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包括感应碰撞头、充电口、圆杆和空心凸杆,所述感应碰撞头的一侧连接有棒身,所述棒身远离感应碰撞头的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感应碰撞头的内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棒身的内部安装有灯管,所述把手的外部安装有按钮,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把手靠近按钮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圆杆固定在把手的内部,所述充电口设置在圆杆的一侧,所述把手远离棒身的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架。该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设置有凹槽,凹槽开设有四个,且凹槽之间的距离相等,当人们将四根手指的指腹扣在凹槽上时,在挥动应援棒时,便于卡住手指避免应援棒从手中掉落损坏。

A kind of antiskid grip for waving the toner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
本技术涉及应援棒
,具体为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
技术介绍
人们在观看演唱会时,为了统一应援,统一行动,需要使用一种发光的应援棒来增强演唱会的交互感和体验感,目前的应援棒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应援棒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应援棒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但是大多数的应援棒在使用时,大都只能发出单种灯光,不易改变应援棒的色彩,明暗以及开关,单调的同时不易烘托氛围,影响了演唱会的交互感和体验感,同时把手处设计不防滑易于脱手导致应援棒损坏或砸伤旁人,因此迫切需要能改进应援棒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应援棒在使用时,大都只能发出单种灯光,不易改变应援棒的色彩,明暗以及开关,单调的同时不易烘托氛围,影响了演唱会的交互感和体验感,同时把手处设计不防滑易于脱手导致应援棒损坏或砸伤旁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包括感应碰撞头、充电口、圆杆和空心凸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包括感应碰撞头(1)、充电口(9)、圆杆(10)和空心凸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碰撞头(1)的一侧连接有棒身(2),所述棒身(2)远离感应碰撞头(1)的一侧连接有把手(3),所述感应碰撞头(1)的内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4),其中,/n所述棒身(2)的内部安装有灯管(5),所述把手(3)的外部安装有按钮(6),所述把手(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7),所述把手(3)靠近按钮(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8),所述圆杆(10)固定在把手(3)的内部,所述充电口(9)设置在圆杆(10)的一侧,所述把手(3)远离棒身(2)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动调色应援棒防滑握把,包括感应碰撞头(1)、充电口(9)、圆杆(10)和空心凸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碰撞头(1)的一侧连接有棒身(2),所述棒身(2)远离感应碰撞头(1)的一侧连接有把手(3),所述感应碰撞头(1)的内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4),其中,
所述棒身(2)的内部安装有灯管(5),所述把手(3)的外部安装有按钮(6),所述把手(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7),所述把手(3)靠近按钮(6)的一侧开设有凹槽(8),所述圆杆(10)固定在把手(3)的内部,所述充电口(9)设置在圆杆(10)的一侧,所述把手(3)远离棒身(2)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架(12),所述把手(3)靠近底座(11)的一侧开设有凸杆槽(13),所述圆杆(10)固定在凸杆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芳王晨刘妍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