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热技术中的一种热发生装置。太阳能的利用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已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太阳能》1997年,第1期,《全玻璃真空管收集器十八年》。该集热管由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内外玻璃套管组合而成。在内外玻璃套管之间是真空夹层。选择性吸收膜层镀在真空管的内层玻璃外表面上。其工作原理是依靠玻璃真空管本身朝阳面与背光面间的温差形成自然对流驱动力,使水在玻璃管内流动。该类型的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存在以下问题。1.低换热效率由于其工作原理是依靠真空管本身的温差形成自然对流驱动力,使水在玻璃管内流动。而又由于该玻璃管长径比很大,故使得自然对流的流动阻力较大,管内水与玻璃管壁间的换热系数较低。2.使用安全性差因为有真空绝热层及内层玻璃上的选择性吸收膜层,故全玻璃真空管的内层玻璃管能达到很高的温度。尤其在水箱中水较少或无水时,更是如此。有可能在使用中全玻璃真空管会有“热爆”和“冷爆”现象发生。在真空管热水系统中若有一根玻璃管发生爆裂,水箱中的水会从该破口泄出,造成整个系统瘫痪。这对大面积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危害尤为严重。3.要求采用价格昂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太阳能真空集热器,它由内、外玻璃管及其间的真空夹层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金属水管、选择性吸收膜和橡胶封口,其中,金属水管插在玻璃真空管中间,吸收膜是镀在金属水管的外表面,玻璃真空管及金属管均为两端开口,而玻璃管是由内、外两层不同直径的玻璃管组成,两层玻璃管在首尾两端熔接后中间夹层抽真空,金属水管内的流体可以是水、空气或是抗冻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