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板及用电设备,所述主板与供电输入源连接,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供电输入源输入的不同的供电电压,并根据不同的供电电压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通过在所述主板上设置能够接收多种不同供电电压的供电模块,使得所述主板的能够兼容多种不同的供电输入源,提高所述主板的兼容性;而在匹配不同用电设备的机型和供电源时,所述主板并不需要变更设计,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度,同时也节约了开发成本。
A main board and electr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板及用电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主板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主板设计,一般是根据某款指定的供电源做匹配设计,或者主板预先设计后,只能匹配其中某一款供电源,比如一款电源板,按此电源板的输出参数规格来相应的设计主板的供电模块。这种设计方式的使得所述主板匹配电源板存在局限性,无法兼容多种供电电源,且适配性不强。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板及用电设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主板设计存在无法兼容多种供电电源、适配性不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主板,与供电输入源连接,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供电输入源输入的不同的供电电压,并根据不同的供电电压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所述的主板中,所述供电输入源具体用于输入第一供电电压、第二供电电压、第三供电电压、第四供电电压和第五供电电压中的一个或多个至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的主板中,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第三供电单元和第四供电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电压、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三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三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供电电压、所述第四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五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供电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三供电电压选择输出所述第四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五供电电压。所述的主板中,所述第四供电单元包括DC/DC转换子单元和选择子单元,所述DC/DC转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供电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三供电电压输出中间电压至所述选择子单元;所述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间电压选择输出为所述第四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五供电电压。所述的主板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五供电单元;所述第五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间电压或所述第四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所述的主板中,所述DC/DC转换子单元包括第一芯片、第一磁珠、第一电感、第二磁珠、第三磁珠、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磁珠的一端连接第三供电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8脚;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PWR_5V_EN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1脚;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3脚,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7脚,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6脚,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磁珠的一端,所述第二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磁珠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均连接5V信号端;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2脚;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4脚,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主板中,所述选择子单元包括第四磁珠、第五磁珠、第六磁珠和第七磁珠;所述第四磁珠珠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磁珠的一端均连接5V信号端,所述第四磁珠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磁珠的另一端均连接5V_NOR信号端;所述第六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七磁珠的一端均连接5V信号端,所述第六磁珠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七磁珠的另一端均连接5V_STB信号端。所述的主板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八磁珠、第九磁珠、第十磁珠、第十一磁珠、第十二磁珠和第十三磁珠;所述第八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磁珠的一端均连接24V_NOR信号端,所述第十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磁珠的一端均连接12V_NOR信号端,所述第十二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磁珠的一端均连接19V_NOR信号端;所述第八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十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一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磁珠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磁珠的另一端均连接24V_AMP信号端。所述的主板中,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十四磁珠、第十五磁珠、第十六磁珠和第十七磁珠;所述第十四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磁珠的一端均连接19V_NOR信号端,所述第十六磁珠的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磁珠的一端均连接12V_NOR信号端,所述第十四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五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十六磁珠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七磁珠的另一端均连接19V/12V_IN信号端。一种用电设备,还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主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主板及用电设备,所述主板与供电输入源连接,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供电输入源输入的不同的供电电压,并根据不同的供电电压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通过在所述主板上设置能够接收多种不同供电电压的供电模块,使得所述主板的能够兼容多种不同的供电输入源,提高所述主板的兼容性;而在匹配不同用电设备的机型和供电源时,所述主板并不需要变更设计,加快了项目的开发进度,同时也节约了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中DC/DC转换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中选择子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中第一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中第二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6和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中第三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图8和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板中第五供电单元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板和用电设备,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主板设计存在无法兼容多种供电电源、适配性不强的问题。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主板20,其中,所述主板20通过电源座子与供电输入源10连接,通过所述供电输入源10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板,与供电输入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供电输入源输入的不同的供电电压,并根据不同的供电电压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板,与供电输入源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供电输入源输入的不同的供电电压,并根据不同的供电电压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输入源具体用于输入第一供电电压、第二供电电压、第三供电电压、第四供电电压和第五供电电压中的一个或多个至所述供电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单元、第三供电单元和第四供电单元;
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供电电压、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三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三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
所述第三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供电电压、所述第四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五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
所述第四供电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供电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三供电电压选择输出所述第四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五供电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电单元包括DC/DC转换子单元和选择子单元,所述DC/DC转换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三供电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三供电电压输出中间电压至所述选择子单元;所述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间电压选择输出所述第四供电电压或所述第五供电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五供电单元;所述第五供电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间电压或所述第四供电电压输出对应的工作电压至所述用电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子单元包括第一芯片、第一磁珠、第一电感、第二磁珠、第三磁珠、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磁珠的一端连接第三供电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8脚;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PWR_5V_EN信号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玉清,田阳,刘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