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光单元及其近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0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光单元及其近光组件,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反光罩固定连接,所述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光透镜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控光透镜的横截面呈鱼嘴形结构,所述控光透镜上具有入射面、第一反射面和出射面,所述控光透镜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控光透镜与垂直面夹角为0°~15°。达到降低近光灯的生产成本,提高照明效果的目的。

A low beam unit and its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光单元及其近光组件
本技术涉及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近光单元及其近光组件。
技术介绍
汽车的近光灯用于对夜间行车道路的照明,有利于驾驶人看清前方道路,保证行车安全,但是现有的近光灯的生产成本高、照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包括电路板、光源、控光透镜和反光罩,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反光罩固定连接,所述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光透镜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置于上述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控光透镜的横截面呈鱼嘴形结构,所述控光透镜上具有入射面、第一反射面和出射面,光线由所述光源发出,经所述入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出射面,光线到达到所述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具有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用以将射出所述控光透镜的光线出射至前方照明区域;所述控光透镜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控光透镜与垂直面夹角为0°~15°。其中,所述光源的中心线与所述控光透镜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光源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控光透镜的中心线的上方,所述光源的下沿线与所述控光透镜的中心线重合。r>其中,所述光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n包括电路板、光源、控光透镜和反光罩,/n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反光罩固定连接,所述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光透镜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置于上述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控光透镜的横截面呈鱼嘴形结构,所述控光透镜上具有入射面、第一反射面和出射面,光线由所述光源发出,经所述入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出射面,光线到达到所述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具有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用以将射出所述控光透镜的光线出射至前方照明区域;/n所述控光透镜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控光透镜与垂直面夹角为0°~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路板、光源、控光透镜和反光罩,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反光罩固定连接,所述光源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光透镜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置于上述所述光源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控光透镜的横截面呈鱼嘴形结构,所述控光透镜上具有入射面、第一反射面和出射面,光线由所述光源发出,经所述入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出射面,光线到达到所述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具有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用以将射出所述控光透镜的光线出射至前方照明区域;
所述控光透镜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控光透镜与垂直面夹角为0°~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的中心线与所述控光透镜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光源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控光透镜的中心线的上方,所述光源的下沿线与所述控光透镜的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为LED光源、OLED光源、氙气光源的一种或多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红曲陈军苗金城黄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佧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