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2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包括桩体以及置于桩体内的筋笼;桩体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再生骨料为单一的水泥混合土的破碎材料,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的重量比为11.5:52.5:20:16;筋笼为FPR复材筋制成,且筋笼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筋笼沿着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桩体内设置有轴向延伸布置的轴向传感光纤,轴向传感光纤贯穿桩体布置,且延伸出桩体外。筋笼这样设置,提高筋笼的强度及耐腐蚀性;在轴向传感光纤的作用下,对筋笼的使用寿命进行实时监测,保障工程安全;另外,由FPR复材筋与再生骨料等混合,有效增强筋笼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筋笼结构性能。

Engineering pile based on recycled aggregate sea sand fpr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工程桩的
,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
技术介绍
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是用在工程实体上的桩,要承受一定的荷载的。工程桩由混凝土以及钢筋构成,混凝土由水、砂以及水泥等构成,将钢筋置于桩孔中,往桩孔中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稳定以后,则成型工程桩。2016年,世界水泥产量达到42亿吨,混凝土产量约为250亿吨,2014年,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产量达到约400亿吨,尤其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混凝土消费量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增加。混凝土生产中消耗的大量原材料,特别是河砂和淡水,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使用河砂作为细骨料对河流生态系统,航行和防洪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中国2001年颁布了关于禁止从长江采砂的规定,近些年了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对非法采集河砂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河砂价格也一路上涨,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不仅是河砂,同样的对淡水的过度消耗也会引起缺水国家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除了沙子和水之外,混凝土的其他主要成分,粗骨料和水泥的消耗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因此,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的混凝土的研究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工程桩使用淡水以及河砂,导致淡水及河砂过度消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包括桩体以及置于桩体内的筋笼;所述桩体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所述再生骨料为单一的水泥混合土的破碎材料,所述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的重量比为11.5:52.5:20:16;所述筋笼为FPR复材筋制成,且所述筋笼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所述筋笼沿着所述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桩体内设置有轴向延伸布置的轴向传感光纤,所述轴向传感光纤贯穿所述桩体布置,且延伸出所述桩体外。进一步的,所述再生骨料为采用移动破碎设备破碎的水泥混凝土级配碎石,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mm-20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筋笼包括多个竖筋以及多个箍筋圈,所述竖筋及箍筋圈分别为FPR复材筋制成,且所述竖筋及箍筋圈的外表面分别涂覆有所述防腐防锈层;多个所述竖筋依序间隔环绕布置,围合形成竖筋笼,所述竖筋笼沿着所述桩体的轴向布置;多个所述箍筋圈沿着所述桩体的轴向依序间隔布置;所述箍筋圈沿着所述竖筋笼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箍筋圈与竖筋笼的各个竖筋分别固定连接;所述FPR复材筋包括筋材以及绞线,所述绞线缠绕固定在所述筋材的外表面,所述筋材与绞线之间设置有内部传感光纤,所述内部传感光纤沿着所述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延伸出所述桩体外。进一步的,所述内部传感光纤沿着所述绞线的缠绕延伸方向,缠绕在所述筋材的外表面。进一步的,沿所述竖筋圈的圆周方向,所述箍筋圈与各个竖筋的固定连接位置呈上下错位布置,且相邻的固定连接位置的错位高度相异。进一步的,所述竖筋笼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交叉相交的交叉筋,所述交叉筋为所述FPR复材筋制成,所述交叉筋布置在两个所述箍筋圈之间,且所述交叉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筋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筋的下端形成插入在桩孔底部的插入尖端,所述竖筋的下端固定有水平布置且用于抵接在桩孔底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插入尖端的上方,所述竖筋圈的多个竖筋的定位板处于同一水平。进一步的,所述竖筋笼的外部套设有沿着竖筋笼轴向上下移动的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外周连接有多个弹片,多个所述弹片环绕所述活动环的外周间隔布置;所述弹片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活动环上,所述弹片的下端朝下空置延伸,且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弹片的下端偏离所述竖筋笼倾斜布置,且所述弹片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桩孔外;当所述竖筋笼的插入尖端插入桩孔的底部,且所述定位板抵接在所述桩孔的底部后,将所述弹片朝内压入桩孔内,所述弹片的下端抵压在桩孔的内侧壁,所述活动环朝下移动至桩孔的开口处,且将所述活动环与竖筋笼捆绑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弹片的下端朝上弯折,形成抵压片,所述抵压片位于所述弹片的外侧,且偏离所述弹片倾斜布置。进一步的,沿着所述竖筋笼的轴向,所述活动环呈倾斜布置,且多个所述弹片的长度相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桩体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且重量比为11.5:52.5:20:16;降低淡水及河砂的消耗;同时,筋笼为FPR复材筋制成,且筋笼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保证筋笼的强度以及耐腐蚀性;在轴向传感光纤的作用下,对筋笼的使用寿命进行实时监测,保障工程安全;另外,由FPR复材筋与再生骨料等混合,有效增强筋笼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筋笼结构性能。附图说明图1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的剖面示意图;图2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的俯视示意图;图3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的活动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包括桩体20以及筋笼10,筋笼10置于桩体20的内部;桩体20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再生骨料为单一的水泥混合土的破碎材料,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的重量比为11.5:52.5:20:16;筋笼10为FPR复材筋制成,且筋笼10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筋笼10沿着桩体20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桩体20内设置有轴向延伸布置的轴向传感光纤30,轴向传感光纤30贯穿桩体20布置,且延伸出桩体20外。上述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桩体20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且重量比为11.5:52.5:20:16;降低淡水及河砂的消耗;同时,筋笼10为FPR复材筋制成,且筋笼10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保证筋笼10的强度以及耐腐蚀性;在轴向传感光纤30的作用下,对筋笼10的使用寿命进行实时监测,保障工程安全;另外,由FPR复材筋与再生骨料等混合,有效增强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以及置于桩体内的筋笼;所述桩体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所述再生骨料为单一的水泥混合土的破碎材料,所述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的重量比为11.5:52.5:20:16;所述筋笼为FPR复材筋制成,且所述筋笼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所述筋笼沿着所述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桩体内设置有轴向延伸布置的轴向传感光纤,所述轴向传感光纤贯穿所述桩体布置,且延伸出所述桩体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以及置于桩体内的筋笼;所述桩体由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混合凝固而成,所述再生骨料为单一的水泥混合土的破碎材料,所述再生骨料、水泥、海水以及海砂的重量比为11.5:52.5:20:16;所述筋笼为FPR复材筋制成,且所述筋笼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防锈层;所述筋笼沿着所述桩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桩体内设置有轴向延伸布置的轴向传感光纤,所述轴向传感光纤贯穿所述桩体布置,且延伸出所述桩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为采用移动破碎设备破碎的水泥混凝土级配碎石,所述再生骨料的粒径范围为10mm-20mm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筋笼包括多个竖筋以及多个箍筋圈,所述竖筋及箍筋圈分别为FPR复材筋制成,且所述竖筋及箍筋圈的外表面分别涂覆有所述防腐防锈层;多个所述竖筋依序间隔环绕布置,围合形成竖筋笼,所述竖筋笼沿着所述桩体的轴向布置;多个所述箍筋圈沿着所述桩体的轴向依序间隔布置;所述箍筋圈沿着所述竖筋笼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箍筋圈与竖筋笼的各个竖筋分别固定连接;所述FPR复材筋包括筋材以及绞线,所述绞线缠绕固定在所述筋材的外表面,所述筋材与绞线之间设置有内部传感光纤,所述内部传感光纤沿着所述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延伸出所述桩体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传感光纤沿着所述绞线的缠绕延伸方向,缠绕在所述筋材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再生骨料海水海砂FPR复材筋的工程桩,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竖筋圈的圆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李有志黄虹江建郑志刚黄智李嘉洪绍友吴银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