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60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方法包括: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根据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对预先建立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利用更新后的地下速度模型、并在预设范围对预先获取的目标井区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获取地震数据体;根据地震数据体对预先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重新刻画,获取目标缝洞体的新三维空间模型;利用新三维空间模型对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预测,获得预测信息,从而可以提高对碳酸盐岩目标缝洞体预测的精确度,以便准确预测钻井靶点位置,保证钻达目标储层的确定性,使得预测方法稳定可靠。

A predictio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of fracture cavity body in carbonate 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终端。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缝洞体主要是岩溶作用下的产物,是由相互连通的洞穴、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组成的地质储集体。由于岩溶作用的非均一性,碳酸盐岩缝洞体发育的规模大小、空间分布及富集程度表现出非常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地震数据上有着不同的响应特征: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发育达到一定规模(如大型洞穴、缝洞连通集合体、裂缝密集带等),在地震叠后数据体上常表现为低频率、强振幅的“串珠”状反射;当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规模较大且平面分布远大于纵向时,在叠后地震数据体上表现为片状强反射;当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单个规模小或局部富集程度相对较低时,在地震叠后数据体上表现为杂乱状反射特征;当碳酸盐岩地质储集体规模太小或基本不发育,在地震叠后数据体上表现为弱反射。其中,“串珠”状反射、片状反射、杂乱状反射及其组合是碳酸盐岩缝洞体的地震响应,也是目前油气勘探中反映地下钻探目标缝洞体三维空间位置和几何模型的最直观、最精确信息。并且,在传统的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n根据所述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对预先建立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n利用更新后的地下速度模型、并在预设范围对预先获取的目标井区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获取地震数据体;/n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体对预先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重新刻画,获取所述目标缝洞体的新三维空间模型;/n利用所述新三维空间模型对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预测,获得预测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
根据所述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对预先建立的地下速度模型进行更新;
利用更新后的地下速度模型、并在预设范围对预先获取的目标井区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获取地震数据体;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体对预先建立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重新刻画,获取所述目标缝洞体的新三维空间模型;
利用所述新三维空间模型对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预测,获得预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新三维空间模型预测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缝洞体的空间位置对目标靶点和入靶方式进行预测;
利用所述目标靶点和入靶方式对钻头前方的靶前轨迹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包括:
确定位于所述目标缝洞体预设距离处的一个或多个VSP测量位置;
在所述VSP测量位置处进行VSP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包括:
获得经过VSP测量后的VSP实测数据,其中,所述VSP实测数据为零偏VSP实测数据信息或者非零偏VSP实测数据信息;
对所述VSP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述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三维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数据建立目标缝洞体的三维空间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已钻的目标缝洞体的实测信息;
判断所述实测信息与预测信息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则按照预设的调整策略对所述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进行检查并调整,直到所述实测信息与获取的预测信息相一致为止。


7.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对位于初步获取的目标缝洞体的预设距离处进行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获取VSP速度和已钻井段的岩性信息;
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多明史鸿祥高莲花崔德育朱永峰李辉李鹏飞杨鹏飞田浩男王新新胡方杰张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