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路基结构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相比于无砟道床,有砟道床具有造价低廉,施工简单,弹性良好,易于维修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重载铁路中。现有的有砟轨道,自上而下一般包括道砟层、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非冻胀填料A、B组)。为考虑路基面的防排水问题,通常在有砟轨道基床表层表面采用防水性级配碎石(铁路Ⅰ型级配碎石),但仍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且作为散粒体易形成裂缝。在天然降水条件下,大量水分浸入到基床结构中,软化路基,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降低路基长期服役性能。因此,亟需一种防水效果好、抗裂性能优良且耐久性较好的基床结构。可以适用于寒冷、多雨等特殊地区,也可普遍适用于全国各地区,沥青级配碎石配比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特征进行调整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异、承载性能良好以及减震降噪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由上至下包括道砟层、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n所述基床表层由上至下由具有承载性和防水性的沥青级配碎石层、填料层构成;所述填料选自铁路Ⅰ型级配碎石、铁路Ⅱ型级配碎石、掺加水泥的铁路Ⅰ型级配碎石或掺加水泥的铁路Ⅱ型级配碎石;/n所述基床底层由A、B组填料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由上至下包括道砟层、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
所述基床表层由上至下由具有承载性和防水性的沥青级配碎石层、填料层构成;所述填料选自铁路Ⅰ型级配碎石、铁路Ⅱ型级配碎石、掺加水泥的铁路Ⅰ型级配碎石或掺加水泥的铁路Ⅱ型级配碎石;
所述基床底层由A、B组填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沥青级配碎石层以全断面铺设的方式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沥青级配碎石层设置为两侧具有排水坡的单人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排水坡的坡度不小于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填料层设置为两侧具有排水坡的人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基床底层设置为两侧具有排水坡的人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其中,所述沥青级配碎石层的厚度为8~20cm;
优选地,所述道砟层的厚度为20~35cm;
优选地,所述填料层的厚度为30~70cm;
技术研发人员:叶阳升,蔡德钩,魏少伟,石越峰,韩自力,闫宏业,楼梁伟,尧俊凯,姚建平,陈锋,庞帅,孟晓妹,叶晓宇,李斯,马明正,杨斌,吕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