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水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泵
,具体涉及一种潜水泵。
技术介绍
潜水泵作为流体输送场所的常用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轻纺、石油、化工、化肥、造纸、环保等行业中,主要包括有井泵、潜水排污泵、潜水混流泵、潜水轴流泵等泵型。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常规潜水泵包括泵体、电机和叶轮。其中,在泵体壁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电机位于泵体内,并且电机轴的一端伸出在电机壳体的外部,叶轮固定在电机轴的外伸端。上述常规潜水泵在工作时,电机都会产生热量,一般都是依靠其泵体和电机壳体的散热性能进行散热。但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机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通常会大于电机的壳体和泵体单位时间散发的热量,所以常规潜水泵在连续使用时,其电机内温度上升的较快,使得电机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工作,由此会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潜水泵因为使用电机直接驱动,受到电源供电的极大限制,而无法在在无电源的环境中进行使用,限制了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常规结构形式潜水泵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形式的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活塞、第一活塞、换向阀芯、驱动活塞和弹簧;/n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控制室和第一工作室,所述壳体上设有P口、T口以及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n所述主活塞位于所述控制室中,并且将控制室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控制室和第二控制室,所述主活塞内沿轴向设有阶梯型的主活塞通孔;/n所述第一活塞一端与所述主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室中,并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一出水孔同时与所述第一工作室连通;/n所述换向阀芯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主活塞通孔的小孔径内,另一端伸入到所述主活塞通孔的大孔径内,所述换向阀芯的右端与所述主活塞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活塞、第一活塞、换向阀芯、驱动活塞和弹簧;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控制室和第一工作室,所述壳体上设有P口、T口以及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
所述主活塞位于所述控制室中,并且将控制室分割为相互独立的第一控制室和第二控制室,所述主活塞内沿轴向设有阶梯型的主活塞通孔;
所述第一活塞一端与所述主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工作室中,并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一出水孔同时与所述第一工作室连通;
所述换向阀芯一端滑动配合在所述主活塞通孔的小孔径内,另一端伸入到所述主活塞通孔的大孔径内,所述换向阀芯的右端与所述主活塞的右端面之间形成有右回油腔,所述右回油腔通过节流孔与T口相连通;所述驱动活塞套接在所述换向阀芯的一端,并与所述主活塞通孔的大孔径形成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活塞可以带动所述换向阀芯进行轴向移动,所述驱动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形成有左回油腔,所述左回油腔与T口相连通,所述驱动活塞与所述主活塞通孔的台阶面之间形成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第二控制室相连通;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左回油腔内,所述弹簧一端抵在所述第一活塞上,另一端抵在所述驱动活塞上,使所述驱动活塞保持向右移动的趋势;
P口、T口和右回油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室和所述第二控制室交替连通,当P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室连通时,右回油腔与所述第二控制室连通,当P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室连通时,T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室连通;所述主活塞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控制室内轴向移动至终端位置时,所述换向阀芯在驱动活塞或弹簧的作用力下相对于所述主活塞进行轴向移动,完成P口、T口和右回油腔与所述第一控制室和所述第二控制室的连通关系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上设有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所述换向阀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节流孔位于所述换向阀芯上,并与左回油腔相连通;
所述第三油路的一端与所述P口保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保持连通;所述第一油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室保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