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58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59
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采用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外层和内层之间留有空腔,外层的底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上设有出液阀门,外层的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底座,底座上放置有盛液瓶,管体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顶盖,顶盖中心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拉杆,拉杆底端连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该处理管可使试剂与标本充分接触,又可以有效去除待测试剂中的颗粒和杂质,使检测结果准确,同时在标本处理过程中该处理管可直接放置在检验台上,为标本处理过程带来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保证标本处理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Specimen handling tube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的
,具体涉及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生物标本处理通常是将标本放到EP管中,通过吸管反复加入实验试剂来进行的,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标本很容易浮起到处理管内试剂的表面,难以保证标本完全浸入试剂内,不便于标本与的充分接触;2、标本中含有颗粒和杂质,在进行检验时用吸管吸出的试剂中很可能采用颗粒和杂质,影响检测结果,不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3、在处理标本过程中需要手持处理管,或者需要利用额外的辅助工具使其固定,例如处理管架等,为标本处理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该处理管可使试剂与标本充分接触,又可以有效去除待测试剂中的颗粒和杂质,使检测结果准确,同时在标本处理过程中该处理管可直接放置在检验台上,为标本处理过程带来方便,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保证标本处理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技术方案为: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管壁采用外层和内层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内层上布满仅能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壁采用外层(2)和内层(3)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内层(3)上布满仅能通过液体的滤孔,所述外层(2)和内层(3)之间留有空腔(4),所述外层(2)的底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液管(5),所述出液管(5)与所述空腔(4)相连通设置,所述出液管(5)上设有出液阀门(6),所述外层(2)的底端通过连接杆(7)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放置有盛液瓶(9),使所述出液管(5)处留下的液体可以流入所述盛液瓶(9)内,所述管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通过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管壁采用外层(2)和内层(3)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内层(3)上布满仅能通过液体的滤孔,所述外层(2)和内层(3)之间留有空腔(4),所述外层(2)的底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液管(5),所述出液管(5)与所述空腔(4)相连通设置,所述出液管(5)上设有出液阀门(6),所述外层(2)的底端通过连接杆(7)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放置有盛液瓶(9),使所述出液管(5)处留下的液体可以流入所述盛液瓶(9)内,所述管体(1)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中心处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底端连接有压板(13),所述压板(13)的底端面设有软垫(16),所述螺纹杆(12)顶部设有把手(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底面设有防滑垫(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理检验检测用标本处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的直径小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燕蒋会哲朱子东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