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庭胜专利>正文

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2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包括有脚架,该脚架则包括一枢接座、四支上脚杆、四支下脚杆、四转角接头及二水平杆,其中枢接座系一板体下方垂直延伸四组平行板体,每组平行板体上下各分别枢接一上脚杆下端及一下脚杆的上端,各上脚杆下端固接一转角接头,该转角接头上可设有水平杆,该水平杆可连接于桌板组件和椅架组件以构成不同的折合桌或折合椅。(*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家具,具体地讲是一种可应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适用于桌板及脚架的的折合,使之能折合后缩小体积有利收藏及携带,并可通过改变其桌板与椅面的连接而组合成折合桌或折合椅。按,习用的折合桌通常为一硬质桌面板配合二组相连接的X形折合脚所构成,但这类产品在野外使用时,携带极不方便。另一种习见的帆布折合椅则非常便于携带于野外使用,它的构造也类似于前述的硬质桌面折合桌,即两者的折合脚构造相似,但帆布折合椅的椅面为帆布,显而易见,若将帆布折合椅的构造直接转用为折合桌,会产生桌子不稳及桌面支撑力不够等缺点,专利技术人乃再研究,同时,因成本及竞争力的考量,折合桌若能在更换少数组件后即可组成其它产品,当然可有产品多样化及降低成本的优势,消费者亦可获得底价的回馈,专利技术人乃将折合桌可变化为大型折合椅亦并加设计。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即可达到桌面稳固、携带方便及收存省空间的增进功效,且进一步用相同脚架搭配少数不同组件,而组成与之不同产品,如椅子等等,以达到降低成本而产品可多样化的产业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包括有脚架,该脚架则包括一枢接座、四支上脚杆、四支下脚杆、四转角接头及二水平杆,其中枢接座系一板体下方垂直延伸四组平行板体,每组平行板体上下各分别枢接一上脚杆下端及一下脚杆的上端,各上脚杆下端固接一转角接头,该转角接头可连接于桌板组件和椅架组件。本技术目的还可由如下措施实现的,所述的桌板组件系由六片桌板单元及四个扣块所构成,其中两相邻的桌板单元彼此枢接联结成链状,并桌板单元下方固设扣块;所述的脚架的上脚杆下端固接一转角接头再固接一水平杆;桌板以扣块扣于水平杆上与脚架组合。其中桌板的桌板单元系一长条形板体,两侧底缘各设有轴管,而两端内侧设有凸柱,其中两相邻的桌板单元以插梢嵌插于两者的轴管内而成铰链结构。桌板的扣块上设有弹扣以扣于脚架的水平杆。脚架的枢接座系由一水平的板体下方垂直延伸四组平行板体,每组平行板体上下各设穿透孔而各以一铆钉分别枢接一上脚杆下段及一下脚杆上端,且上脚杆下段设槽孔以供铆钉穿枢,而每组平行板体上对应上脚杆下端设有挡止,上脚杆下端上脚杆张开时可承挡于挡止。桌板的各板条单元可以旋转而折合成角柱型,而脚架即折合成一束,并置放于已折合成六角柱型的桌板内,再于桌板两端嵌上对应角柱型的端盖。脚架组件包括有二背杆,脚架后侧的的上脚杆连接有具有圈环的圈环接头,并其对应下方的二脚杆各嵌接有一具有圈环的圈环脚座,二背杆穿嵌于圈环接头内。帆面椅面扣设或套设于二水平杆上,软质靠背套设于背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效果是,先将桌板以扣块扣于水平杆上,而与脚架组合,且当桌板拆离脚架后,桌板可旋转而折合成六角柱型,再将折合后的脚架容纳于桌板内,另以端盖嵌固于桌板两端,并端盖可设背带以利于携带,而藉上述结构可达到桌面稳固、携带方便及收存空间省的增进功效;当进一步可利用相同脚架搭配少数不同组件,可方便地组成折合椅,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而产品可多样化的产业利用价值。图式的简易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桌板的构造(桌面朝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脚架的折收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折合收存的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为座椅的立体图。图号部份1桌板11板条单元111轴管112凸柱、12扣块121弹扣122螺栓13端盖131带环14背带2脚架21枢接座 211板体212平行板体213铆钉 214挡止22下脚杆 24转角接头 25水平杆、26脚座27圈环接头 271圈环28脚座29背杆3椅面 4椅背下面将结合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如下。先请参见图1和图4所示出的本技术的结构,系由一枢接座21、四支上脚杆22、四支下脚杆23、四转角接头24、二水平杆25及四脚座26所构成,其中上脚杆22下段设有槽孔221,而枢接座21由一水平的板体211下方垂直延伸四组平行板体212,每组平行板体212上下各设穿透孔而各以一铆钉213分别枢接一上脚杆22下段的槽孔221及一下脚杆23的上端,且平行板体212上设有挡止214用以承挡张开后的上脚杆22(上脚杆22张开后以其槽孔221相对铆钉213下滑以令其下端挡于挡止214),四支下脚杆23向下张开且于下端固接一脚座26,另四支上脚杆22向上张开且于上端固接一转角接头24,两同侧的转角接头24再固接一水平杆25的两端;再请参见图1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还可包括可折合的桌板1,其中桌板1如图2所示(图2系桌板1底面朝上以利显现它的构造),系由六片桌板单元11、四块C型的扣块12所构成,其中桌板单元11系一长条形板体,两侧底缘各设有轴管111,而两端内侧设有凸柱112,并两相邻的桌板单元11以插销(未画出)嵌插于两者的轴管111内而成铰链结构,且以此种铰链结构而联结而链状,又,最外侧的桌板单元11则以其凸柱112固设扣块12,扣块12上设有弹扣121及柱孔,而藉螺栓122将扣块12结合于凸柱112上;桌板1以其两侧的板条单元11两端下方的扣块12扣于桌板25上,而与脚架2组合,其外观如图3所示。当欲收合时,先将桌板1的扣块12拆离脚架2的水平杆25、桌板1的各板条单元11可以旋转而折合成六角柱型,而脚架2则如图4所示,先插拉上脚杆22向上使其下端脱离挡止214,再令上脚杆22及下脚杆23即自然下垂折合成一束,并置放于已折合成六角柱型的桌板1内,如图5所示,于桌板1两端嵌上六角形的端盖13,端盖13上设有带环131以穿设一背带14,而有利于使用者携带。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变化为椅子立体图,其中图2中的椅架2的后侧的二转角接头24可由二圈环接头27所取代,并另以二背杆29穿嵌于圈环接头27的圈环271,而其对应下方的脚架2的二下脚杆23各嵌接有一脚座28,另椅面3仍扣设或套设于二桌板25上,靠背4系可这软质的帆布制成,并套设于背杆29。再由图1、图6的比对,可看出本专利技术各应用实例在主要构件上大多相同,而只要更换少数组件,即可变化为不同产品,这对生产者而言,具有减少组件库存,降低成本,以及产品可以多样化的优势,而对使用者而言,亦可以较低廉价格取得单一产品,甚至以更低廉价格取得可多样变化的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包括有脚架,其特征在于脚架则包括一枢接座、四支上脚杆、四支下脚杆、四转角接头及二水平杆,其中枢接座系一板体下方垂直延伸四组平行板体,每组平行板体上下各分别枢接一上脚杆下端及一下脚杆的上端,各上脚杆下端固接一转角接头,该转角接头连接有一水平杆,该水平杆可连接于桌板组件和椅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桌板组件系由六片桌板单元及四个扣块所构成,其中两相邻的桌板单元彼此枢接联结成链状,并桌板单元下方固设扣块;所述的脚架的上脚杆下端固接一转角接头再固接一水平杆;桌板以扣块扣于水平杆上与脚架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摺合桌结构,其中桌板的桌板单元系一长条形板体,两侧底缘各设有轴管,而两端内侧设有凸柱,其中两相邻的桌板单元以插梢嵌插于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桌、椅的折合机构,包括有脚架,其特征在于:脚架则包括一枢接座、四支上脚杆、四支下脚杆、四转角接头及二水平杆,其中枢接座系一板体下方垂直延伸四组平行板体,每组平行板体上下各分别枢接一上脚杆下端及一下脚杆的上端,各上脚杆下端固接一转角接头,该转角接头连接有一水平杆,该水平杆可连接于桌板组件和椅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庭胜张伟昕
申请(专利权)人:蔡庭胜张伟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