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及应用该烘干筒的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10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及应用该烘干筒的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涉及沥青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有支架和筒体,筒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筒体包括有内筒体和外筒体,且内筒体和外筒体形成有夹层,夹层分隔为新骨料加热区和再生料加热区。内筒体与外筒体相连通,且外筒体上形成有再生料出料口和新骨料卸料口。加热装置朝向内筒体内喷射火焰,加热内筒体内物料,且内筒体内加热后的热气可进入至外筒体加热保温。加热后的新骨料和未加热的再生料进入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内,以达到利用内筒体散发的余热加热再生料的目的,且采用双层单筒加热的方式相比于传统两筒加热的方式,有利于减少热量流失,降低了烘干筒的温度,提高使用寿命。

Double layer separate flow drying cylind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sphalt concret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及应用该烘干筒的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生产
,尤其是涉及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及应用该烘干筒的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又称为沥青砼,是由人工选配的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石屑以及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3277992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骨料烘干设备,包括有烘干滚筒,且烘干滚筒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除尘装置;烘干滚筒包括有支架,支架上转动设置有内筒体和外筒体,且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骨料的暂存仓。加热装置与烘干滚筒相连接,并用于向内筒体中的骨料加热,且暂存仓与内筒体相连通;经由加热装置加热后的骨料进入暂存仓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筒体外壁的温度很高,内筒体既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又与暂存仓以及暂存仓内的物料发生热交换,这部分热量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加热后的新骨料和未加热的再生料进入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内,并对应筒体的低温区和高温区单独出料,以达到利用内筒体散发的余热加热再生料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包括有支架以及倾斜转动设置于支架上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筒体包括有同轴套设的内筒体和外筒体,且所述内筒体和外筒体相配合形成有夹层,所述内筒体与夹层相连通,所述夹层内同轴夹设有分隔圈,且所述分隔圈将夹层分隔为新骨料加热区和再生料加热区,所述内筒体的外壁在新骨料加热区和再生料加热区处分别设置有用于搅动骨料的第一外翼板和第二外翼板;所述内筒体在远离加热装置的一端形成有新骨料进料口,所述外筒体在再生料加热区远离新骨料加热区的一端开设有再生料进料口,所述内筒体在新骨料加热区远离再生料加热区的一端开设有新骨料出料口,且所述新骨料出料口与新骨料加热区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上对应于分隔圈的位置处开设形成有再生料出料口和新骨料卸料口,且所述再生料出料口和新骨料卸料口分别与新骨料加热区、再生料加热区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朝向内筒体的内部空间喷射火焰,火焰加热内筒体内部空间并形成低温区和高温区,且所述低温区与新骨料加热区对应设置,所述高温区与再生料加热区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新骨料经由内筒体的新骨料进料口投入至内筒体内部,再经由内筒体旋转传送以及加热装置燃烧加热后,通过新骨料出料口进入至新骨料加热区内搅拌,最后经由新骨料卸料口出料,从而完成新骨料的加热。再生料经由外筒体的再生料进料口投入至再生料加热区内,内筒体高温区的余热传递至再生料加热区内加热再生料,加热后的再生料经由再生料出料口出料,从而完成再生料的加热。因加热装置火焰喷射位置的原因,新骨料加热区和再生料加热区分别对应于内筒体的低温区和高温区,则利用加热装置加热内筒体高温区所产生的余热以及内筒体向外传递的余热加热夹层内的再生料,从而达到提高热量利用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新骨料出料口沿内筒体的周向均匀开设于其端部,且所述新骨料出料口处均设置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将新骨料导向新骨料加热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燃烧加热后的新骨料可从新骨料出料口均匀出料至新骨料加热区内,且导料板的设置,解决了新骨料出料口下方发生堆料的问题;新骨料出料口的开设方式与导料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新骨料进入新骨料加热区时的进料均匀性和顺畅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翼板和第二外翼板均设置为弧形板件,,且所述第一外翼板和第二外翼板的外边缘处均形成有短V型豁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外翼板和第二外翼板分别起到输送新骨料和再生料出料的作用以及均匀搅拌新骨料和再生料的作用,且短V型豁口的开设有利于提高新骨料或再生料的分散均匀性,同时不会干扰新骨料或再生料的正常输送作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圈同轴固定于外筒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分隔圈与内筒体相配合形成有间隙,间隙的宽度范围值为10-2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料在再生料加热区内搅拌所产生的粉尘或者烟气等可通过间隙进入至新骨料加热区内,并通过新骨料出料口进入至内筒体的内部燃烧,从而实现二次燃烧、除尘除烟、降低排放的目的;且间隙的设置不会影响新骨料或者再生料的正常传输作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新骨料进料口处设置有排气管道,且所述排气管道内穿设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口由排气管道伸入至内筒体的内底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烧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烟气粉尘等可经由新骨料进料口、排气管道收集,然后进行集中处理,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且进料管道穿设至排气管道内部,并伸入至内筒体的内底面上,以使得新骨料进料作业与除尘除烟作业可在新骨料进料口处同时完成,且互不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管道包括有喂料口以及由喂料口延伸至内筒体的输送管,所述喂料口与输送管相连通处设置有翻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板的设置,既有利于进一步阻挡烟气粉尘从进料管道处排出至外界环境中,又有利于提高进料管道进料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体的两端延伸出外筒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主动件,且所述主动件与内筒体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内筒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有同轴套设于内筒体端部的轴环以及夹设于两者之间的弹性片,且所述轴环与支架转动支撑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弹性片以及轴环构成的两弹性支撑组件相配合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即轴环负责实现与支架的转动配合,而弹性片起到主要的缓冲减震作业。内筒体两端的弹性支撑组件相配合实现缓冲减震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筒体旋转作业稳定性的目的。采用主动件齿轮传动驱动内筒体转动的方式实现筒体的旋转作业,则在筒体转动的过程中,筒体两端的弹性支撑件相配合起到缓冲内筒体、外筒体以及主动件在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同轴套设并铆接固定有加固环,且所述弹性片设置于加固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环起到提高弹性片连接强度、弹性支撑组件结构强度的作用,进而达到提高内筒体旋转作业稳定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上由新骨料进料口至新骨料出料口形成有破碎区、混合区以及热辐区,且所述内筒体在破碎区、混合区和热辐区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齿型内翼板、V型内翼板以及瓦型内翼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型内翼板、V型内翼板以及瓦型内翼板分别起到破碎、混合以及热反射的作用,从而实现内筒体由新骨料进料口至新骨料出料口方向的破碎、混合搅拌以及燃烧加热的功能区,进而达到提高新骨料燃烧加热作业效果的和燃烧加热作业效率的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通过同时完成新骨料的加热作业和再生料的加热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沥青混凝土生产作业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沥青混凝土生产工艺,包括有骨料加热作业、骨料输送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包括有支架(1)以及倾斜转动设置于支架(1)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上设置有加热装置(3),所述筒体(2)包括有同轴套设的内筒体(21)和外筒体(22),且所述内筒体(21)和外筒体(22)相配合形成有夹层(23),所述内筒体(21)与夹层(2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23)内同轴夹设有分隔圈(24),且所述分隔圈(24)将夹层(23)分隔为新骨料加热区(23-A)和再生料加热区(23-B),所述内筒体(21)的外壁在新骨料加热区(23-A)和再生料加热区(23-B)处分别设置有用于搅动骨料的第一外翼板(6)和第二外翼板(7);/n所述内筒体(21)在远离加热装置(3)的一端形成有新骨料进料口(211),所述外筒体(22)在再生料加热区(23-B)远离新骨料加热区(23-A)的一端开设有再生料进料口(231),所述内筒体(21)在新骨料加热区(23-A)远离再生料加热区(23-B)的一端开设有新骨料出料口(212),且所述新骨料出料口(212)与新骨料加热区(23-A)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22)上对应于分隔圈(24)的位置处开设形成有再生料出料口(232)和新骨料卸料口(233),且所述再生料出料口(232)和新骨料卸料口(233)分别与新骨料加热区(23-A)、再生料加热区(23-B)相连通;/n所述加热装置(3)朝向内筒体(21)的内部空间喷射火焰,火焰加热内筒体(21)内部空间并形成低温区(21-A)和高温区(21-B),且所述低温区(21-A)与新骨料加热区(23-A)对应设置,所述高温区(21-B)与再生料加热区(23-B)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包括有支架(1)以及倾斜转动设置于支架(1)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上设置有加热装置(3),所述筒体(2)包括有同轴套设的内筒体(21)和外筒体(22),且所述内筒体(21)和外筒体(22)相配合形成有夹层(23),所述内筒体(21)与夹层(2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23)内同轴夹设有分隔圈(24),且所述分隔圈(24)将夹层(23)分隔为新骨料加热区(23-A)和再生料加热区(23-B),所述内筒体(21)的外壁在新骨料加热区(23-A)和再生料加热区(23-B)处分别设置有用于搅动骨料的第一外翼板(6)和第二外翼板(7);
所述内筒体(21)在远离加热装置(3)的一端形成有新骨料进料口(211),所述外筒体(22)在再生料加热区(23-B)远离新骨料加热区(23-A)的一端开设有再生料进料口(231),所述内筒体(21)在新骨料加热区(23-A)远离再生料加热区(23-B)的一端开设有新骨料出料口(212),且所述新骨料出料口(212)与新骨料加热区(23-A)相连通,在所述外筒体(22)上对应于分隔圈(24)的位置处开设形成有再生料出料口(232)和新骨料卸料口(233),且所述再生料出料口(232)和新骨料卸料口(233)分别与新骨料加热区(23-A)、再生料加热区(23-B)相连通;
所述加热装置(3)朝向内筒体(21)的内部空间喷射火焰,火焰加热内筒体(21)内部空间并形成低温区(21-A)和高温区(21-B),且所述低温区(21-A)与新骨料加热区(23-A)对应设置,所述高温区(21-B)与再生料加热区(23-B)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骨料出料口(212)沿内筒体(21)的周向均匀开设于其端部,且所述新骨料出料口(212)处均设置有导料板(26),所述导料板(26)将新骨料导向新骨料加热区(23-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翼板(6)和第二外翼板(7)均设置为弧形板件,且所述第一外翼板(6)和第二外翼板(7)的外边缘处均形成有短V型豁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分流式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圈(24)同轴固定于外筒体(22)的内壁上,且所述分隔圈(24)与内筒体(21)相配合形成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清照时兆武时光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