互成180°夹角设置在翼管(3)表面,且位于通 过翼管(3)中轴线的同一平面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管(6),所 述集管(6)纵向设置在金属外箱(1)内,所述吸热片(5)的翼管(3)通过 集管(6)横向设置在金属外箱(1)内,所述翼管(3)设置方向与集管(6) 垂直且保证翼片I (4)的安装朝向金属外箱(1)的集热面,翼片II (5)的的 安装朝向保温层(8)。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II (5)的平 面与集管(6)中轴线之间形成的锐角角度等于安装地点的炜度减去1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化玻璃内箱 (7),所述钢化玻璃内箱(7)嵌套设置在金属外箱(1)的内表面,所述钢化玻璃内箱(7)的外边尺寸等于金属外箱(1)的内边尺寸。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箱(1)与 钢化玻璃内箱(7)的边角结合处通过密封件(10)进行密封。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8)上设 置有保温膜(9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内部设置为真空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集热器,包括金属外箱和吸热片,吸热片设置在金属外箱内部;还包括保温层,保温层设置在金属外箱的内腔内且位于金属外箱背光面的内表面;本技术采用了金属外箱和钢化玻璃内箱的双密封组装式结构,吸热片采用窄幅不对称翼管式吸热片,吸热片的设置采用了翼管与集管垂直设置的方式同时根据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板集热器,包括金属外箱(1)和吸热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2)设置在金属外箱(1)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绪群
申请(专利权)人:段绪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