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12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1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通过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各自的环境光强,即第一环境光强和第二环境光强,从而依据这两个环境光强,调整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在此期间,若获取的两个环境光强的差值满足特定条件,经过上述调整后,对应较大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相对于对应较小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较小,从而使得各屏幕上的环境光和屏幕光叠加后所呈现出的显示光强基本相同,即两个屏幕展示给用户的显示亮度基本相同,不需要用户手动对每一个屏幕的屏幕光强进行调整,非常方便,且保证了电子设备多个屏幕的输出效果。

Screen brightness adjustment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主要涉及通信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显示功能的需求的增多,市面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双屏电子设备,如双屏手机、双屏笔记本电脑等,双屏电子设备的低损耗、长使用寿命,操作便利且实用等特点大受人们欢迎。其中,在双屏电子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子设备的屏幕所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为了方便用户操作、清晰观看屏幕显示内容,通常是由用户手动调整各屏幕的显示亮度,非常麻烦,且容易使得电子设备的两个屏幕呈现的亮度不同,降低了输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的第一环境光强,以及第二屏幕的第二环境光强;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其中,若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的差值满足特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中,对应较大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的第一环境光强,以及第二屏幕的第二环境光强;/n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n其中,若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的差值满足特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中,对应较大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较小,对应较小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较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第一屏幕的第一环境光强,以及第二屏幕的第二环境光强;
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
其中,若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的差值满足特定条件,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中,对应较大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较小,对应较小环境光强的屏幕所调整后的屏幕光强较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特定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屏幕的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屏幕的第二环境光强之间的差值大于特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和所述第二环境光强,得到基准光强;
依据所述基准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利用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和所述第二环境光强,得到基准光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获取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和所述第二环境光强的光强均值,将所述光强均值确定为基准光强;
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和所述第二环境光强中较大的环境光强,确定基准光强;
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和所述第二环境光强中较小的环境光强,确定基准光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光强调节曲线,所述屏幕光强调节曲线包括不同背光参数对应的屏幕光强;
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确定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等级,其中,对应较大环境光强的屏幕所确定的屏幕光强等级较小;
按照所述屏幕光强等级对应的所述屏幕光强调节曲线,调整相应屏幕的背光参数,以改变相应屏幕的屏幕光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若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的差值满足特定条件,所述依据所述第一环境光强与所述第二环境光强,调整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各自的屏幕光强,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现方式:
调用与所述第一环境光强和所述第二环境光强各自对应的背光参数调整规则,按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启华莫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