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072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内连接嵌件包括嵌件本体和止转槽,所述止转槽设于所述嵌件本体的端部,所述嵌件本体上远离止转槽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所述嵌件本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且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

An inner connecting insert and its injection pipe f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
本技术涉及管道连接件
,更具体地,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给排水系统用PB、PP-R、PE带金属嵌件产品,金属嵌件的结构设计大多较为简单,在塑胶与金属嵌件在注塑工艺时,会因为两者材料特性的不同导致收缩不同,从而使得两者分离,产生缝隙,造成金属嵌件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嵌件容易发生漏水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且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包括嵌件本体和止转槽,所述止转槽设于所述嵌件本体的端部,所述嵌件本体上远离止转槽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所述嵌件本体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第三防渗漏结构的设置用于封水,让水流经过路径更长,难以击破通过,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塑胶注射速度的作用,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第二防渗漏结构的设置除了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以外,还能够有效避免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为了增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性能,所述嵌件本体内靠近止转槽的一端环绕有第一防渗漏结构。为了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均为环形凹槽。为了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若干环形凹槽的槽宽从靠近止转槽一端至靠近第二防渗漏结构一端逐渐变窄或变宽。为了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若干环形凹槽包括若干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宽大于第二环形沟槽的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第二环形凹槽间隔设置。为了使内连接嵌件能够与其它管件连接,所述嵌件本体内设有螺纹结构。为了防止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所述第一防渗漏结构为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防渗漏结构为第二凹槽。为了加强第三防渗漏结构的防水作用,所述环形凹槽不少于三个。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管件,所述注塑管件与嵌件本体连接。注塑管件利用第一防渗漏结构、第二防渗漏结构,第三防渗漏结构,以及螺纹结构与内连接嵌件注塑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防渗漏结构的设置,能够增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性能。(2)第二防渗漏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防水作用,还能够有效避免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3)第三防渗漏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调节塑胶注射速度的作用,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连接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内连接嵌件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内连接嵌件及其注塑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标记说明如下:1-嵌件本体,2-止转槽,11-螺纹结构,12-第一防渗漏结构,13-第二防渗漏结构,14-第三防渗漏结构,3-注塑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内连接嵌件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嵌件本体1和止转槽2,止转槽2设于嵌件本体1的端部,嵌件本体1上远离止转槽2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13,嵌件本体1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14。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连接嵌件,第三防渗漏结构14的设置用于封水,让水流经过路径更长,难以击破通过,能够起到有效防止渗漏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调节塑胶注射速度的作用,使塑胶填充得更为充实紧密,降低塑胶与内连接嵌件之间产生间隙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作用。第二防渗漏结构13的设置除了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以外,还能够有效避免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止转槽2由若干凹槽构成,凹槽与凹槽之间形成的凸起的一侧为圆角结构。另外,嵌件本体1内靠近止转槽2的一端环绕有第一防渗漏结构12。第一防渗漏结构12的设置能够增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性能。其中,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14均为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够调节塑胶注射速度。本实施例中,若干环形凹槽的槽宽从靠近止转槽2一端至靠近第二防渗漏结构13一端逐渐变窄或变宽。其中,环形凹槽不少于三个。环形凹槽的数量设置能够加强第三防渗漏结构14的防水作用。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凹槽设置有四个。本实施例中四个环形凹槽的槽宽分别为3.6mm、2.9mm、2.2mm、1.5mm,深度分别为1.9mm、1.7mm、1.5mm、1.3mm。另外,嵌件本体1内设有螺纹结构11。螺纹结构11的设置使内连接嵌件能够与其它管件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螺纹结构设于嵌件本体1的内壁上。其中,第一防渗漏结构12为第一凹槽,第二防渗漏结构13为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够防止内连接嵌件和与其连接的管件之间发生松动或脱落,第一凹槽的设置能够增强内连接嵌件的防渗漏性能。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环状,第二凹槽的槽宽为3.2~3.4mm,槽深为2.6~2.8mm。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槽宽为1.9~2.1mm。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槽宽为3.3mm,槽深为2.7mm,第一凹槽的槽宽为2.0mm。本实施例中该内连接嵌件为金属材质且一体成型。本技术还包括一种注塑管件,注塑管件3与嵌件本体1连接。注塑管件3利用第一防渗漏结构12、第二防渗漏结构13,第三防渗漏结构14,以及螺纹结构11与内连接嵌件注塑在一起。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干环形凹槽包括若干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宽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连接嵌件,包括嵌件本体(1)和止转槽(2),所述止转槽(2)设于所述嵌件本体(1)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本体(1)上远离止转槽(2)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13),所述嵌件本体(1)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连接嵌件,包括嵌件本体(1)和止转槽(2),所述止转槽(2)设于所述嵌件本体(1)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本体(1)上远离止转槽(2)一端环绕有第二防渗漏结构(13),所述嵌件本体(1)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连接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本体(1)内靠近止转槽(2)的一端环绕有第一防渗漏结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连接嵌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三防渗漏结构(14)均为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连接嵌件,其特征在于,若干环形凹槽的槽宽从靠近止转槽(2)一端至靠近第二防渗漏结构(13)一端逐渐变窄或变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智锋董天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