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具体为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
技术介绍
蓄电池为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应用的领域很广泛,目前,蓄电池大多为密闭的结构,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不能很好的排出导致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现有技术中通过开设散热孔等结构来使蓄电池散热,散热时外界的空气直接进入内部,但是由于缺少对空气的除尘干燥的措施,导致蓄电池也容易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壳体,所述蓄电池壳体底部设置有底壳,所述底壳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一,且蓄电池壳体底部中央开设有与的通孔一相连通的通孔二,且通孔一内壁固定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上均匀插接有导热柱,所述导热柱顶端通过通孔二延伸至蓄电池壳体内腔底部,所述导热柱外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壳(2),所述底壳(2)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一,且蓄电池壳体(1)底部中央开设有与的通孔一相连通的通孔二,且通孔一内壁固定设置有导热板(4),所述导热板(4)上均匀插接有导热柱(5),所述导热柱(5)顶端通过通孔二延伸至蓄电池壳体(1)内腔底部,所述导热柱(5)外壁底部套设有散热片(7),且散热片(7)位于导热板(4)下方,所述导热板(4)上均匀上下贯穿开设有流通孔(6),且流通孔(6)与导热柱(5)相互错开,所述底壳(2)底部内壁中央通过风机支架设置有散热风机(3),所述底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壳体(1)底部设置有底壳(2),所述底壳(2)顶部中央开设有通孔一,且蓄电池壳体(1)底部中央开设有与的通孔一相连通的通孔二,且通孔一内壁固定设置有导热板(4),所述导热板(4)上均匀插接有导热柱(5),所述导热柱(5)顶端通过通孔二延伸至蓄电池壳体(1)内腔底部,所述导热柱(5)外壁底部套设有散热片(7),且散热片(7)位于导热板(4)下方,所述导热板(4)上均匀上下贯穿开设有流通孔(6),且流通孔(6)与导热柱(5)相互错开,所述底壳(2)底部内壁中央通过风机支架设置有散热风机(3),所述底壳(2)左右侧均插接有相连通的出风管(8),且出风管(8)内设置有单向阀(9),所述蓄电池壳体(1)左右侧外壁对称开设有装配槽,且装配槽内设置有进风处理件(10),装配槽顶部和底部内壁对称设置有与进风处理件(10)配合的连接件(11),装配槽槽底均匀开设有与进风处理件(10)配合的进风孔一,且进风孔一与蓄电池壳体(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冷式组件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处理件(10)包括设置在装配槽内的盒体(101),所述盒体(101)内腔远离蓄电池壳体(1)的一侧竖向设置有滤网板(102),所述盒体(101)内腔均匀设置有干燥球团(104),所述干燥球团(104)位于滤网板(102)靠近蓄电池壳体(1)的一侧,所述盒体(101)左右侧均匀设置有相连通的进风孔二,所述盒体(101)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块(105),所述滑块(105)中央前后贯穿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王桂梅,任建成,丁书江,柏玉军,吴广柏,薛贵强,居粉香,吉加凡,何寿明,李加平,潘财林,袁增荣,李家林,吴德平,马同海,孔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