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部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51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23
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进行如下的工序:收容工序,在模具(5)内收容一对通电部件(2);密封工序,注入树脂(30)而密封通电部件(2);以及取出工序,取出通电部件模块(1)。在密封工序中,使用注入模具(5)的树脂(30),向一对通电部件(2)的对置方向上的相互分离的方向对各个通电部件(2)施加力(F),并且通过配置在对置方向上的外侧的支承部件(4)来支承各个通电部件(2),并密封通电部件(2)。

Module of electrified part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电部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11月6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7-214115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通电部件和将该一对通电部件密封的密封部的通电部件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电气设备等所使用的部件,公知有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通电部件和将该一对通电部件密封的密封部的通电部件模块(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制造该通电部件模块时,首先,将一对通电部件收容在成形用的模具(收容工序),向模具注入树脂而将上述一对通电部件密封(密封工序)。而且,在树脂固化之后,从模具取出通电部件模块(取出工序)。在上述通电部件模块中,为了降低在一对通电部件间寄生的电感,使该一对通电部件的间隔变窄。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46722号公报在上述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中,在密封工序中,一对通电部件有时从树脂受到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力。因此,通电部件相互接触,有可能短路。特别是,若在为了降低电感而使一对通电部件的间隔变窄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工序,则一对通电部件有可能稍稍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该通电部件模块(1)具有:形成为板状且相互对置的一对通电部件(2)、以及密封该一对通电部件的密封部(3),所述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进行如下的工序:/n收容工序,将所述一对通电部件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收容于成形用的模具(5);/n密封工序,向所述模具内注入流动状态的树脂(30),密封所述一对通电部件;以及/n取出工序,从所述模具取出所述通电部件模块,/n在所述密封工序中,针对利用被注入所述模具内的所述树脂向所述一对通电部件的所述对置方向(Z)上的相互分离的方向作用了力(F)的各个所述通电部件,通过支承部件(4)从所述对置方向上的外侧进行支承,并密封所述通电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6 JP 2017-2141151.一种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该通电部件模块(1)具有:形成为板状且相互对置的一对通电部件(2)、以及密封该一对通电部件的密封部(3),所述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进行如下的工序:
收容工序,将所述一对通电部件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收容于成形用的模具(5);
密封工序,向所述模具内注入流动状态的树脂(30),密封所述一对通电部件;以及
取出工序,从所述模具取出所述通电部件模块,
在所述密封工序中,针对利用被注入所述模具内的所述树脂向所述一对通电部件的所述对置方向(Z)上的相互分离的方向作用了力(F)的各个所述通电部件,通过支承部件(4)从所述对置方向上的外侧进行支承,并密封所述通电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密封工序中,在所述一对通电部件之间形成的中央空间(SC)与在所述对置方向上被形成在各个所述通电部件与所述模具之间的外侧空间(SO)相比,先完成所述树脂的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其中,
与各个所述外侧空间相比,所述中央空间在所述对置方向上的长度较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电部件模块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章史吉村洋平田边龙太荒井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