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包括混凝土试块、夹具和架体,混凝土试块位于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之间,夹具包括侧夹板、顶板、万向铰和夹头,架体上设置有加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固卡套的拼装;2)夹具与混凝土试块的安装;3)持力板和立柱的安装;4)持载装置的整体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万向铰的轻微转动,消除偏心受力的情况,保证混凝土试块承受轴向拉力,同时通过加固组件的设计可以对夹具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卡接,保证夹具的整体垂直性,使得后续实验过程中夹具始终保持垂直移动,从而保证混凝土试块始终受到轴向拉力,提高实验精准度。
An axial tension loading device for concrete strength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混凝土一直是在建设工程中运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这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混凝土强度的不断提高,对于使用寿命的要求也从最初的数十年逐渐增加至数百年、数千年,有些重大工程项目甚至必须永久保持其使用性能。因此,如何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哪些因素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成为了混凝土结构研究的热点。对于研究在持续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变化是目前的一个难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借此研究在持续拉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并建立荷载-湿度耦合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的技术方案,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拆装方便、简单,通过万向铰的轻微转动,消除偏心受力的情况,保证混凝土试块承受轴向拉力,同时通过加固组件的设计可以对夹具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卡接,保证夹具的整体垂直性,使得后续实验过程中夹具始终保持垂直移动,从而保证混凝土试块始终受到轴向拉力,提高实验精准度,而夹具本身结构设计合理,两个侧夹板将混凝土试块夹紧限位,同时顶板与混凝土试块的端面抵触,保证混凝土试块与夹具的安装到位,提高混凝土试块与夹具之间的夹紧牢固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包括混凝土试块、夹具和架体,其特征在于:混凝土试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应变片,混凝土试块位于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之间,夹具包括侧夹板、顶板、万向铰和夹头,侧夹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夹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侧夹板之间通过螺杆紧固连接,顶板位于两个侧夹板之间,万向铰的一端与顶板的中心榫接,万向铰的另一端连接有夹头,夹头与架体相连接,架体上设置有加固组件。进一步,两个侧夹板的相对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相邻两个凹槽之间间隔5mm,侧夹板上设置有插槽,顶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块,插块与插槽相匹配,插块卡接在插槽内,插块的宽度大于插槽的深度,凹槽的设计可以增加混凝土试块与侧夹板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夹具对混凝土试块的夹紧作用,使得整个持载装置的结构更稳固,插槽和插块的设计可以实现顶板与两个侧夹板之间的卡接限位,便于顶板与侧夹板之间的安装定位,插块的宽度大于插槽的深度的设计可以确保插块可以完全贯穿插槽,保证插块与插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大小,提高顶板与侧夹板之间的卡接牢固性。进一步,架体包括立柱和持力板,立柱为高强螺纹杆,持力板包括上持力板和下持力板,上持力板和下持力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四根立柱,上持力板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立柱的顶部,第一螺母位于上持力板的下侧,下持力板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立柱的底部,第一螺母位于下持力板的上下两侧,立柱采用高强螺纹杆可以便于后续持力板、加固组件在立柱上的夹紧限位,而且高强螺纹杆的长度可以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实际长度进行调整,保证高强螺纹杆与混凝土试块的长度相匹配,以应对不同长度的混凝土试块的测量实验,而采用四个立柱的设计可以保证持载装置的整体平衡性和结构稳固性,第一螺母可以保证上持力板、下持力板在立柱上的限位安装,也符合混凝土试块的测验,并且第一螺母与上持力板、下持力板的安装处设置了垫片,可以进一步保证上持力板、下持力板在立柱上的安装稳固性,使得整个架体的结构更牢固稳定。进一步,位于上方的夹具中的夹头与上持力板相连接,夹头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上持力板的中心处,第二螺母位于上持力板的上侧,位于下方的夹具中的夹头与下持力板相连接,夹头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下持力板上的中心处,第二螺母位于下持力板的下侧,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第二螺母将夹头与上持力板、下持力板之间限位安装,从而实现夹具与架体之间的间接连接,保证整个持载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便于实际的安装拆卸。进一步,夹头套入到万向铰内,且通过插销限位固定,夹头上设置有螺纹段,夹头延伸出上持力板或下持力板的端部为光圆状,插销固定可以保证夹头与万向铰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也便于实际的安装拆卸,夹头上螺纹段的设计可以保证夹头与上持力板、下持力板之间安装牢固性,便于第二螺母的旋入拧紧,而夹头延伸出上持力板、下持力板的端部为光圆状的设计符合安装要求,可以防止夹头端部与万能试验机夹紧固定时夹坏螺纹。进一步,加固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加固组件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加固组件分别位于两个夹具的外侧,加固组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加固卡套,加固卡套位于前后两根立柱上,加固卡套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立柱上,第一螺母位于加固卡套的上下两侧,两个加固组件与两个夹具一一对应,而每个加固组件中的两个加固卡套又分别与夹具中的两个侧夹板一一对应,便于后续对侧夹紧的限位卡接,保证侧夹板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加固卡套通过第一螺母实现在立柱上的安装限位,设计巧妙,便于实际的安装拆卸。进一步,加固卡套包括卡板和定位板,卡板对称设置在定位板的两侧,卡板上设置有限位块,定位板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块卡接在限位槽内,定位板与卡板螺钉固定,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计可以实现卡板与定位板之间的初步卡接限位,再通过螺钉固定保证定位板与卡板之间的安装牢固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进一步,前后相邻的两个卡板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弧形槽和工型卡槽,弧形槽与立柱相匹配,两个卡板之间卡接有抵板,抵板的一端两侧呈工字型结构,抵板卡接在工型卡槽内,抵板的另一端底面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套接有限位板,限位板通过紧固螺母与连接杆限位固定,弧形槽的设计可以实现卡板与立柱之间的卡接限位,每个加固卡套上的两个卡板可以与对应的两个立柱进行卡接限位,而两个加固卡套正好对应四个立柱,对四个立柱进行卡接限位,保证四个立柱垂直设置,保证四个立柱的相互平行,从而保证整个架体的平衡性,抵板的设计可以实现两个卡板之间的进一步限位,同时抵板通过连接杆上套设的限位板可以对侧夹板的一端进行限位抵紧,便于后续持载装置的整体安装,工型卡槽的设计与抵板相配合,实现抵板与卡板之间的卡接限位,确保抵板与两个卡板之间的卡接牢固性,也便于实际的安装定位。进一步,卡板上远离定位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夹板,夹板活动卡接在定位板的调节槽内,夹板通过紧定螺钉与定位板抵紧限位,夹板上设置有夹槽,侧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板,夹槽与延伸板的相匹配,夹板通过夹槽和延伸板的限位实现与侧夹板之间的卡接限位,保证侧夹板的垂直性能,从而保证混凝土试块的垂直性,使得后续实验过程中混凝土试块受到的是轴向拉力,提高实验测量值的精准度,降低实验误差率,而调节槽的设计使得夹板具有一定的调整范围,便于混凝土试块安装时保证一侧的侧夹板松动可调整,从而便于将混凝土试块卡入到两个侧夹板之间。采用如上述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加固卡套的拼装:先在抵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卡板,使得抵板正好卡接在两个卡板的工型卡槽内,并且抵板上设有连接杆的端面与卡板反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包括混凝土试块、夹具和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应变片,所述混凝土试块位于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夹具之间,所述夹具包括侧夹板、顶板、万向铰和夹头,所述侧夹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夹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夹板之间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顶板位于两个所述侧夹板之间,所述万向铰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中心榫接,所述万向铰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夹头,所述夹头与所述架体相连接,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加固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包括混凝土试块、夹具和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试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应变片,所述混凝土试块位于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夹具之间,所述夹具包括侧夹板、顶板、万向铰和夹头,所述侧夹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夹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侧夹板之间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顶板位于两个所述侧夹板之间,所述万向铰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中心榫接,所述万向铰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夹头,所述夹头与所述架体相连接,所述架体上设置有加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夹板的相对面上均匀设置有凹槽,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间隔5mm,所述侧夹板上设置有插槽,所述顶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相匹配,所述插块卡接在所述插槽内,所述插块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立柱和持力板,所述立柱为高强螺纹杆,所述持力板包括上持力板和下持力板,所述上持力板和所述下持力板之间均匀设置有四根所述立柱,所述上持力板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上持力板的下侧,所述下持力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第一螺母位于所述下持力板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测试用轴向拉力持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夹具中的所述夹头与所述上持力板相连接,所述夹头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上持力板的中心处,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上持力板的上侧,位于下方的所述夹具中的所述夹头与所述下持力板相连接,所述夹头通过所述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下持力板上的中心处,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下持力板的下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蓓,叶啸峰,刘学应,余见康,李鑫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