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庭胜专利>正文

一种折合椅的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3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合椅的扶手,主要由一搭接座、一扶手板及一升降座组成,其中搭接座设在前脚架上端,且搭接座设一弹簧卡榫与扶手板前段设的孔相卡合,扶手板后端枢接升降座的前端,升降座后端与吊带固定,另扶手板设一带盖板的容纳凹陷,以置放饮料容器,可增进使用的便利性,收合时按压弹簧卡榫使其脱离扶手板的孔后,再拉帆布座使吊带又拉动升降座,因升降座与扶手板相互枢接又可达致折合的功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合椅的扶手。如图7所示,现有的帆布椅面折合椅,包括脚架4、背杆5及帆布座6等构件,其中扶手61结构也由帆布制成,且直接与帆布座6结合成一体,帆布座6包括帆布制的椅面62及椅背63,而其脚架4则由四组X型杆架41、42排列成矩形体,每组杆架41、42由两支杆体411、412或421、422在中间枢接而成,且相邻的两组杆架41或42间分别以杆体411、412或421、422的上下端共同枢接在座体43上,而这些座体43即构成前述矩形体的八个端点,其中上方四个端点的座体43与帆布椅面62相结合,而后方四个端点的座体43上下分别对应插接一直立的背杆5,用以结合帆布椅背63,扶手61则在后端凭借吊带64挂在椅背63上端,扶手61前端则顶挂在前方脚架41的延伸顶端被弯曲成水平状的承接段413上。折合时,拉起帆布椅面62及椅背63时,四组杆架41分别靠枢接点收合,则扶手61也自然收合,但帆布扶手61因没有刚性,使用时如要放置开口杯等饮料容器,则极容易倾倒,即使在帆布扶手61上设凹陷下去的小帆布袋611,仍会因帆布没有刚性而易倾倒,因此,如要置放饮料容器,须用比帆布扶手61具较佳刚性的塑胶板体为佳,但现有形态的塑胶扶手却有无法折合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折合椅的扶手,使其不仅可随折合椅的收合而折合,同时具有可置放饮料容器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折合椅的扶手,主要由一搭接座、一扶手板及一升降座组成,并与脚架、背杆及设有吊带的帆布座配合使用,其中搭接座设在前脚架上端,且搭接座设一弹簧卡榫,在扶手板前段对应设一孔,扶手板另设有带盖板的容纳凹陷,扶手板后端枢接升降座的前端,在升降座上设一在背杆上滑套的套筒,而升降座后端则与吊带固定。在上述一种折合椅的扶手中,其搭接座是在一弯管上方设凸肋,弯管前方设向外延伸二平行的凸板,凸板上设有导槽,二凸板间设弹簧卡榫,弹簧卡榫是由一卡榫顶一弹簧而成,卡榫为一帽盖状且两侧凸伸有卡滑在凸板导槽内的导翼。扶手板所设带盖板的容纳凹陷一侧两端各设一孔,盖板一边两端各设一与孔对应突伸的凸耳。扶手板后端两侧内面各设一向内凸伸的凸耳,在升降座的前端两侧对应设有与凸耳卡合的孔。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技术各组件间是相互卡合或枢接的关系,且其前端插固在前脚架上端,后端又与吊带固定,使其具有足够的刚性,使用时打开扶手板的盖板露出容纳凹陷,便可放置杯罐等饮料容器;收合折合椅时,先按压搭接座的弹簧卡榫使其脱离扶手板前段对应的孔,然后再拉帆布座,吊带同时拉动升降座,又升降座与扶手板因相互枢接而达致可折合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在折合椅上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在折合椅上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组合纵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枢接处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折合示意图;图7是习用折合椅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一搭接座1、一扶手板2及一升降座3组成,其中搭接座1是在一弯管11上方设凸肋12以搭接后述的扶手板2,弯管11前方向外延伸二平行的凸板13,且凸板13上设导槽131,二凸板13间设弹簧卡榫14,该弹簧卡榫14是由一卡榫141顶着一弹簧142而构成,其中卡榫141为一帽盖状且两侧凸伸有导翼143以卡滑在凸板13的导槽131内,而卡榫141后端另设一杆144以插套弹簧142,并靠弹簧142的弹力使卡榫141以常态向外突抵;扶手板2前段对应卡榫141处设一孔21,扶手板2前段另设有容纳凹陷22,容纳凹陷22一侧两端各设一孔221,并由一盖板23一边两端突伸的凸耳231插入而枢接,扶手板2后端两侧内面各设一向内凸伸的凸耳24以便枢接后述的升降座3;升降座3的前端两侧对应前述的凸耳24各设一孔31,升降座3上另设一套筒32可滑套在背杆5上,升降座3后段则设有凸板33以便用钉扣(未标示)在帆布座6的吊带64上而固定。组合时,如图2、3所示,搭接座1以其弯管11插固在脚架4的杆架41上端的承接段413,并在脚架4上搭设帆布座6,且脚架4后方也与背杆5相结合,而扶手板2的前段如图4所示,孔21与弹簧卡榫14的卡榫141卡定,扶手板2后端则如图5所示,扶手板2上的凸耳24可抵入孔31而与升降座3枢接,由此可使扶手板2卡固在脚架4上。使用时,扶手板2的盖板23被打开后露出容纳凹陷22以供放置杯罐等饮料容器;当收合折合椅时,先按压弹簧卡榫14使卡榫141脱离孔21,扶手板2便脱离搭接座1,然后拉帆布座6,如图6所示,吊带64同时拉升降座3,又升降座3与扶手板2因相互枢接而可折合。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椅扶手,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搭接座、一扶手板及一升降座组成,并与脚架、背杆及设有吊带的帆布座配合使用,其中,搭接座设在前脚架上端,且搭接座设一弹簧卡榫,在扶手板前段对应设一孔,扶手板另设有带盖板的容纳凹陷,在扶手板后端枢接升降座的前端,在升降座上设一在背杆上滑套的套筒,而升降座后端则与吊带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椅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搭接座是在一弯管上方设凸肋,弯管前方设向外延伸二平行的凸板,凸板上设有导槽,二凸板间设弹簧卡榫。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合椅的扶手,其特征在于弹簧卡榫是由一卡榫顶一弹簧而成,卡榫为一帽盖状且两侧凸伸有卡滑在凸板导槽内的导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椅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板所设带盖板的容纳凹陷一侧两端各设一孔,盖板一边两端各设一与孔对应突伸的凸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合椅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扶手板后端两侧内面各设一向内凸伸的凸耳,在升降座的前端两侧对应设有与凸耳卡合的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合椅的扶手,主要由一搭接座、一扶手板及一升降座组成,其中搭接座设在前脚架上端,且搭接座设一弹簧卡榫与扶手板前段设的孔相卡合,扶手板后端枢接升降座的前端,升降座后端与吊带固定,另扶手板设一带盖板的容纳凹陷,以置放饮料容器,可增进使用的便利性,收合时按压弹簧卡榫使其脱离扶手板的孔后,再拉帆布座使吊带又拉动升降座,因升降座与扶手板相互枢接又可达致折合的功效。文档编号A47C7/54GK2404410SQ9925711公开日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蔡庭胜 申请人:蔡庭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合椅扶手,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搭接座、一扶手板及一升降座组成,并与脚架、背杆及设有吊带的帆布座配合使用,其中,搭接座设在前脚架上端,且搭接座设一弹簧卡榫,在扶手板前段对应设一孔,扶手板另设有带盖板的容纳凹陷,在扶手板后端枢接升降座的前端,在升降座上设一在背杆上滑套的套筒,而升降座后端则与吊带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庭胜
申请(专利权)人:蔡庭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