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449123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施工拟改迁地下管线群附近的两根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和临时立柱;放坡开挖基坑内拟改迁地下管线群附近的土石方;开挖至地下管线群底部标高以下0.5m时,人工清理基底,并采用素混凝土找平;清理临时立柱周边的渣土;在素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钢筋网片,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到设计强度;将地下管线群改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上;开挖基坑;地下结构施工;回填地下管线群周边基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稳固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的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suitable for crossing pipeline group in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所述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所述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的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干扰,一般采用垂直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施工。当基坑周边各类地下管线众多时,基坑施工将不可避免对现有的各类地下管线产生影响;当地下管线进入基坑开挖作业范围时,一般先对管线进行临时改迁至基坑外侧,待基坑工程完工后,将管线进行原址恢复。现有管线改迁技术方案可能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例如多次改迁管线费用高,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大,或者当基坑平面外围无平面空间进行临时改迁管线时,需要缩小基坑平面范围,以便在基坑外侧布置地下管线,这将对地下工程的方案布置产生影响。现有的专利文献CN208949892U公开了一种可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即利用管线主体自身刚度横跨基坑,在不改迁管线的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专利文献CN105972313A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首先施工基坑(11)四周的围护结构;/n步骤二:施工拟改迁地下管线群(10)附近的两根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1.1)和临时立柱(9);/n步骤三:放坡开挖基坑(11)内拟改迁地下管线群(10)附近的土石方;/n步骤四:开挖至地下管线群(10)底部标高以下0.5m时,人工清理基底,并采用素混凝土找平;/n步骤五:清理临时立柱(9)周边的渣土,确保后期钢筋能顺利穿过格构柱(3);/n步骤六:在素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钢筋网片,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到设计强度;/n步骤七:将地下管线群(10)改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施工基坑(11)四周的围护结构;
步骤二:施工拟改迁地下管线群(10)附近的两根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1.1)和临时立柱(9);
步骤三:放坡开挖基坑(11)内拟改迁地下管线群(10)附近的土石方;
步骤四:开挖至地下管线群(10)底部标高以下0.5m时,人工清理基底,并采用素混凝土找平;
步骤五:清理临时立柱(9)周边的渣土,确保后期钢筋能顺利穿过格构柱(3);
步骤六:在素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钢筋网片,浇筑混凝土并养护到设计强度;
步骤七:将地下管线群(10)改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板(2)上;
步骤八:开挖基坑(11)、依次架设支撑;
步骤九:地下结构施工,依次从下往上浇筑地下结构的底板、侧墙、顶板;
步骤十:回填地下管线群(10)周边基坑(11),钢筋混凝土结构板(2)下方回填采用水泥砂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格构柱(3)材料为Q235A钢,焊条为E4300~E43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十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板(2)下方回填措施如下,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与地下结构高度上空间狭小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上提前预留200mm~300mm的孔洞,待地下结构完工后,通过预留孔洞灌注水泥砂浆;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板与地下结构高度上空间宽敞时,先采用土石方回填,再采用预留好的孔洞灌注水泥砂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的适用于横跨基坑管线群的支撑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支撑(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板(2)和临时立柱(9);
所述钢筋混凝土支撑(1)位于基坑(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董志超罗伟魏莱陈涛冯东阳刘新利夏磊李圣伟唐建一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