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蓄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蓄热供暖
,具体涉及一种固体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燃煤锅炉的供暖形式不仅对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而且给大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电能替代及鼓励电供暖的相关政策,部分地区实行峰谷电价政策,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平衡电力负荷的峰谷差。固体蓄热装置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利用低谷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对固体蓄热材料进行加热并储存热能,在供电高峰期将储存的热能释放出来,供给用户采暖或加热生活用水等。传统固体蓄热装置风系统存在气流组织性差,局部热堆积的严重的现象,空气在从送风口出来到进入蓄热体之前气流是完全无组织的流动,进入蓄热体每个通风孔道前的风压差异很大,无法控制,尤其在死角处易形成局部涡流,因此存在不同通风孔道换热不均匀的现象,导致热量无法取出,蓄热体局部温度过高,热堆积严重,空气和蓄热体热交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蓄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包括保温壳体(1)和其外部的风道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3)中的送风接头(303)与保温壳体(1)一侧连通,所述风道结构(3)中形成与送风接头(303)的均风室(6),所述均风室(6)与蓄热仓(2)连通,所述蓄热仓(2)与回风室(8)连通,所述回风室(8)顶部与风道结构(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包括保温壳体(1)和其外部的风道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3)中的送风接头(303)与保温壳体(1)一侧连通,所述风道结构(3)中形成与送风接头(303)的均风室(6),所述均风室(6)与蓄热仓(2)连通,所述蓄热仓(2)与回风室(8)连通,所述回风室(8)顶部与风道结构(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仓(2)中设置有多个排放的蓄热体(7),所述蓄热体(7)为多层,所述蓄热体(7)中形成将均风室(6)、回风室(8)连通的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直线风道(201)、弯折风道(202),所述直线风道(201)距离短、风速高、压力小,所述弯折风道(202)距离长、风速低、压力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7)包括Ⅰ型蓄热砖(701)、Ⅱ型蓄热砖(704)、Ⅲ蓄热砖(705)、Ⅳ型蓄热砖(707)、Ⅴ型蓄热砖(709)、Ⅵ型蓄热砖(7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室(8)顶部为锥形,所述回风室(8)顶部高于蓄热仓(2),所述回风室(8)顶部与矩形风管(301)连通,所述矩形风管(301)上依次设置有Ⅲ号风阀(306)、换热器(5)、风机(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固体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风管(301)还与旁通风管(302)连通,所述旁通风管(302)两端分别设置有Ⅱ号风阀(305)、Ⅰ号风阀(304)连通,所述送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王媛哲,马原,牛金花,刘聪聪,刘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