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14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收集装置,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内部具有空腔,其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气体输送系统,所述气体输送系统的输入端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优点: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安全方便,科学有效,能够快速判断被测气体性质,从而为下一步的应急抢险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性依据,制作成本低、安装快捷方便、灵活性强,携带方便,样气纯度高,检测结果准确。

A fast leak detection system for natural gas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长输天然气管道途径山区、丘陵、平原、沼泽和水网等。管道沿线遍布湖泊、池塘、沟渠等水域,这些水域容易产生沼气,目前在日常巡线过程中,若发现管道经过的水域有气泡产生,需要对该区域进行开挖,以进一步确认是天然气管道泄漏还是沼气导致的气泡,这种开挖确认的方式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确认周期长,安全隐患大,并且容易产生次生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收集装置,上述气体收集装置内部具有空腔,其上设有与上述空腔连通的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气体输送系统,上述气体输送系统的输入端与上述气体入口连通;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上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与上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安全方便,科学有效,能够快速判断被测气体性质,从而为下一步的应急抢险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性依据,制作成本低、安装快捷方便、灵活性强,携带方便,样气纯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还包括可燃气体检测设备,上述气体收集装置上还设有与上述空腔连通的第二气体出口,上述第二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上述可燃气体检测设备的气体检测入口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检测泄漏气体中可燃气体的含量,并且结合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的检测,能够准确的判断水域气体泄漏是否属于沼气益散,或是天然气泄漏,或是二者混合气体的泄漏,检测结果比较准确。进一步,上述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和罩体,上述底座水平设置,其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上述气体入口,上述罩体为下端敞口的壳体结构,其下端敞口端与上述底座的上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上述罩体上分别设有上述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气体收集装置分体式设计利于日常维护及清洗工作。进一步,上述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处分别设有防止气体回流至上述空腔内的单向阀。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气体回流,使得气体流径顺畅。进一步,上述气体输送系统包括抽气泵和采气袋,上述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上述第一气体出口连接并连通,上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以及上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述采气袋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气体输送畅通、有效。进一步,上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为比长式气体检测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检测方式简单、迅速、有效。进一步,上述采气袋为双阀组铝箔采气袋,上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以及上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管路与上述采气袋的两个阀组接口连接并连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管路布置方便,采气袋抗腐蚀性能好,利于多次重复使用。进一步,上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与上述采气袋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气体干燥装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检测气体在检测前进行干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进一步,上述气体干燥装置为气体干燥管,上述气体干燥管串联在上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与上述采气袋连通的管路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布置合理,气体能够有效的干燥,从而确保后续检测的准确度。进一步,还包括收纳箱,上述收纳箱用于存放收纳上述气体收集装置、气体输送系统以及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利于整个系统的收纳存放,使用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气体收集装置,2、气体输送系统,3、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4、可燃气体检测设备,11、底座,12、罩体,21、抽气泵,22、采气袋,23、气体干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收集装置1,上述气体收集装置1内部具有空腔,其上设有与上述空腔连通的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气体输送系统2,上述气体输送系统2的输入端与上述气体入口连通;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上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与上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检测步骤如下:S1、将气体收集装置1置于水域的水面冒气泡的区域,并使得气体入口处于靠近或对着气泡冒出位置,使得气泡内的气体顺利进入气体收集装置1;S2、通过气体输送系统2将气体收集装置1内的气体输送至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内,待一段时长后,观测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所检测到的二氧化碳含量;S3、根据得到的二氧化碳含量信息判断气泡内气体归属,从而确定气体泄漏的来源(是否属于沼气泄漏或是天然气泄漏);其中,气体泄漏的来源根据“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小于3%,沼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20%-45%”来确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上述气体收集装置1上还设有与上述空腔连通的第二气体出口,上述第二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上述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的气体检测入口连通,该设计的目的是:能够通过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来检测气体收集装置1所收集的泄漏气体的浓度信息来判断气体泄漏是否属于可燃性气体(甲烷),从而确定所收集的气体是否属于天然气的泄漏以及沼气溢出的混合气体,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做出应对,需要说明的是:该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配合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两组检测同时进行,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泄漏的来源,以便工作人员做出准确、合理的处理决断及措施。上述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为XP3140可燃气体检测仪,其能够准确测得收集到的气体中可燃气体的含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气体收集装置1包括底座11和罩体12,上述底座11水平设置,其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上述气体入口,上述罩体12为下端敞口的壳体结构,其下端敞口端与上述底座11的上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上述罩体12上分别设有上述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一般地,罩体12为透明玻璃罩,整个气体收集装置1分体式设计利于内部的清洗工作,实现多次重复利用,收集时,将底座11置于气泡处,底座可以浸没在液面以下,但必须确保底座中部的气体入口针对着气泡中心位置,从而使得气泡内溢出的气体能够顺利的进入罩体12内部。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气体出口设置于罩体12一侧上部,第二气体出口设置于罩体12顶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处分别设有防止气体回流至上述空腔内的单向阀,该设计确保气体不会回流至气体收集装置1内,确保气流流向的畅通及有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体收集装置(1),所述气体收集装置(1)内部具有空腔,其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n气体输送系统(2),所述气体输送系统(2)的输入端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n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收集装置(1),所述气体收集装置(1)内部具有空腔,其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入口和第一气体出口;
气体输送系统(2),所述气体输送系统(2)的输入端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
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所述二氧化碳含量检测装置(3)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所述气体收集装置(1)上还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气体出口,所述第二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可燃气体检测设备(4)的气体检测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1)包括底座(11)和罩体(12),所述底座(11)水平设置,其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所述气体入口,所述罩体(12)为下端敞口的壳体结构,其下端敞口端与所述底座(11)的上端可拆卸的密封连接,所述罩体(12)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处分别设有防止气体回流至所述空腔内的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杰王正刚丁宁王舒驰樊耀锦姚琳万公广徐亚娴马利刘铭奇刘凤霞柳泽众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