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属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其特征是:真空管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金属直管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外,在真空管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提供一种使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很好的核心原件,其高效,长寿命,不产生冷爆、热爆,抗冻性能有所提高、不结水垢,成本低廉,承压性能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属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中,使用普通直插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会带来以下先天性缺点玻璃管内直接充水,热容较大,其容水量占到每支管总配水量的17%,使之有效热减少,造成该类型太阳能热水器效率相对降低约17%左右;易于积泥结垢,使其热性能下降;易于冷爆、热爆,一旦一支管破损,造成整个热水器不能正常工作;由于不承压,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此人们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内插热管成本增加太大,而且热性能也存在衰退问题,其寿命一般不到十年;内插U型管其弯头处空间小,易于堵塞;内插空心密封玻璃管虽可降低热容,改善循环,一旦一支玻璃管破损后热水器即瘫痪,可靠性不好;内插对流管由于其管内结构设计复杂,易结水垢,热水循环较慢,加工成本比较高;内插直通管由于所配套玻璃真空管只能选择外管规格较大的玻璃真空管,应用面很单一。直通管的两端是开口的,安装比较麻烦,使用成本较高;三防真空管真空管中的水长期在高温状态下微循环运行,易结水垢,且单管一旦损坏,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长寿命,不产生冷爆、热爆,抗冻性能有所提高、不结水垢,成本低廉,承压性能好、使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很好的核心原件的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本技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其特征是真空管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金属直管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外,在真空管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所述金属直管伸出真空管外的一端上套有一密封接头;所述金属直管与真空管之间设有三个扇形导热翅片,该翅片与金属直管及真空管的贴合面涂有导热硅脂;所述若干个金属直管开口的一端并列焊接在分体式工程用集热联箱里面的循环管路上,并与该管路连通;所述金属直管开口的一端插入整体式承压储热水箱中; 所述循环管路结构呈U型状。本技术有如下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全玻璃真空管内插入金属流道直管,产品重点应用于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分体式承压热水系统、强制循环式太阳能中央热水工程和整体式承压太阳能热水器中。与原直插式φ47×1500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相比,无效热容降低了12%,使热效率提高10%左右。如与φ58×1500的直插管相比,无效热容更是降低了26%左右,可大幅度提高有效热效率。克服了冷爆、热爆问题,并且即使坏了一支管也不致引起整个集热系统工作。同热管相比,金属流道直管成本可降低50-70%,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同U型管相比,其介质折流处的空间增大,大大提高了该处的防堵能力,不结水垢。同对流管相比,金属流道直管的结构更简单,提高了介质的循环能力,加速了系统循环速度,水垢不易产生,热效率更高,生产成本也更低。同直通管相比,成本低,便于安装,使用面更广。同三防管相比,水不接触真空管,不结水垢,系统更安全、稳定、可靠,达到免维护水平。分体式工程用集热联箱里面的U型状循环管路,加速了金属流道直管的热循环速度,即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也避免了水垢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1,如图1所示真空管1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2,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1外,在真空管1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2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3,金属直管2伸出真空管1外的一端上套有一密封接头8,如图2所示金属直管2与真空管1之间设有三个扇形导热翅片4,该翅片4与金属直管2及真空管1的贴合面涂有导热硅脂5,如图3所示,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插入整体式承压储热水箱9中。实施例二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1,如图1所示真空管1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2,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1外,在真空管1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2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3,金属直管2伸出真空管1外的一端上套有一密封接头8,如图2所示金属直管2与真空管1之间设有三个扇形导热翅片4,该翅片4与金属直管2及真空管1的贴合面涂有导热硅脂5,如图4所示若干个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并列焊接在分体式工程用集热联箱6里面的循环管路7上,并与该管路连通,金属直管2与分体式工程用集热联箱6里面相连接的循环管路7其结构呈U型状。为了导热,在金属直管2与真空管1之间设有三个导热翅片4,翅片4各分为120°,在导热翅片4与金属直管2及真空管1的贴合面上涂有导热硅脂5。工作时,太阳光线经真空管1吸收,真空管1的外表面吸收层接受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通过导热翅片4和真空管1内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金属直管2,进而加热金属流道直管中的水。根据冷水下沉,热水上浮原理,金属直管2中的水与分体式工程用集热联箱里面的U型状循环管路7和整体式储热水箱9中的水反复循环不停加热。权利要求1.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1),其特征是真空管(1)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2),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1)外,在真空管(1)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2)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直管(2)伸出真空管(1)外的一端上套有一密封接头(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直管(2)与真空管(1)之间设有三个扇形导热翅片(4),该翅片(4)与金属直管(2)及真空管(1)的贴合面涂有导热硅脂(5)。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并列焊接在分体式工程用集热联箱(6)里面的循环管路(7)上,并与该管路连通。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特征是所述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插入整体式承压储热水箱(9)中。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管路(7)结构呈U型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属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其特征是真空管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金属直管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外,在真空管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提供一种使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很好的核心原件,其高效,长寿命,不产生冷爆、热爆,抗冻性能有所提高、不结水垢,成本低廉,承压性能好。文档编号F24J2/48GK2684102SQ20042000822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宋新民 申请人:宋新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插金属流道直管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它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全玻璃真空管(1),其特征是:真空管(1)插入一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金属直管(2),金属直管(2)开口的一端位于真空管(1)外,在真空管(1)开口端与和金属直管(2)之间设有一橡胶密封管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宋新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