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12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钻孔桩施工中钢护筒实用不便、周转慢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设置承台顶面标高与原始泥面标高基本持平,在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设置预留钢护筒下放口,用于钢护筒的施打下放;钢护筒分两次下放到位:每台钻机配备两根钢护筒;现场在钻孔桩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钢护筒拔除作业,将该钢护筒拔出,并转移到下一个桩位进行钢护筒施打;同时钻机移位至另一个已施打的钢护筒处进行该处的钻孔作业,然后浇筑该位置的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高效地完成水环境的钻孔桩的施工作业。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ored pile for deep buried cap o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水下承台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尤其对于工程需要栈桥平台搭设高的情形,往往需要较长较大的钢护筒,其存在施工困难的问题,并且钢护筒如法方便地施打和拔出,周转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钻孔桩施工中钢护筒实用不便、周转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设置承台顶面标高与原始泥面标高基本持平,所要成型的钻孔桩的桩顶标高比原始泥面标高低2.5-3.5m;在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设置预留钢护筒下放口,用于钢护筒的施打下放;钢护筒分两次下放到位:在施工平台上设置单层导向架,第一次下放至钢护筒顶口距离导向架顶口0.5m高左右;然后移除导向架,将振动锤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振动锤能够从平台顶口进一步下沉;每台钻机配备两根钢护筒;现场在钻孔桩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钢护筒拔除作业,将该钢护筒拔出,并转移到下一个桩位进行钢护筒施打;同时钻机移位至另一个已施打的钢护筒处进行该处的钻孔作业,然后浇筑该位置的混凝土;同样地,在该孔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该钢护筒拔除作业,直至所有桩浇筑完成。本方案中的钻孔桩施工方法能够方便高效地完成水环境的钻孔桩的施工作业,通过设置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的预留钢护筒下放口,可适应栈桥平台搭设高度较高的情形,可减小所需护筒长度且保证在高水位钢护筒内水头比水面高2m左右。且通过两个钢护筒在钻孔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钢护筒继续用于下一个点的施打,施工后的桩经超声波检测,桩基均为一类桩,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可选地:钻孔桩超浇,且超浇顶在泥面以下。可选地:所述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桩为平台基础。可选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支撑于钢管桩上的板体,支撑板体上的承台,承台高出所述板体上表面2m;所述钢护筒下放口开设于所述板体上。可选地:所述钢管桩入泥深度为9m左右。可选地:所述钢护筒采用外径2400mm、厚度12mm的钢管。可选地:所述钢护筒的长度为15m-18m。可选地:钢护筒沉放和拔除均用150型振动锤,采用135t履带吊吊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提及之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的施工平台和钢护筒设置和混凝土浇筑示意图;图2为正常钻进施工时的施工布置图(图中圆外的小方框表示该桩位已施打钢护筒,实心三角形表示钻机,填充后的圆表示已浇筑的桩位);图3为终孔后工序衔接的施工布置图(图中圆外的小方框表示该桩位已施打钢护筒,实心三角形表示钻机,填充后的圆表示已浇筑的桩位)。图标:钻孔桩11,钢护筒12,钻机13,板体14,承台15,钢护筒下放口16,钢护筒移位方向Y1,钻机移位方向Y2;钢管桩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配合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设置承台15顶面标高与原始泥面标高基本持平,所要成型的钻孔桩11的桩顶标高比原始泥面标高低2.5-3.5m;在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设置预留钢护筒下放口16,用于钢护筒12的施打下放;钢护筒12分两次下放到位:在施工平台上设置单层导向架,第一次下放至钢护筒12顶口距离导向架顶口0.5m高左右;然后移除导向架,将振动锤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振动锤能够从平台顶口进一步下沉;每台钻机13配备两根钢护筒12;现场在钻孔桩11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钢护筒12拔除作业,将该钢护筒12拔出,并转移到下一个桩位进行钢护筒12施打(如沿图示的钢护筒移位方向Y1进行钢护筒移位);同时钻机13移位至另一个已施打的钢护筒12处进行该处的钻孔作业(如沿图示钻机移位方向Y2进行钻机移位),然后浇筑该位置的混凝土;同样地,在该孔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该钢护筒12拔除作业,直至所有桩浇筑完成。本方案中的钻孔桩11施工方法能够方便高效地完成水环境的钻孔桩11的施工作业,通过设置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的预留钢护筒下放口16,可适应栈桥平台搭设高度较高的情形,可减小所需护筒长度且保证在高水位钢护筒12内水头比水面高2m左右。且通过两个钢护筒12在钻孔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初凝前拔出钢护筒12继续用于下一个点的施打,施工后的桩经超声波检测,桩基均为一类桩,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本实施例中,钻孔桩11超浇,且超浇顶在泥面以下。本实施例中的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桩20为平台基础。施工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n设置承台顶面标高与原始泥面标高基本持平,所要成型的钻孔桩的桩顶标高比原始泥面标高低2.5-3.5m;/n在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设置预留钢护筒下放口,用于钢护筒的施打下放;钢护筒分两次下放到位:在施工平台上设置单层导向架,第一次下放至钢护筒顶口距离导向架顶口0.5m高左右;然后移除导向架,将振动锤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振动锤能够从平台顶口进一步下沉;/n每台钻机配备两根钢护筒;现场在钻孔桩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钢护筒拔除作业,将该钢护筒拔出,并转移到下一个桩位进行钢护筒施打;同时钻机移位至另一个已施打的钢护筒处进行该处的钻孔作业,然后浇筑该位置的混凝土;同样地,在该孔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该钢护筒拔除作业,直至所有桩浇筑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承台顶面标高与原始泥面标高基本持平,所要成型的钻孔桩的桩顶标高比原始泥面标高低2.5-3.5m;
在施工平台顶标高下2m处设置预留钢护筒下放口,用于钢护筒的施打下放;钢护筒分两次下放到位:在施工平台上设置单层导向架,第一次下放至钢护筒顶口距离导向架顶口0.5m高左右;然后移除导向架,将振动锤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振动锤能够从平台顶口进一步下沉;
每台钻机配备两根钢护筒;现场在钻孔桩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钢护筒拔除作业,将该钢护筒拔出,并转移到下一个桩位进行钢护筒施打;同时钻机移位至另一个已施打的钢护筒处进行该处的钻孔作业,然后浇筑该位置的混凝土;同样地,在该孔处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该钢护筒拔除作业,直至所有桩浇筑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深埋式承台钻孔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钻孔桩超浇,且超浇顶在泥面以下。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金张黎明陈建荣韩治忠杨帆汤叶帅陈子阳周胜国饶曦郑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阜阳市路兴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