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88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11
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容纳桶,容纳桶内设有胎儿模型与脐带模型,容纳桶上端同轴设有开口管,开口管外缘面上同轴设有位于其上侧的挡环,开口管外缘面上同轴套装有可与容纳桶上端面接触的固定环,固定环内缘面上同轴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开口相对且可组成一个圆环,两个弧形板的上端面均可与挡环的下端面接触;不需要多人配合安装更换,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的学习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mniocentesis simulation trai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用教学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在超声引导下,将一根细长针依次穿过孕妇的肚皮、子宫壁,进入羊水腔,抽取一些羊水的过程叫做“羊水穿刺”,羊水穿刺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方法,一般适合中期妊娠的产前诊断。在胎儿医学医生的教学中,通常使用模拟设备进行反复练习,使培训医生具有基本的技能,使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基础,但是,目前现有的模拟设备在使用时,为了更加贴近实际操作,模拟羊腔膜的穿刺膜弹性较好,更换时需要多人共同操作,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医生的学习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使用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容纳桶,容纳桶内设有胎儿模型与脐带模型,容纳桶上端同轴设有开口管,开口管外缘面上同轴设有位于其上侧的挡环,开口管外缘面上同轴套装有可与容纳桶上端面接触的固定环,固定环内缘面上同轴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开口相对且可组成一个圆环,两个弧形板的上端面均可与挡环的下端面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穿刺膜平铺在开口管上端,向下移动固定环,穿刺膜在两个弧形板的作用下与开口管上端紧密贴合,挡环与两个弧形板配合即可将穿刺膜固定在本装置上,不需要多人配合安装更换,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的学习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容纳桶1,容纳桶1内设有胎儿模型2与脐带模型3,容纳桶1上端同轴设有开口管4,开口管4外缘面上同轴设有位于其上侧的挡环5,开口管4外缘面上同轴套装有可与容纳桶1上端面接触的固定环6,固定环6内缘面上同轴开设有滑动槽7,滑动槽7的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弧形板8,两个弧形板8开口相对且可组成一个圆环,两个弧形板8的上端面均可与挡环5的下端面接触。为了便于安装固定环6,所述的挡环5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为了使两个弧形板8左右移动,所述的两个弧形板8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拉杆9,两个拉杆9的相背端分别贯穿固定环6,两个拉杆9上分别套装有位于其对应侧的弧形板8与滑动槽7之间的弹簧10。为了防止固定环6转动,所述的两个弧形板8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限位槽11,开口管4外缘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位于挡环5下方且可插入限位槽11内的限位块12。为了便于限位块12插入限位槽11内,所述的挡环5外缘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限位块12一一对应的导向块13,两个导向块13可分别插入限位槽11内。为了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的容纳桶1下表面设有开口向下的吸盘14。本技术在使用时,取出容纳桶1,将胎儿模型2与脐带模型3从开口管4处放入容纳桶1内,向容纳桶1内倒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用于模拟羊膜腔内部环境;上述操作完成后,取出一张穿刺膜,并将其平铺在开口管4上端,手持固定环6将两个限位槽11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导向块13对其并向下移动,两个弧形板8的下端分别与穿刺膜上表面接触,随着固定环6的向下移动,两个弧形板8相对端的下端分别与挡环5的外缘面接触,两个弧形板8带动两个拉杆9相背移动并挤压其对应侧的弹簧10,同时,两个弧形板8使穿刺膜的下表面紧贴在容纳桶1开口处的上端面与挡环5的外缘面上;当固定环6的下端面与容纳桶1的上端面接触时,固定环6无法向下移动,此时,两个弧形板8的上端面均与挡环5的下端面接触,两个弧形板8在其对应侧的弹簧10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拉杆9相对移动并组成一个圆环,两个限位块12分别插入其对应侧的限位槽11内,穿刺膜的下表面与开口管4的上端面紧密贴合且无法移动,此时可进行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当需要更换新的穿刺膜时,同时向外拉动两个拉杆9,两个拉杆9带动两个弧形板8相背移动并挤压其对应侧的弹簧10,当两个弧形板8的上端面与挡环5的下端面脱离接触后,向上拉动固定环6,当固定环6从开口管4上拆卸下来后,取下使用过的穿刺膜,并将未使用过的穿刺膜平铺在开口管4上方,重复上述操作,更换新的穿刺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穿刺膜平铺在开口管上端,向下移动固定环,穿刺膜在两个弧形板的作用下与开口管上端紧密贴合,挡环与两个弧形板配合即可将穿刺膜固定在本装置上,不需要多人配合安装更换,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医生的学习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包括上下轴向的容纳桶(1),容纳桶(1)内设有胎儿模型(2)与脐带模型(3),其特征在于,容纳桶(1)上端同轴设有开口管(4),开口管(4)外缘面上同轴设有位于其上侧的挡环(5),开口管(4)外缘面上同轴套装有可与容纳桶(1)上端面接触的固定环(6),固定环(6)内缘面上同轴开设有滑动槽(7),滑动槽(7)的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弧形板(8),两个弧形板(8)开口相对且可组成一个圆环,两个弧形板(8)的上端面均可与挡环(5)的下端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包括上下轴向的容纳桶(1),容纳桶(1)内设有胎儿模型(2)与脐带模型(3),其特征在于,容纳桶(1)上端同轴设有开口管(4),开口管(4)外缘面上同轴设有位于其上侧的挡环(5),开口管(4)外缘面上同轴套装有可与容纳桶(1)上端面接触的固定环(6),固定环(6)内缘面上同轴开设有滑动槽(7),滑动槽(7)的左右两侧分别同轴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弧形板(8),两个弧形板(8)开口相对且可组成一个圆环,两个弧形板(8)的上端面均可与挡环(5)的下端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环(5)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膜腔穿刺模拟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弧形板(8)的相背端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峰潘瓷石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