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相善专利>正文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731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它包括由前至后呈顺序层叠分布的扩散板、导光板、线路基板和反射背板,所述线路基板的前表面贴装有背光源,导光板上且背光源相对位的区域均开设有导光通孔,背光源嵌入至相对位的导光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开设的导光通孔不但可以在导光板的配合下来实现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导光层+透镜对光线的光学处理效果,而且利用导光通孔也可为背光源提供装配及容置空间,从而有效地降低或缩减整个模组的厚度;同时,由于省略了透镜,在模组的生产过程中,也无需对透镜进行点胶、贴装、胶水硬化、贴装状态检测等处理工序,为大幅度地降低模组的生产加工成本创造了条件。

An ultra thin direct down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是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周知,背光模组是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主要是通过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依光学结构分类,现有的背光模组主要有将光源布置于面板侧面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和将光源布置于面板后侧(或背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光损失较大,无法在面板成品的重量、耗电量以及显示亮度方面占有优势,导致其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图1示出了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基本结构,即:主要由自发性光源a以及相互间呈前后顺序层叠分布的扩散层b、导光层c、透镜层d和反射层e组成,其中,自发性光源a以叠置于透镜层d后侧或嵌入于透镜层d内的方式进行布置;由自发性光源a发出的光线藉由反射层e反射后,向上再经透镜层d和导光层c的光学处理,从而最终通过扩散层b的均匀分散作用于正面射出。传统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主要存在如下缺陷:由于透镜层d的存在,会导致透镜层d及自发性光源a的安置空间变大,如此不但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前至后呈顺序层叠分布的扩散板、导光板、线路基板和反射背板,所述线路基板的前表面贴装有背光源,所述导光板上且背光源相对位的区域均开设有导光通孔,所述背光源嵌入至相对位的导光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前至后呈顺序层叠分布的扩散板、导光板、线路基板和反射背板,所述线路基板的前表面贴装有背光源,所述导光板上且背光源相对位的区域均开设有导光通孔,所述背光源嵌入至相对位的导光通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由若干颗相互间呈阵列分布且为四面均匀发光型的LED灯珠组成,所述导光板上且与每颗LED灯珠相对位的区域均开设有导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对应的导光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由若干颗相互间呈阵列分布且为正面集中发光型的LED灯珠组成,所述导光板上且与每颗LED灯珠相对位的区域均开设有导光通孔,所述LED灯珠嵌入至对应的导光通孔内,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善
申请(专利权)人:李相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