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疲劳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的疲劳补强试验研究中,往往是比较经补强前后试件的疲劳寿命来评定补强的效果。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在试验中必须要确保两个试件(未补强试件和补强试件)具有相同的初始损伤程度。因此,通常采用人工预制裂纹,或直接施加疲劳荷载,在裂纹预期萌生位置起裂的方法来引入初始损伤。人工预制裂纹一般采用线切割加工,然而端部无法模拟真实的裂纹尖端,所以需要一定的疲劳循环次数才能使疲劳裂纹从人工预制裂纹尖端处萌发。由于人为加工的不确定性,ASTME647-15中建议在人为预制裂纹的基础上,再对试件进行疲劳预载,使其裂纹尖端再向前扩展一定距离(大于1mm)后,再开始正式的试验研究,以减小人为预制裂纹的影响。现阶段制作该疲劳裂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长焦距显微镜对疲劳裂纹进行间歇的观察,但此种方法费力繁琐,且难以准确控制预制裂纹的长度;二是采用直流电位法,通过裂纹扩展前后,试件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内置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用于对试件进行疲劳加载的疲劳试验机、并联电阻组件及为所述并联电阻组件供应电流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并联电阻组件,所述直流电源及疲劳试验机均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计算机,所述并联电阻组件的电压能够实时传递至计算机;/n所述并联电阻组件由多个并联设置的电阻片组成,所述电阻片按间隔平行粘贴在所述试件的人工预制裂纹或预期萌生裂纹的扩展路径上,且所述电阻片垂直于人工预制裂纹或裂纹预期萌生扩展方向,所述电阻片距离人工预制裂纹尖端或裂纹预期萌生位置的长度等于期望预制疲劳裂纹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内置有控制软件的计算机、用于对试件进行疲劳加载的疲劳试验机、并联电阻组件及为所述并联电阻组件供应电流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并联电阻组件,所述直流电源及疲劳试验机均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所述计算机,所述并联电阻组件的电压能够实时传递至计算机;
所述并联电阻组件由多个并联设置的电阻片组成,所述电阻片按间隔平行粘贴在所述试件的人工预制裂纹或预期萌生裂纹的扩展路径上,且所述电阻片垂直于人工预制裂纹或裂纹预期萌生扩展方向,所述电阻片距离人工预制裂纹尖端或裂纹预期萌生位置的长度等于期望预制疲劳裂纹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阻组件的电阻片通过环氧树脂胶水粘贴在试件的指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片的尺寸均一致,宽度为0.5~0.8mm,长度为1.0~1.6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并联电阻预制疲劳裂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阻组件由2-4个电阻片组成,其间距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并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倩倩,陈振宇,顾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