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08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形成的传输主体,传输主体一端为测试连接端,另一端为信号传输端,所述的测试连接端外套设自锁组件;测试连接端未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测试连接端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与测试连接端做相对轴向运动,轴向力转换为径向收口力,使测试件与自锁组件螺纹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的设计,减少了常规产品测试拧紧拆卸螺纹的步骤,极大的的简化了测试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A kind of screw quick insertion self-locking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
本技术涉及信号传输装置,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为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通信产品的测试要求越来越高,常规螺纹连接的连接器在测试时需要先将被测连接器拧入测试转接器中,并用扳手按要求力矩拧紧螺套后才能开始测试,测试完成后用扳手将螺套松下后,再将被测连接器拧下来。整个测试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拧紧和拆卸螺套,工人现场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因此,本技术产品针对此类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螺纹快插自锁结构,以解决常规产品对插后需要手动拧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操作快捷简单,安装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形成的传输主体,传输主体一端为测试连接端,另一端为信号传输端,所述的测试连接端外套设自锁组件;测试连接端未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测试连接端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与测试连接端做相对轴向运动,轴向力转换为径向收口力,使测试件与自锁组件螺纹啮合。可选的,所述的自锁组件包括套设在外导体外的自锁体,在自锁体外套设自锁套,自锁体靠近测试连接端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自锁套可沿自锁体外壁轴向相对位移实现自锁体径向弹性开口结构的径向收口,使测试件与自锁体螺纹啮合。可选的,自锁体外壁与自锁套的套接位置为第一轴向限位面,第一轴向限位面为弧形凸起面。可选的,所述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与第一轴向限位面的连接处垂直轴向设置第二轴向限位面。可选的,所述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径向变形件,径向变形件的外壁设置径向收缩凸台,径向变形件的内壁设置螺纹连接凸台。可选的,相邻径向变形件间设有圆弧过渡结构。可选的,所述的自锁套一端为内收口结构,自锁套的另一端为外开口结构;外开口结构压迫自锁体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实现径向收口;内收口结构内沿周向嵌设卡圈。可选的,所述的自锁套一端为内收口结构,自锁套的另一端为外开口结构;内收口结构内沿周向嵌设卡圈安装槽,外开口结构内壁为光滑斜面的引导台。可选的,在所述的自锁体与外导体间沿轴向还套设弹簧。可选的,所述的外导体包括同轴嵌套设置的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第一外导体的外周设置凸台,自锁组件与凸台之间套设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产品的设计,减少了常规产品测试拧紧拆卸螺纹的步骤,极大的的简化了测试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中的自锁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中的自锁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中的Ⅰ为局部放大图;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内导体、2-第一外导体、3-弹簧、4-自锁体、41-第一轴向限位面、42-第二轴向限位面、43-径向变形件、431-径向收缩凸台、432-螺纹连接凸台;5-绝缘体、6-自锁套、61-卡圈安装槽、62-引导台;7-卡圈、8-转接体、9-第二外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结合图1-4,本技术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包括内导体1、绝缘体5和外导体形成的传输主体,传输主体一端为测试连接端,另一端为信号传输端,结合图1中的结构,即图1的左端为测试连接端,图1的右端为信号传输端,测试连接端外套设自锁组件;测试连接端未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测试连接端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与测试连接端做相对轴向运动,轴向力转换为径向收口力,使测试件与自锁组件螺纹啮合。本技术产品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被测件与转接器对插后推动自锁组件向左移动,轴向力转换为径向收口力,使测试件与自锁组件螺纹啮合,实现对被测件的锁紧。本技术产品的设计,减少了常规产品测试拧紧拆卸螺纹的步骤,极大的的简化了测试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自锁组件包括套设在外导体外的自锁体4,在自锁体4外套设自锁套6,自锁体4靠近测试连接端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自锁套6可沿自锁体4外壁轴向相对位移实现自锁体径向弹性开口结构的径向收口,使测试件与自锁体4螺纹啮合。通过自锁套6在自锁体4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处的径向压迫力,使径向弹性开口结构径向收缩,对待测试件进行轴向限位,然后配合螺纹结构的啮合,保证轴向限位的稳定。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自锁体4外壁与自锁套6的套接位置为第一轴向限位面41,第一轴向限位面41为弧形凸起面。被测件对插到位后,推动自锁套6向左移动,在自锁套6向左移动过程中,越过自锁体4的第一轴向限位面41的弧面凸起,自锁套6的内径小于第一轴向限位面41的弧面凸起尺寸,故在自锁套6移动的过程中会对自锁体4施加一个向左的力量,带动自锁体4向左移动,同时第一轴向限位面41的凸起结构也能在测试过程中保证两者稳定的轴向位置不会随意的变动。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径向弹性开口结构与第一轴向限位面41的连接处垂直轴向设置第二轴向限位面42。第二轴向限位面42的设置第一个目的是使左端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的直径稍大,为径向弹性变形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保证了自锁体4与自锁套6之间的限位关系,将相对位置带动结构与径向弹性变形结构分隔开,功能实现明确。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径向弹性开口结构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径向变形件43,径向变形件43的外壁设置径向收缩凸台431,径向变形件43的内壁设置螺纹连接凸台432。径向收缩凸台431缩小了自锁体4与自锁套6之间的径向距离,增大径向收口力;螺纹连接凸台432为超轴向凸起的螺纹结构,目的是与待测试件的螺纹啮合。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相邻径向变形件43间设有圆弧过渡结构,增加自锁体4的使用寿命,保证径向变形件43结构的稳定。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自锁套6一端为内收口结构,自锁套6的另一端为外开口结构;外开口结构压迫自锁体4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实现径向收口;内收口结构内沿周向嵌设卡圈7。具体的,内收口结构内沿周向嵌设卡圈安装槽61,外开口结构内壁为光滑斜面的引导台62。在对被测件实现自锁后,自锁套6上的卡圈7已经移动到自锁体4弧面凸起的左边,因为卡圈7的设计内径远小于自锁体4的凸起尺寸,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卡圈7不会带动自锁套6出现左右滑动情况。当被测件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包括内导体(1)、绝缘体(5)和外导体形成的传输主体,传输主体一端为测试连接端,另一端为信号传输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连接端外套设自锁组件;/n测试连接端未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n测试连接端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与测试连接端做相对轴向运动,轴向力转换为径向收口力,使测试件与自锁组件螺纹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包括内导体(1)、绝缘体(5)和外导体形成的传输主体,传输主体一端为测试连接端,另一端为信号传输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连接端外套设自锁组件;
测试连接端未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
测试连接端连接测试件时,自锁组件与测试连接端做相对轴向运动,轴向力转换为径向收口力,使测试件与自锁组件螺纹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组件包括套设在外导体外的自锁体(4),在自锁体(4)外套设自锁套(6),自锁体(4)靠近测试连接端为径向弹性开口结构,自锁套(6)可沿自锁体(4)外壁轴向相对位移实现自锁体径向弹性开口结构的径向收口,使测试件与自锁体(4)螺纹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自锁体(4)外壁与自锁套(6)的套接位置为第一轴向限位面(41),第一轴向限位面(41)为弧形凸起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与第一轴向限位面(41)的连接处垂直轴向设置第二轴向限位面(42)。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螺纹快插自锁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弹性开口结构为沿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向文王博王彩俭张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